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民主与建设出版社
出品方: 后浪
原作名: Europe and the People without History
译者: 贾士蘅
出版年: 2018-8
页数: 560
定价: 110.00元
装帧: 精装
丛书: 汗青堂
ISBN: 9787513921008
内容简介 · · · · · ·
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埃里克·沃尔夫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于同等领域的一般学者,他擅长将人类学的微观分析与宏观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体现出了一名人类学家并不多见的历史视野,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印证人类学 的理论。再加上他在求学期间深刻地受到马克思理论的影响,对此这本书也多有体现。
这本书运用马克思理论,以欧洲的扩张和征服为主线,通过三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展示了期间多个族群的遭遇,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发展一种全球文化史,即人类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本书对欧洲与非欧洲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全球性历史分析,以及他对后者在参与和塑造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处地位的肯定,为我们客观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值得我们一读。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
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 编辑推荐
本书作者埃里克·沃尔夫是著名的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不同于同等领域的一般学者,他擅长将人类学的微观分析与宏观的历史研究结合起来,体现出了一名人类学家并不多见的历史视野,在具体的历史研究中印证人类学 的理论。再加上他在求学期间深刻地受到马克思理论的影响,对此这本书也多有体现。
这本书运用马克思理论,以欧洲的扩张和征服为主线,通过三种不同的生产方式的演变,展示了期间多个族群的遭遇,强调了“人”在历史中的作用,并且努力发展一种全球文化史,即人类是在相互联系中发展的。本书对欧洲与非欧洲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全球性历史分析,以及他对后者在参与和塑造世界历史进程中所处地位的肯定,为我们客观全面地理解世界历史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值得我们一读。
◎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选取公元1400年作为历史的参照点,详细阐明了那个时段的欧洲和欧洲以外的世界的面貌;之后从马克思主义的“生产方式”概念切入,提出亲属关系、附属纳贡和资本主义这三种生产方式,始终以生产方式的分合、冲突与重组为核心贯穿全球人类的历史;结合丰富的史料,对于15至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出现之前的殖民帝国时代,以及18世纪下半叶工业革命发生以后至今的资本主义时代的全球性扩张及其主宰关系的发展,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论证,并叙述了世界上不同人群在遭遇这一系列巨变时所经历的不同变化。
◎ 媒体推荐
一本既富于智慧又具有生动的社会现实感的理论杰作。
——《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沃尔夫的意图在于指出,欧洲的扩张不仅改变了非欧洲社会的历史轨迹,还重组了它们在欧洲介入之前的社会历史叙述……他具备的历史理论的广度令人震惊,而且他对历史上的“胜利者”与“失败者”给予同等重视。
——《美国社会学期刊》
在这本宏大而重要的书中,埃里克·沃尔夫在开头和结尾都强调,人类学必须要更加关注历史……想必,大家读到这样的评论分析会感到惬意的,它否定伪历史的异议,同时又重视挖掘原住民和农民的历史进程,而正是这些历史进程,才根本性地改变了原住民、农民和无产阶级的现状。
——《辩证人类学期刊》
沃尔夫提出历史是相互联系的,不是隔离开来的……这本富于吸引力和启发性的书……我敢说,提供了一个令人信服又新颖的观点……通过强调一个共同的过去,沃尔夫远离了令人厌倦的“白人”中心论和“非白人”边缘论,相反提议欧洲和世界的其他部分之间存在一种更为复杂、更有见识的关系。
