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子夜时分,我停止了打字,用凉水洗了把脸,打开门。黑黝黝的山林隐藏着未知的东西。
我深深吸了口气,又关上了门。我想起了遥远的乌斯怀亚,矗立在小岛之上的也格来日斯灯塔——它是黑夜里的灯火,总有一些东西应该被照亮。”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为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李西闽长篇新作,讲述三个人震后挣扎求生、战胜心理与身体伤痛的故事。作家“李西闽”在震后多次无法忍受身体疼痛与内心恐惧,试图自杀,但不忍抛弃妻女,也不愿向恐惧认输;摄影师苏青眼见一对新人在自己面前瞬间消陨,总试图弥补内心的愧疚;当地农妇李翠花无法走出丧子之痛,却也努力想要一个新的生命。
作者简介 · · · · · ·
李西闽,福建长汀人,1984年开始发表小说。在《收获》《天涯》《作家》《青年作家》等刊发表大量文学作品。出版“唐镇三部曲”《酸》《腥》《麻》,以及《死亡之书》《狗岁月》《血钞票》《崩溃》《巫婆的女儿》《温暖的人皮》等长篇小说三十多部。另有六卷本《李西闽文集》以及十卷本《李西闽经典小说文集》出版。
2008年汶川大地震期间被埋废墟七十六小时,获救后写作的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获华语文学传媒大奖。
喜欢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人也喜欢 · · · · · ·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0 条 )

愿人间一切的呼救都会有回应
2018年5月12日,一本非同寻常的书悄然上市了,它没有一般畅销书那股雄霸市场的气势,却承载着作者和许多对“512”这个数字有过深切记忆的人们的无限思绪。书名很有深意,叫做——“我们为什么要呼救”。 正如书中所言,曾经亲历512地震、被埋76小时才获救的作者李西闽,在从200...
(展开)

对于生的渴望,我们在呼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是一本汶川大地震幸存者李西闽长篇新作,一直以来我都很喜欢他的作品,正是因为他与众不同的经历,所以他的文字中不仅仅是感情的倾注,更是一种人生阅历的难得。5·12汶川地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破坏力最大的地震,也是唐山大地震后伤亡最严重的一次地震。我很少能看到... (展开)
《我们为什么要呼救》:我们听不见或者假装听不见
2008年5月18日汶川地震的时候,作家李西闵正好在汶川银厂沟闭门写作,被倒塌的房屋挤压了76小时。获救后、康复后,李西闵写作了长篇纪实散文《幸存者》。,一时间成了舆论焦点。 10年过去了,以汶川地震为题材,李西闵的又一部作品问世,《我们为什么要呼救》。乍一看到这本书...
(展开)

活着就是冒险,有些人会被别人拯救,有的人只能自救
看完这本书后,迟迟不能下笔,不知道要怎样来评价它,形容我的心情。对着电脑屏幕,流行歌曲已经循环播放了几个来回。 2008年,我们国家发生了好几件大事。和北京奥运会声名远播不同,“5.12汶川大地震”以从未有过的惨烈破坏震惊世界。即便是十年后的今天,5.12这个日子,仍然...
(展开)
> 更多书评 10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浦睿文化:让书与人更美好地相遇 (浦睿文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2018 豆瓣新书 (梦游的松鼠)
- 浦睿文化·2018书目 (浦睿文化)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530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我们为什么要呼救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浦睿文化 2018-06-20 18:34:51
华语文学传媒大奖得主李西闽长篇新作
0 有用 林林 2020-01-31 20:13:21
这是一本让人悲伤的书,而且是在一个全国受肺炎疫情恐惧笼罩下的春节期间。两天读完,心情是压抑而沉闷,外面虽阳光灿烂,但只能闭门不出。 读这本书脑子里一直念叨PTSD这个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 这是一本让人悲伤的书,而且是在一个全国受肺炎疫情恐惧笼罩下的春节期间。两天读完,心情是压抑而沉闷,外面虽阳光灿烂,但只能闭门不出。 读这本书脑子里一直念叨PTSD这个词,创伤后应激障碍( PTSD)是指个体经历、目睹或遭遇到一个或多个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实际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胁,或严重的受伤,或躯体完整性受到威胁后,所导致的个体延迟出现和持续存在的精神障碍。PTSD的发病率报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发展成PTSD。文中的李翠花,用了十年时间,流产三次换来的小女儿中,终努力走出震后阴影。 生而为人,常常羞愧难当。特别是对自己的家人,和你相依为命的人,动辄恶语相向,仿佛他们应该承受你的粗暴。每次发完脾气,就后悔,可伤害已经造成,后悔有什么用?所以,趁我们还健康平安时,好好爱自己所爱的人。 (展开)
0 有用 Ohtimithyoh 2020-05-23 15:00:27
看了三分之一弃,文字太不考究了,没有力度没有深度,亲历汶川的过往加一星
0 有用 coldfish 2018-06-10 21:57:52
李西闽本人太过传奇,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他在汶川之后的故事。有很多冲突很多浮华,只不过文字上也有点不太考究。
0 有用 momo 2021-05-23 21:27:33
豆友推荐了,读了,作者的真情实感是毋庸置疑的,不过前面部分看着文笔有点像记流水账,真情是在。就是笔触还欠缺了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