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这部小说集由十一个内容相对独立,又不乏勾连的短篇组成。故事均以世界最大的独立纬向山系所在之地,广袤荒凉的西域边疆为背景,讲述戍边军人与边民卓尔不群的生命传奇。全书仿佛一本当代的边塞诗,闪着冰川的光泽,泛着边地的寒气。
✧
《科恰里特山下》写当代军人在极限环境中的艰辛与坚忍,在死亡的恐惧中坚持内心正确;《垄堆与长夜》写高原退伍军人虽无法穿越迷雾,却愿意始终凝视生活之渊;《近况》写在戈壁构成的简单生活中,一个内心矛盾、脆弱、敏感又坚强的人群……书中每一个被写到的人都有一段独特的光影,每一个置身粗粝世界里让人心痛的人,都收束在作者精悍、诗意的表述之中。
作者简介 · · · · · ·
董夏青青,1987年生,山东安丘人,在湖南长沙长大,新疆军区创作室创作员。
目录 · · · · · ·
高原风物记___025
在晚云上_____049
苹果_________079
河流_________099
高地与铲斗___133
旱獭_________155
近况_________175
双人有余_____201
垄堆与长夜___221
何日君再来___243
跋___________265
· · · · · · (收起)
喜欢读"科恰里特山下"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科恰里特山下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科恰里特山下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 更多书评 12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中信大方 (阅读之前,世界很小)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2018-05-17 11:24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进冰窟,顺水而下。随行的人下马去追。透过冰层他们看见排长仰起的脸,却无法抓住他。排长手机信号不好,以前老让李参上“为你读诗”的公众号下载朗读音频。俩人边听边抽烟。自从他出事,李参每晚都会戴上迷彩作训帽睡觉。李参说排长没成家,也许就没回南京的老家,还在这里逛荡。他不希望排长在夜晚的梦里叫醒他,这不文明。
如果不是他,掉下去的会不会是自己?如果掉下冰窟的是自己,有谁会追出去那样的一段距离?科恰里特山下的人都想过这个。对我来说,这些已称不上是值得多想的事。
回应 2018-05-17 11:24
-
中信大方 (阅读之前,世界很小)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2018-05-17 11:24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进冰窟,顺水而下。随行的人下马去追。透过冰层他们看见排长仰起的脸,却无法抓住他。排长手机信号不好,以前老让李参上“为你读诗”的公众号下载朗读音频。俩人边听边抽烟。自从他出事,李参每晚都会戴上迷彩作训帽睡觉。李参说排长没成家,也许就没回南京的老家,还在这里逛荡。他不希望排长在夜晚的梦里叫醒他,这不文明。
如果不是他,掉下去的会不会是自己?如果掉下冰窟的是自己,有谁会追出去那样的一段距离?科恰里特山下的人都想过这个。对我来说,这些已称不上是值得多想的事。
回应 2018-05-17 11:24
-
中信大方 (阅读之前,世界很小)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2018-05-17 11:24
此时,我和军医躺在人武部的招待室。军医在旁鼾声正响。我想叫醒军医,告诉他。我和我的妻子,就是在准备分道扬镳之前,才真正认出了彼此往后的模样。但我一个字也不能提,不管我说什么,都像把失而复得的一部分又交了出去。
我会跟军医讲,等明天接上李参,可以问问他晚上怎么入睡的。军医也许会马上反问,李参怎么睡觉的?两年前,连队进科恰里特山巡逻。大雪阻路,进点位必须骑行。排长带一行六人过冰河时,冰面破裂,排长跌进冰窟,顺水而下。随行的人下马去追。透过冰层他们看见排长仰起的脸,却无法抓住他。排长手机信号不好,以前老让李参上“为你读诗”的公众号下载朗读音频。俩人边听边抽烟。自从他出事,李参每晚都会戴上迷彩作训帽睡觉。李参说排长没成家,也许就没回南京的老家,还在这里逛荡。他不希望排长在夜晚的梦里叫醒他,这不文明。
如果不是他,掉下去的会不会是自己?如果掉下冰窟的是自己,有谁会追出去那样的一段距离?科恰里特山下的人都想过这个。对我来说,这些已称不上是值得多想的事。
回应 2018-05-17 11:24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每满100-50
-
全场一本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以下豆列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科恰里特山下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TM 2018-07-27
from 董夏 非常好
8 有用 无欲无求无心情 2018-05-03
所有的命运,难以纾解。直面了心中最困窘的部分。(但并不想重复直面11次。非常难过的阅读体验,边地的困境和身处一线城市的困境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这样重复的面对,很致郁。很多作品都让我直面困窘,但看完这本的时候,真的由衷感叹,那又怎样呢?当然了我并不会去要求作者提供解决之道,毕竟这不是一部需要它“有用”的作品。但这种时候就真的让我在那个当下放弃文学阅读了……看牟宗三才能让“我”快乐!
