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 短评

热门 最新
  • 18 ω 2018-12-20 20:21:14

    与其说维特根斯坦与康德,所谓的英美传统之间有什么内在传承,不如说,他们共同分享了一种影响研究史的审慎、平等和自谦的美学价值。

  • 14 island 2018-06-15 15:07:43

    终于下厂,既是完成也是告别

  • 15 fernweh_ 2020-03-02 23:58:09

    太难读太难读太难读了吧,我读得涕泗横流。谢谢谢谢有导读,要不然我都不知道能不能撑的下去。全篇探讨的问题就是“语言的界限”“命题的一般形式”“世界的本质”,但恰恰所看到的东西无法言表,真正构成语言的奥秘只能表现不能诉说,诉诸语言的任何尝试都会沦为“胡话”,但维特根斯坦一直想说的东西,偏偏被他一直论证为无法言说,不可说的东西,矛盾啊矛盾。之后再重新看看吧。我太难了。

  • 1 低端硬盘 2020-12-16 10:07:13

    拜德雅的导读系列丛书质量都非常不错。如果自己去读《逻辑哲学论》必然一无所获。想要更好理解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问题起点(包括本书导论部分对维特根斯坦所意欲探讨问题的介绍),必须有一定的逻辑学基础,了解命题逻辑与谓词逻辑的基本命题和体系公理(推荐徐明《符号逻辑讲义》,虽然本书有些表述乍一看就像是拉丁汉语)。格言式的著述为读者根据自我的世界图景进行语言游戏提供了广阔的操场,试图理解作者的真意是应当的,但是意欲以自己的理解取代加诸文本之上的作者的话,也未尝不可。

  • 5 豆子 2021-04-01 17:00:50

    清晰 明确 深邃 维特根斯坦看上去建构了一种对语言和语言如何与世界相关联的说明,以此解决了所有的语义悖论。但解决的方式不是对悖论提供径直的解法,而是说明命题的一般形式,这样一来,依照这一形式,悖论句连构造出来都不可能,但与此同时,一旦看出悖论的解法是什么,我们就意识到,那种解法本身出于同样的缘故而无法得以陈述,维特根斯坦一直在说的东西,似乎正是他一直论证为不可说的东西。 “对于不可言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这一收尾对维特根斯坦是必然的,同时从一个层面上来说也是伟大的。他的工作因为这种悖论性覆盖上一层悲剧的色彩,而他的一生也与他的工作具有相同的逻辑形式,这种内在的关联似乎又印证了他的思考。“告诉他们我度过了良好的一生。” 天才之为责任。

  • 0 Owen 2022-02-04 01:28:43

    即便是导读,难度也很大。 在建立了“科学语言”这样充分分析的体系之后,让我想得最多的反而还是这套体系“不可说”的东西,界限划明了可说与不可说,可为什么人总有一种形而上学冲动,想要达到界限之外的不可说?我用陈嘉映的话在这里回答我自己:“人生的意义可说吗?我们当然不可能说像说清楚力学公式那样单用语句就能说清楚人生的意义。教师不能在课堂上在书本里给出人生意义的标准答案,这也许让学生失望,但稍作思忖,却实在是件幸事:如果我们在课堂上已经弄清楚了人生的意义,那么我们走出课堂后还能做些什么呢?生活的意义是活出来的。只不过,人生不是无言的,言说不仅是人生的一部分,人是在语言层次上生存。”

  • 0 心铲 2022-01-16 16:57:04

    作者花费了极大的心力和耐心解释维的种种意图,但碍于文本本身的麻烦,还是不免显得凌乱、晦涩,尤其是在维自己亲口否认之前的命题之后,对这种拆自己台的解读就尤为棘手。采取“新维特根斯坦派”的传统读法并没有让维的《逻辑哲学论》更「疗愈」,反而让其面临着与写作笔记和材料冲突的困境,于是只能再度回到这样一个结论:维似乎是想说些惊天动地的洞见,但他奈何还是说了很多不可说的东西,还说不清,而这一点在后来的《哲学研究》中也不太乐观…

  • 0 矢北 2021-11-24 14:44:48

    极好的导论!

  • 1 Atyidae 2022-11-13 00:35:04 江苏

    简单、清晰、有力、系统化,核心概念深入浅出,回应缺陷(如丘奇定理带来的问题、某些句子的安插位置的调整等),回应其他版本的阐释,有同情性的辩护、调整,直面文本框架,而且短,是导读中的豪杰; 不过对我个人来说,这本导读让我更加失去了对逻辑哲学论(以及相关计划)的兴趣

  • 0 干什么 2022-11-14 01:08:43 上海

    对研究《逻辑哲学论》非常有用的入门书

  • 1 LAstinta 2022-11-22 09:46:04 广东

    感觉这本必须得搭配主菜看啊…

  • 1 Schliere 2022-09-25 17:07:06 上海

    啊啊啊啊啊烦死了

  • 0 momo 2022-04-20 09:03:55

    导读也不能说好读

  • 1 睡觉的Aho 2022-11-03 22:29:23 上海

    要比我想的专门得多,充满解读和技术细节。我没带着问题来,也没有收获到回答。只有一点:思想由命题构成,最小的思是基本命题,而非概念或名字

  • 0 Clytemnestra 2022-11-03 18:40:49 浙江

    或者毋宁说,不是为思想,而是为思想的表达设定界限:因为要为思想设定界限,界限的两边就都必须是我们所能思考的(这样一来我们就必须能够思考那无法被思考的东西)。因此这界限只能在语言中画出来,而界限之外的根本就是胡话……对于不可说的东西,我们必须保持沉默。

  • 0 韩谬.K 2022-10-17 12:28:12 陕西

    很好的导读本!感谢红薯送我这本书!

  • 0 会打字的边牧 2022-12-04 02:04:26 广东

    理解维特根斯坦如何与弗雷格、罗素共享着同一组问题,从逻辑(数学)上做仔细的考究,才可以谈6·5s和第7节、谈世界、事态、重言式,才可以谈“逻辑图像”、“语言的界限”和“显示(show)之物”,云云。维特根斯坦的思考要旨仍然是逻辑问题,我们也应该关注逻辑,而少谈一些他的伦理学及其引申部分。

  • 2 非虛構 2022-04-18 00:39:30

    哲學是什麼?它似乎有兩個任務。一是表明每一命題是一事實的圖像。這是不能言說的,因為命題對自身不能說什麼。對於不可說的東西,必須沈默。二、哲學不是一種像自然科學那樣的理論,得到一系列叫做哲學命題的東西。哲學是一種活動,一種澄清的活動,力求把模糊不清的思想弄清楚,並給予明確的界限。如果哲學發現它的問題沒有得到恰當的表達,因為如果一個問題可以提出,也就可以解答。在沒有疑問的地方質疑是荒謬的,主張科學仍未觸及人生問題,以及在一種清楚得足夠提出一個答案的語言中還不能表述這些問題,那其實是說不再有問題存留。這正所謂他根斯坦所說的,人生問題的解決即在這個問題的消失中。哲學的正當方法是,把一切可說的東西都留給科學家來說,於是每當有人提出玄學問題,就向他指出,他的問題是無意義的,然後哲學才會正確的看世界。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