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真的只是非常通识的小册子啊
讲给外国人听的、一个小时的东南亚华人史?非常简单,简单的有点过头了。作为讲座笔录有其价值。
文明的本质:文明是成功国家形态的产物。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知识的相对重要性。知识是人类创造的,需要经历不断的重新审视和评估。最终,只有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为其子民提供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中华文明以成功治国为核心,非常强调秩序和国家治理,“史书”是中华文明保持其独特性的核心要素。
通识读本,略翻。
“去统治”的部分令人深受启迪。槟城、香港、新加坡,不理解南洋,就不理解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本书把我的思考引入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方向。
因为对作者“南洋华人”的身份感兴趣而入门,希冀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中国人)是谁”。不过通阅此书,感觉比较浅显,逻辑也较为简单。对南洋华人历史及现状一直较为感兴趣,对于打通内外双循环的国策来说,南洋是必须去经略的区域,除了比较宏大的的国际关系、重要通道及驻军、港口分布等叙事外,人口构成及渊源也是极具价值的。
从外部视角看中英交往,有启发。不过讲得不深入。可能跟受众有关系。
沒想像中好看,不過翻譯的很有技巧,特別將慘劇翻成了風波...
完全粗翻,感觉没什么特点。。。
本书乃是2000年10月王赓武在剑桥大学讲演的修订稿。整体来看,内容一般,尚可一读。
针对中英历史比较好的抽象:打仗、贸易、传教、统治,比较简略,不过历史有些细节会比较好看。
与其说是中英交流史,不如说是几个侧面的中国融入世界史。“去打仗”“去贸易”“去传教”“去统治”四个角度,但平铺直叙,深度不够。
理清了我头脑中乱如麻的中国近代史。对理解现代中国形态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粗糙了一些,但很有趣。
作者跪舔英人的姿态令人不忍直视,捏着鼻子看完全书仿佛在厕所吃了一碗饭。作者有多么想讨好英人,就有多么去贬低中国。凡是西方的成绩和先进之处,全由英人领奖。描述英人不足之处错误之举,就用共情手法去写,仿佛英人多么无奈才那么做,主要错误仍是中方。描写利于中国的事,则必用中方‘宣称’,中方‘辩解’,极尽春秋笔法。不知如此费力讨好英爹,作者有没有喜提什么香蕉人勋章。
作者史学五星,史才五星,史识三星,史德三星,平均四星,总体水平在当代学人中比起余英时还是略胜一筹。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历史体系(世界体系)得以延续500年的动力主要有四个,地理大发现、金融与贸易、科学与技术、制度与战争。本书中去打仗、去贸易、去传教、去统治的逻辑可以比较分析着去理解。这本书也为理解分析现在的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
通论,系列演讲合集。 王赓武有大智慧,尤见于漫谈式《王赓武谈世界史》一书。此书谈两百年来的中英交往,并不限于英国,美国也是重要讨论对象,尤其20世纪部分。 两百年的军事,贸易,传教和教育,以及统治和治理碰撞,中国是学生身份,但这一学习过程异常曲折。 历史确实需要长时段视野,也需要王赓武这样的边缘与跨国的视野,海洋和海外移民与贸易始终是其观察的重要视角。
真正的大家小书。旁征博引,文笔流畅,没有丝毫的学究味(个别地方还有翻译腔,但整体而言,译文已算很不错),为普通读者理解中国与英语世界近代以来的碰撞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俯瞰视角,应是作者学术生涯巅峰的精纯之作(原版在剑桥出的)。
标准的大家小说,精装本很漂亮,手感很好。王赓武对中英关系的研究,既考察了两国碰撞交流的可能性,也考察了碰撞交流的限度。王教授的著作简洁而视野宽广,为两种文化多层次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洞见。值得细细品味。
> 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增订版)
1 有用 觉今非又昨非 2021-12-03 18:50:19
真的只是非常通识的小册子啊
0 有用 hippy 2021-10-23 16:21:41
讲给外国人听的、一个小时的东南亚华人史?非常简单,简单的有点过头了。作为讲座笔录有其价值。
0 有用 九歌 2023-08-01 18:33:42 陕西
文明的本质:文明是成功国家形态的产物。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知识的相对重要性。知识是人类创造的,需要经历不断的重新审视和评估。最终,只有国家以及这个国家为其子民提供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才是最重要的。中华文明以成功治国为核心,非常强调秩序和国家治理,“史书”是中华文明保持其独特性的核心要素。
0 有用 MRS 2023-11-16 21:20:24 浙江
通识读本,略翻。
0 有用 Wang Weichen 2023-12-10 04:10:23 北京
“去统治”的部分令人深受启迪。槟城、香港、新加坡,不理解南洋,就不理解1800年以来的中英碰撞。本书把我的思考引入了一个更加具体的方向。
0 有用 锦衣兔 2022-11-22 23:25:40 江苏
因为对作者“南洋华人”的身份感兴趣而入门,希冀能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我(中国人)是谁”。不过通阅此书,感觉比较浅显,逻辑也较为简单。对南洋华人历史及现状一直较为感兴趣,对于打通内外双循环的国策来说,南洋是必须去经略的区域,除了比较宏大的的国际关系、重要通道及驻军、港口分布等叙事外,人口构成及渊源也是极具价值的。
0 有用 一届闲人 2023-09-12 21:38:11 浙江
从外部视角看中英交往,有启发。不过讲得不深入。可能跟受众有关系。
0 有用 DMC 2019-03-29 20:54:15
沒想像中好看,不過翻譯的很有技巧,特別將慘劇翻成了風波...