4 有用 深渊大饭店 2018-06-27
走心的作品,在经验的延展上打破了很多印象式的符号,直接带进一个个特殊又不特殊的生命情境,水准非常稳定,几乎没有失败的,而且故事叠加使得整个画面更完整,笔调很成熟,以至于用很大的景来衬也不觉得矫情,相反所有的努力和更大的虚无都有力量,但这个叙事主体又是值得讨论的,只是这种私人很喜欢的作品究竟怎么再阐释确实构成挑战。
21 有用 birds 2018-05-24
看作者访谈,很年轻,承巴别尔,多年写作。投身边疆,目光聚焦军旅生活,这种选择和美国小说家本.方登相似,那个多数读者接触不到的世界有着更文学性的事物在生长。但董夏青青的边疆陌地不是战争和牺牲,是贫瘠的孤单、现实的拉锯、世俗的搅拌。它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写不快也写不多。这种费劲的小说会很有生命力,密度大考验才能。无重心的过场人物,勾勒出他们各自的生命形态。但可能是出于积累目的性的写作,文章还是有着橡皮... 看作者访谈,很年轻,承巴别尔,多年写作。投身边疆,目光聚焦军旅生活,这种选择和美国小说家本.方登相似,那个多数读者接触不到的世界有着更文学性的事物在生长。但董夏青青的边疆陌地不是战争和牺牲,是贫瘠的孤单、现实的拉锯、世俗的搅拌。它需要大量的素材积累,写不快也写不多。这种费劲的小说会很有生命力,密度大考验才能。无重心的过场人物,勾勒出他们各自的生命形态。但可能是出于积累目的性的写作,文章还是有着橡皮擦也擦不掉的铅痕,别扭陌生化的词语搭配,过份的场景切换,感觉阻碍了更好的传达 。 (展开)
6 有用 墨 2018-07-20
《垄堆与长夜》里,刘志金在网吧扒开一张张脸,最后在家长会上悄然离开,然后“我”为了避免成为刘志金,避免他走得悄无声息使我们慌张,“我”又编了许多不属于我也不属于刘志金的故事,让所有人都笑,其实没那么好笑,但大家需要这个笑来麻醉,来阵痛,好不那么慌张,不再下一秒哭出声来。
0 有用 B 2021-01-07
最喜欢《河流》一篇。
0 有用 maggie 2021-01-07
一个80后的小姑娘笔下的新疆边防军人的故事,十几个短篇凑在一起,慢慢讲述一个一个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故事。并没有口号也没有奉献,很真实。至少作为一个新疆人的我读完觉得很真实。 在有一篇文章里,她借“我”的口说,“她写的文章里没有我要的东西,她写的文章就好像在说,喏,下雪了,这有什么意义吗”,这大概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主旨,避免成为这样的一部作品,我想她做到了。 里面的人的故事,读来而挥不去的只有一种感觉,... 一个80后的小姑娘笔下的新疆边防军人的故事,十几个短篇凑在一起,慢慢讲述一个一个平凡的人不平凡的故事。并没有口号也没有奉献,很真实。至少作为一个新疆人的我读完觉得很真实。 在有一篇文章里,她借“我”的口说,“她写的文章里没有我要的东西,她写的文章就好像在说,喏,下雪了,这有什么意义吗”,这大概是作者写这本书的主旨,避免成为这样的一部作品,我想她做到了。 里面的人的故事,读来而挥不去的只有一种感觉,都在奔命,用作者的话说,“把命奔薄了一层”,在选择了这样一个特殊的地方特殊的职业奔命的过程中,他们又获得了什么,收获了什么,守护了什么呢,关于这些,书里什么都没写,也什么都写了。 (展开)
0 有用 歧路青色 2021-01-05
不变的、时常舔盐的生活
0 有用 落阡 2020-12-27
杂了点。
0 有用 farseer 2020-12-24
中午本来想做别事,不巧拿起了《科恰里特山下》,真入迷啊,人一入迷,就什么都忘了。描景太特别了,那不寻常的冷峻和热切,看得人身上一会儿刮大风,一会儿闻到桂花。虚构是生活的譬喻吗?也许更长些,或不那么像寓言会更好?可能太想打动人了,而篇幅撑不起情感的浓度。如果小说不按篇幅分体裁而像音乐那样,这本属于民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