從蔡明亮、雅斯敏、阿牛、陳翠梅、劉城達、黃明志到廖克發
探索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的崛起
以及處於離散與反離散間距中的不即不離
電影研究一直比較偏重以從敘事、影像或美學等幾個層面進行文本和理論分析,華語電影中的土腔、語言等聲音元素,卻少有研究觸及。《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土腔風格、華夷風與作者論》探討一批在馬來西亞出生成長的電影導演在後馬來西亞語境下如何在國內外催生一組揉合土腔風格、華夷風或作者論的華語電影。結合近年在全球興起的土腔電影和華語語系,此書探討當代馬來西亞土腔電影文化中的華語、方言和多語現象,這些交織著各種土腔、多元聲音和多元拼字的揉雜化語言景觀,如何在離散和反離散的邊界內外進行去疆界化和再疆界化的同時,也在全球化的大都會主義和本土第三世界後殖民的雙重語境下,操演諸種涉及本土、國族、文化、階級和性╱別的身分認同?這些離散電影和反離散電影又是如何在後馬來西亞語境下運用華夷風的聲音和土腔去回應或超克「國家失敗」的預兆?
作者許維賢指出,無論是從蔡明亮到廖克發不時重返馬來西亞歷史現場的離散電影,抑或從阿牛到黃明志對離散去疆界化的土腔電影,再回到本土雅斯敏、陳翠梅和劉城達對國族叩問的反離散電影,馬華的離散論述不盡然是反本土化的書寫;馬華的反離散論述也不必然就是對國家仰慕和充滿願景的國族主義。
《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同時收錄作者走訪多位導演和歐洲影展選片人的第一手資料,對華語電影在馬來西亞內外的生產、消費和傳播進行田野調查,從而更深入理解華語電影在後馬來西亞的崛起。
0 有用 微挺 2023-04-26 09:23:48 北京
牛逼
0 有用 鱼皮 2022-05-06 13:54:49
是那种“只要书店或图书馆里有,你就会觉得这书店或图书馆很有品味”的书。表面上看是在解构马来的华语电影现象种种,实际上是在重建海外华人电影的变迁史。美中不足是叙述和个人抒情的成分过多,纯学术的部分其实蛮少的。但是关照的群体非常多,同志、巫族、华裔、边缘人……是一部相当有意思的马来电影史。
0 有用 谷龙龙快学习 2021-11-09 00:00:58
一个月内重看三遍,确定是华语电影届的杰作。
0 有用 晓木曰兮历史系 2022-11-29 18:40:17 山西
這種類型的書籍,看得人還不少。真的是出人意料
0 有用 阿梦 2024-06-26 15:44:17 浙江
“华语电影”是个很微妙的概念,其中涉及意识形态、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等。“华语”究竟指得是什么语?仅限普通话,还是包括闽南语、粤语等方言。虽然都说是普通话,但是台湾人说的国语和大陆人说的普通话从发音到拼写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当我们谈论华语电影时谈论的是很宽泛的文化议题、政治议题,它的核心指向离散与反离散,亦即华人与中国离散的情感关系以及与居住地反离散的利益关系。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离家已久的游子可能... “华语电影”是个很微妙的概念,其中涉及意识形态、文化认同、身份认同等等。“华语”究竟指得是什么语?仅限普通话,还是包括闽南语、粤语等方言。虽然都说是普通话,但是台湾人说的国语和大陆人说的普通话从发音到拼写有着很明显的差异。当我们谈论华语电影时谈论的是很宽泛的文化议题、政治议题,它的核心指向离散与反离散,亦即华人与中国离散的情感关系以及与居住地反离散的利益关系。用大白话讲就是:一个离家已久的游子可能有意识或无意识地思念家乡的风土人情,但是在利益上他与本地的利益集团是即竞争又合作的利益共同体。许维贤能够精准抓住马来西亚华语电影在镜头表达、文化阐释等方面互为表里的关键,但是碍于马来西亚文化历史的薄弱没有讲出更多的东西。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