——《欧洲动态》
沃尔夫的经验性知识非常丰富……他依靠对时间和空间现象进行技巧性的选择,挑选出来的现象能够适当地代表全体……这本书写得很不错,具有人文关怀。
——《民族报》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的创作者
· · · · · ·
-
埃里克·沃尔夫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埃里克·R.沃尔夫(1923—1999年),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1940年赴美,曾参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战争结束后于1951年获得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博士学位,曾先后任教于伊利诺伊大学、耶鲁大学、芝加哥大学等著名学府。埃里克·R.沃尔夫是当代著名的人类学家,著作颇丰,知名作品有《农民社会》(Peasants)、《二十世纪的农民战争》(Peasant Wars of the Twentieth Century)等。本书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
译者贾士蘅,台湾大学历史系学士、考古人类学硕士,曾担任美国丹佛美术博物馆研究员,翻译作品有《英国史》《英国社会人类学》《英国社会史》《历史的再思考》《帝国的年代》《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等书。
目录 · · · · · ·
1997年版前言
第一部分 联系
第1章 导论
社会科学的兴起
马克思的影响
第2章 1400年的世界
旧世界的政治地理
近东和非洲
南亚和东亚
新世界
第3章 生产方式
生产与社会劳动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贡赋制生产方式
亲族制生产方式
第4章 欧洲,扩张的序幕
长距离贸易模式的转变
政治上的统一
国家的形成与扩张
第二部分 寻求财富
第5章 在美洲的伊比利亚人
大灭绝
西属美洲的财富
新的供应体系
巴西和加勒比海地区
第6章 毛皮贸易
毛皮贸易的历史
东北部的人口群
大湖区的人口群
向西扩张
西北海岸
第7章 奴隶贸易
奴隶贸易的路线
为什么是非洲?
非洲的背景
奴隶供应地区:西非
奴隶供应地区:中非
第8章 在东方的贸易与征服
南亚的伊斯兰教
葡萄牙人在亚洲
尼德兰人在亚洲
英国人在印度
从印度到中国
太平洋上的贸易
第三部分 资本主义
第9章 工业革命
英国的转型
供应地区:美国南方的产棉区
供应地区:埃及
印度的纺织工业
危机与再次扩张
第10章 资本主义的危机与变异
资本主义:方式和市场
资本主义的扩张
资本主义方式的变异
第11章 商品的流动
大萧条
区域性的专门化
商品生产:食物
工业作物
刺激物
黄金和钻石
第12章 新劳工
劳工市场
流动的劳力
民族的分割
后记
参考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的人也喜欢 · · · · · ·
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0 条 )
求电子版。谁有英文版?台版的也行。
何为亲属制、纳贡制、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进一步了解世界体系、资本主义运作方式及人类学政治经济学派的必读之书。 2020年3月11日星期三 导言 作者从马克思那里得到的教益: 对此研究有贡献的思想家:安德鲁·贡德·弗兰克;沃勒斯坦 主旨非常清晰: 关键词:联系,整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影响,世界体系 第二章 140... (展开)> 更多书评 20篇
论坛 · · · · · ·
求问看过的人,新旧两个译本哪个比较好? | 来自黄金左脚撑小兵 | 1 回应 | 2019-08-01 23:14:43 |
纸特别薄啊啊啊 | 来自animalqyb | 2019-02-26 15:37:51 |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2)9.1分 46人读过
-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8.4分 344人读过
-
麥田 (2013)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
麥田 (2003)暂无评分 11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广义人类学备忘录 (nothing传叔)
- 「后浪2018书目」 (后浪)
- 「汗青堂」 (后浪)
- 已上传libgen的中文书 (奥吉尔维同志)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65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的评论:
