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人工智能 数字货币:黑科技让生活更美好?》的原文摘录

  • 因此区块链的设计是由一种特定的政治抱负所激发的。区块链技术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参与设计它的人们从根本上丧失了对中心化机制的信任,无论这些机制是国家的还是私人的。他们(区块链的创造者们)从根本上想要将事物去中心化,令世界由独立的个体组成,这些个体彼此建立契约式的私人关系,这样整个世界就绝少有自愿连结的个体之上的组织存在。 和比特币孪生的区块链技术,更是通过一个异常精妙的数学方法实现对交易体系的公开透明保证。这在某种层面上是正确的。事实上,有一群核心人士理解加密货币最初的意识形态,并为其投资。由于初始用户群内意识形态的连续性,一种由无政府主义资本家发明的技术,会出于某种理由,吸引别的无政府主义资本家、技术自由意志主义者、激进的个人主义者、自我中心的无政府主义者。这在一开始都显示出某种力量的聚集。 (查看原文)
    momo 2018-06-18 20:23:21
    —— 引自章节:区块链
  • 当我们每个人已经完全离不开手机的时候,我们可能并不关注手机背后的生产链条,“比如锂电池中的钴元素是在刚果手工开采来的,往往由童工开采;焊锡中的锡则很可能来自印度尼西亚的绑卡岛,当地水体严重污染,70%的珊瑚礁被采矿的废弃物摧毁,平均每周就有一名旷工遇难……这些事实或许使我们的良心略微不安,但却没有阻止我们购买手机,当我们一掷千金把手机买回家时,这些不愉快就已经成为历史了。 同样,我们成为手机控,与其说是因为要满足什么实际需要,不如说是因为手机不断提供机会,仍我们沉浸在原始的社交冲动中。社交互动的设计者们有意无意地学会了刺激和操纵我们的欲望:他们很清楚,每当有人发短消息给你、给你的照片或者回复你的邮件,你都会发生器质性变化,大脑的奖励回路被激活,几秒后多巴胺分泌会激增,从而刺激我们不断在此激发整个循环。 这也让我们对自己的致命缺点有了更多自知,告诉我们正因为和别人有联系,自己才有意义。因为从哲学意义上说,我们从来都只是一种开放、多重、交织在一起的异己状态,从我们细胞的DNA,到肠道中的微生物,到构成了我们自我的能够复制的语言模块和被灌输的意识形态,莫不如此。而我们编制的网络或许只是用一种笨拙的方式,把业已存在的、尚待发现的普遍联系显性化而已。 (查看原文)
    momo 2018-06-18 20:24:37
    —— 引自章节:智能手机
  • 抛开一系列视觉重合等不良问题的干扰,这种基于二进制的数字技术正在建立着一个全新的世界——或者也是表达了对我们生活的物理环境的否定?当无数碎裂而且互相矛盾的属于每个人的增强现实来代替大家共享的空间,就基本否定了我们还生活在同一个世界的假象。于是问题就变成了——这类技术开发者到底应当为个人、为集体创造出怎样的共享空间,如何帮助那些并没有选择被介导的人来应对这个陌生的新环境? (查看原文)
    momo 2018-06-18 20:25:30
    —— 引自章节:增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