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五代十国儒学研究 短评

热门
  • 0 三清喵 2022-07-16 15:09:07

    东拼西凑,南缝北补。🤮文献不够,理论来凑;真迹不够,伪书来凑。💩

  • 0 项平 2021-04-12 12:10:54

    第二至四编繁列人物,啖助赵匡陆淳中唐新春秋学,唐末陈商陈岳陈抟陆龟蒙陆希声皮日休司空图刘珂,五代谭峭孙郃王贞范牛希济,确实干货满满,却几近于材料堆积(并且脚注只标识古籍,而不各自挑明那些具体判断的今著来源)。而贯穿全书的线索,经学范式之变促进“三教会通”范式之变,二者又共同转变儒家核心概念,但最终还归于社会模式的变迁,却得不到多少有效论证。例如几点疑虑:1)具体而言,以“推公”“公道”在五代公文中的使用,佐证社会日趋平民化,未免依附他论而太想当然;2)继而追随赵鼎新、库恩,似要捕捉工具理性文化而以此脉络带史,但与所引材料的内在冲突毫无处理;3)退而循其本,对以此立说的唐宋变革论,持论只求平稳。然真能无事么。陈寅恪为邓广铭序,谓今后趋势,不过“宋代学术之复兴”,放回京都学派争议,似乎又见深意。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