0 有用 Z 2019-04-27 23:24:28
完全粗翻,感觉没什么特点。。。
0 有用 智术师 2021-05-22 20:23:07
本书乃是2000年10月王赓武在剑桥大学讲演的修订稿。整体来看,内容一般,尚可一读。
0 有用 Sea 2025-02-26 23:55:29 上海
针对中英历史比较好的抽象:打仗、贸易、传教、统治,比较简略,不过历史有些细节会比较好看。
0 有用 不详 2022-10-14 17:02:57 广东
与其说是中英交流史,不如说是几个侧面的中国融入世界史。“去打仗”“去贸易”“去传教”“去统治”四个角度,但平铺直叙,深度不够。
0 有用 LUZHUOVE 2021-11-14 23:51:20
理清了我头脑中乱如麻的中国近代史。对理解现代中国形态有很大的帮助。虽然粗糙了一些,但很有趣。
0 有用 珞珈莫邪 2024-05-02 10:39:41 黑龙江
作者跪舔英人的姿态令人不忍直视,捏着鼻子看完全书仿佛在厕所吃了一碗饭。作者有多么想讨好英人,就有多么去贬低中国。凡是西方的成绩和先进之处,全由英人领奖。描述英人不足之处错误之举,就用共情手法去写,仿佛英人多么无奈才那么做,主要错误仍是中方。描写利于中国的事,则必用中方‘宣称’,中方‘辩解’,极尽春秋笔法。不知如此费力讨好英爹,作者有没有喜提什么香蕉人勋章。
1 有用 奚老师数学 2018-09-19 16:53:15
作者史学五星,史才五星,史识三星,史德三星,平均四星,总体水平在当代学人中比起余英时还是略胜一筹。
0 有用 生产队有奶 2020-12-01 12:57:39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作为一个历史体系(世界体系)得以延续500年的动力主要有四个,地理大发现、金融与贸易、科学与技术、制度与战争。本书中去打仗、去贸易、去传教、去统治的逻辑可以比较分析着去理解。这本书也为理解分析现在的中美关系提供了一个框架。
0 有用 Wolfgang 2022-03-01 18:01:17
通论,系列演讲合集。 王赓武有大智慧,尤见于漫谈式《王赓武谈世界史》一书。此书谈两百年来的中英交往,并不限于英国,美国也是重要讨论对象,尤其20世纪部分。 两百年的军事,贸易,传教和教育,以及统治和治理碰撞,中国是学生身份,但这一学习过程异常曲折。 历史确实需要长时段视野,也需要王赓武这样的边缘与跨国的视野,海洋和海外移民与贸易始终是其观察的重要视角。
1 有用 鱼的哲学 2018-09-07 11:40:36
真正的大家小书。旁征博引,文笔流畅,没有丝毫的学究味(个别地方还有翻译腔,但整体而言,译文已算很不错),为普通读者理解中国与英语世界近代以来的碰撞交流,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俯瞰视角,应是作者学术生涯巅峰的精纯之作(原版在剑桥出的)。
0 有用 淚眼小丑 2018-09-07 11:27:52
标准的大家小说,精装本很漂亮,手感很好。王赓武对中英关系的研究,既考察了两国碰撞交流的可能性,也考察了碰撞交流的限度。王教授的著作简洁而视野宽广,为两种文化多层次的互动提供了新的洞见。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