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 Christian Miller
/
Ken Armstrong
出版社: Crown Publishing Group (NY)
副标题: A True Story of Rape in America
出版年: 2018-2-6
页数: 304
定价: GBP 20.07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524759933
出版社: Crown Publishing Group (NY)
副标题: A True Story of Rape in America
出版年: 2018-2-6
页数: 304
定价: GBP 20.07
装帧: Hardcover
ISBN: 9781524759933
作者简介 · · · · · ·
克里斯汀•米勒
曾为《洛杉矶时报》记者,报道政治、战争等相关题材的新闻,现为ProPublica资深记者,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数据新闻学。著有非虚构作品《血腥钱:在伊拉克浪费的数十亿美元、失去的生命和贪婪的公司》。
肯•阿姆斯特朗
曾就职于《芝加哥论坛报》,2017年入职ProPublica。与尼克•佩里合著的《记分牌,宝贝:大学橄榄球、犯罪和共谋的故事》获爱伦•坡奖最佳真实罪案奖。
两人凭借对《谎报》一书中事件的一系列报道获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
A False Report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 条 )


“在我找到不能相信她的理由之前,我会一直信任她”
2019年9月,网飞剧《难以置信》播出,引发巨大反响。甚至于,你很难找到一个没有聊过这部剧的影视博主。《难以置信》也是许多观众心目中当年的“年度最佳美剧”,直到3年后的今天依旧保持着豆瓣9.2的高分。 这是个 “难以置信”的悲剧。然而,更令人揪心的是,《难以置信》的故...
(展开)

你不需要为此感到羞耻,你并没有做错什么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多时候,受到伤害的我们都会选择报警,通过正当的法律途径帮助我们,可是总会有一些时刻,报警并不能给我们更多的帮助,有些时候还会给我们带来二次伤害,强奸案就是如此。强奸案不仅报案过程艰难,受害人要反复描述自己受伤害的过程,还要接受各种取证流程,而且这种类型的... (展开)
“你”敢不敢大声地“说出来”?
副标题一直提醒着,这是一桩现实中发生的,真实的案件。 2008年8月18日,第一个受害者;接着是2011年,又一个;然后,还有一个……没有按照时间顺序,但读者看到了,受害人们之间没有相似之处,但凶手的作案手法是如此相似。 充满悬念的叙述,如果是推理小说或者探案爽剧,接下...
(展开)

性侵案不是“狼来了”
小时候都听过“狼来了”的故事,它是这样说的:一次,小孩称狼来了,村民赶到,无事发生;一而再,小孩称狼来了,村民赶到,无事发生;再而三,小孩称狼来了,村民无动于衷,小孩终被狼叼走了。 从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消费信任最终会自食恶果。 而这项逻辑也正是书中林伍德市...
(展开)

当“我”开口,请先选择相信
在尽量客观表述和避免读者阅读联想谨慎用词上做的比较严谨,没有像某些性侵影视片过于突出被害者被侵犯时的细节和过程,而是更加细致的去描写了受害者后续情况。没有必须的受害反应和完美受害者形象,被侵犯的人不用必须是背景“干净”,不用非得歇斯底里,她们各有表现,却总...
(展开)

《A False Report谎报》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暑假在奈飞看了以2016年普利策新闻奖作品《A False Report谎报》为蓝本改编的美剧《难以置信》(Unbelievable)。 故事讲述的是2008年美国华盛顿州,18岁的玛丽报案称自己被闯入家中的陌生人侵犯,但案件的真实性却受到质疑。因为她的证词看似矛盾,因为她不够惊慌失措,因为她... (展开)> 更多书评 33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5 )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2)8.8分 1106人读过
-
馬可孛羅 (2019)暂无评分 10人读过
-
Crown/Archetype (2019)暂无评分 7人读过
-
Hutchinson (2018)暂无评分 3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版权推荐:非虚构 (英国安德鲁·纳伯格联合国际有限公司)
- 国内引进外文新书与外文原版(2022-04) (拾捡书籍的小孩)
- Feminism (別有用心美少女)
- 英格力士 (葉留佳)
- 上海译文出版社-译文纪实(对照原著) (拾捡书籍的小孩)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A False Report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怕登楼 2019-07-07 13:32:50
一个女孩被强奸,警方不相信她,朋友不相信她,家人不仅不相信她,还告诉警方她可能在撒谎。最终警方不仅不再调查,还软硬兼施逼她承认自己在报假案,并对她提起了指控。冤屈因为千里之外的意外才被清洗掉。任何人应该都能够体会到她所经历的伤害和绝望。书里介绍此前实际上就有不少类似的案例。两个Probulica的记者根据他们的普利策奖获奖调查报道写的。叙事上有的地方的“采访体”让人读起来有一点距离感,但以罪犯的角... 一个女孩被强奸,警方不相信她,朋友不相信她,家人不仅不相信她,还告诉警方她可能在撒谎。最终警方不仅不再调查,还软硬兼施逼她承认自己在报假案,并对她提起了指控。冤屈因为千里之外的意外才被清洗掉。任何人应该都能够体会到她所经历的伤害和绝望。书里介绍此前实际上就有不少类似的案例。两个Probulica的记者根据他们的普利策奖获奖调查报道写的。叙事上有的地方的“采访体”让人读起来有一点距离感,但以罪犯的角度的叙述又让人觉得你离他很近。有声书的阅读者读得四平八稳,毫无情感。。。。 (展开)
0 有用 LLanna 2022-07-06 06:13:34
写得非常引人入胜,一口气可以读完,最后对history of the disbelief of rape victims的补充把一部本来只是讲true crime故事的书提高了层次。很值得读,让人关注到一些以前缺乏关注的问题和看问题的角度
0 有用 熱狗冷貓 2021-05-13 15:52:50
看这本书仿佛在看文字版的discovery。在案件的调查过程中,会插入一些有关案件的历史背景,比如女警的起源,女警在职场中区别对待,以及DNA技术的发展等,同时也会引入一些警员的陈述等等。如果是影片我可能会有兴趣继续看下去,如果是书的话,真的很乏味……中途弃。
0 有用 快去吧 2020-06-05 20:10:27
到家一定记得锁门关窗拉帘子。
0 有用 yvonna筱爰 2020-02-11 14:46:57
3星半。本身故事非常值得一读,特别是刚刚读完《黑箱》之后,意识到二次伤害对于强奸受害者是多么的痛苦。本书讨论的是警方以及受害者家人朋友不断的用男性视角看待被强奸问题,导致最终偏离真实案件,给Marie带来前所未有的伤害。好在最终破案。理解本书并非文学体裁,因此读的时候有一点生硬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