feed: rss 2.0
8 有用 Booker·Comstock 2019-02-11 01:24:00
早知道就不买了,大型文献综述和学说整理,没有论证绝大部分只是概念推理和复述马克思历史观。读了一半弃,浪费时间。
2 有用 阿道克 2018-09-29 19:29:53
一本跨越了历史、经济和人类学的巨著(无论深度还是厚度)。作者以生产关系为主线,考察了1400-1900年间,资本主义如何从欧洲扩展到世界。这是一个借助世界各地已有的生产、贸易与社会网络,不断升级扩张的过程。最终,欧洲借资本主义重塑了世界的面貌,同时把被这个过程包裹进来的各种边缘人群:原住民、奴隶与劳工变成了没有历史的人。 ... 一本跨越了历史、经济和人类学的巨著(无论深度还是厚度)。作者以生产关系为主线,考察了1400-1900年间,资本主义如何从欧洲扩展到世界。这是一个借助世界各地已有的生产、贸易与社会网络,不断升级扩张的过程。最终,欧洲借资本主义重塑了世界的面貌,同时把被这个过程包裹进来的各种边缘人群:原住民、奴隶与劳工变成了没有历史的人。 生产关系,即社会如何生产与如何分配,是经济同时也是历史的核心问题。 (展开)
10 有用 后浪 2018-08-09 15:24:52
汗青堂第十九部作品。文化人类学、政治经济学、后殖民和全球化论述诸领域的集大成之作。
32 有用 danyboy 2019-02-28 23:50:55
我没有人类学背景,实话说读的比较吃力。印象较深的是:1、作者认为在以往历史叙述里,欧洲之外的人群是没有历史的,而早期的人类学也相应把这些边缘人群看作是与世隔绝和停滞的,是人类学家发现其历史。因此,作者试图打破这种叙述,证明历史中各个地区和文化的人是相互连接和影响的,人类学家认为的原始部落早就介入到历史中了。只是1400年以后,资本主义造就了跨种族和文化的工人阶级,遮蔽了其历史。2、打破单一历史叙述... 我没有人类学背景,实话说读的比较吃力。印象较深的是:1、作者认为在以往历史叙述里,欧洲之外的人群是没有历史的,而早期的人类学也相应把这些边缘人群看作是与世隔绝和停滞的,是人类学家发现其历史。因此,作者试图打破这种叙述,证明历史中各个地区和文化的人是相互连接和影响的,人类学家认为的原始部落早就介入到历史中了。只是1400年以后,资本主义造就了跨种族和文化的工人阶级,遮蔽了其历史。2、打破单一历史叙述后,大量名词失去了意义,变成了僵化的意识形态标签,引用孔子“必也正名乎”令人印象深刻。3、工具性的使用了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4、但是,即使证明了人类共享一个原始版的全球化历史,接下来又能怎样呢?我们不是还得依靠概念、术语等“名”,来程度有限但角度各异的叙述历史,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变化吗? (展开)
3 有用 Blade King 2018-09-22 10:20:50
相当厉害的阅读与整合能力。非常强调动态与因地制宜的属性,但我还是怀疑这种世界大历史的解释比作者概念框架(生产方式)所允许的更有偶然性。
0 有用 朱木 2024-10-04 17:19:53 山东
不算是我喜欢的研究,太过于马克思方法论了
0 有用 鹤 2024-09-11 04:01:44 瑞典
翻译有点别扭,阅读不流畅。
0 有用 凯弗雷 2024-09-07 11:31:59 上海
客观却残忍,我真的经常想到《世界的词语是森林》这本书,
0 有用 柴柴在db 2024-08-31 10:21:36 上海
好像没什么新东西
0 有用 砸烂马家店 2024-07-30 18:00:28 浙江
西方为何能超越东方?非西方的世界为何会成为西方世界的附庸?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西方较早抵达现代文明的阶段,而其他世界则受到社会制度、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限制而不同程度的慢了几步。另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现代文明天然需要一部分人充当剥削者,另一部分人充当被剥削者。按此说法,第三世界之所以“欠发达”,不是因为发展不够,而是因为现代性给予他们的发展路径并不通向他们向往的西方生... 西方为何能超越东方?非西方的世界为何会成为西方世界的附庸?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大致分为两类。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因为西方较早抵达现代文明的阶段,而其他世界则受到社会制度、文化心理等方面的限制而不同程度的慢了几步。另一类观点认为,这是因为现代文明天然需要一部分人充当剥削者,另一部分人充当被剥削者。按此说法,第三世界之所以“欠发达”,不是因为发展不够,而是因为现代性给予他们的发展路径并不通向他们向往的西方生活。这本书支持后一种观点,但作者认为要区分作为国际秩序的资本主义和作为生产方式的资本主义,强调各种尚未走入后者的“没有历史的人”和欧洲一起建立了前者。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