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翻了翻,挺开脑洞的,无利不起早,纳粹德国支持佛朗哥是想把西班牙变成准殖民地,推进他们心目中的欧洲一体化,而计划的大脑和操盘手就是《金融之王》的主角之一、德国央行行长沙赫特。更开脑洞的是,本书认为释放纳粹恶魔的不仅是大萧条和魏玛应对无能,更是因为英美放弃了金本位及其代表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从而令纳粹德国得以从国际合作框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而寻求欧陆版经济一体化。当然,由于希特勒不满足于影子帝国,想建立正式的殖民帝国,加之种族屠杀等等,另这一狂想被埋葬,后来“改进版”重建天日已是数十年后了[坏笑]现在史学界确实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德国二战期间对西欧的资源调配和生产计划,打下了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基础[闭嘴]#另外想到的一个比附时,现在美国又要放弃旧的国际体系了,而我们居然成了旧体系的捍卫者[坏笑
沙赫特执掌帝国银行和经济部后,大量创造信贷支持基建和军备生产,通过表外方式转移掩盖债务,严格管制贵金属和外汇流动,深度控制生产部门和出口产品,并面向资源国大量以物易物避免消耗外汇储备,到西班牙内战爆发前维持了很好的经济表现,但债务问题已无以为继。帝国介入西班牙内战后,通过向西班牙出口军备和占据资源,解决债务困难,建立经济控制的“影子帝国”;但元首要的是基于“生存空间”的意识形态和领土扩张的伟大帝国,意志高于经济规律。最终沙赫特下台,戈林副统帅的“自给自足”方案取而代之,帝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向全力战备、领土扩张的方向绝尘而去。搞经济出身的,总会被专业蒙蔽双眼,忘记一把手从来都是搞政治的。
Ch3-5,9
如果可以不动武,通过经济控制方式,希特勒会想不到吗:这条路根本不可持续,重整军备带动经济是一个庞氏骗局一样的过程,经济上完全不可持续;另外英法美可以遏制住属国经济圈和物流,特别是🚢运输,随时掐断你隔离你;德国新军备造成的军事上的态势也没有真正反应到其他国家的政治让步上,虽然这么说有洗地嫌疑:主观上德3自己也想直接抢,客观上也是被逼的。天朝现在恰如此时此刻:想通过一路一带构建类似的经济体系控制东南亚,也遇到当前对手盘的遏制,区别在于核平衡和军事政治联盟的弱势,中国只能内耗着想从经济上找出路,外部形势越来越差,而自身政治上越来越糜烂,最高层也一🦀️不如一🦀️,那个谁很玄今年,未来5年只会越来越艰难,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軍用技術裝備的折舊率和研發成本要高於普通資本財,本身又不具備財富再生產的特性,靠軍工振興經濟可以救一時之急,長遠發展下去的結果就只有向既存國際秩序開戰一條路。選擇在一九三九年的窗口開戰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法/比的軍備計劃將導致國防軍陸軍的裝備在1940年後全面落伍等。
挺有趣的视角,将德国39年以前的对外政策刻画为沙赫特的主张经济殖民的“全球政治”派,和戈林等的主张军事占领的“生存空间”派。沙赫特在西班牙成功布局,却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输给戈林。而当德国走向正式战争的道路时,非正式的经济帝国也就无法维持。
二十世纪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时代了,西班牙长期以来野蛮、残忍的内斗导致的内战,恰好赶上了一战结束之后各国势力范围瓜分重建的时机。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基于经济掠夺需求和意识形态,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逐步将西班牙打造成纳粹德国的“影子帝国”,对其进行资源掠夺、商品倾销和外交政策干预等一系列手段,西班牙逐渐沦为纳粹德国的隐形殖民地,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影子帝国的前世今生。
一战与大萧条后,第一波全球化势头逆转,英美转向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德国被迫选择与英美脱钩,产生了戈林的主张“自给自足”的“生存空间”派与沙赫特的主张在半殖民地以物易物、输出过剩产能来换取原材料的“世界政策”派。弗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作为德国“非正式帝国”的一个环节,为后者提供了一个样板。最后意识形态上更为激进的纳粹党徒排挤了稳健的沙赫特,第三帝国走向了军事扩张建立“正式帝国”的道路。作者认为,不应将这一过程视为必然的。如果沙赫特的方案得到贯彻,可能我们会见到一个纳粹德国版本的“欧洲一体化”。按本书的暗示,考虑到德国今日在欧盟的经济地位,沙赫特若泉下有知也会瞑目吧。
独裁者靠决断思考,技术官僚依赖于理智,万古不变啊
纳粹经济史和西班牙内战。
華文圈少有的關於二三零年代的德國經濟史的書。特別是對沙赫特的介紹,很實用。此公在戰後被控訴但逃過一劫,主要是在於,確實,他在經濟上幫助了納粹政權穩定有助紂為虐的嫌疑,但這都太過後見之明。沙赫特跟當時威瑪的政客一樣都犯下了小看希特勒的錯誤,可是這是難以預見的。他以為可以控制自己瞧不起的惡徒,以此來走屬於他的救國之路,但後來才發現,向來只有搞政治的可以擺平經濟,而不是反過來。希望這個借鑒可以讓更多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警惕。本書對沙赫特的種種經濟政策分析得很好,值得一讀。(分析義大利的部分也很妙。XD)
沙赫特的经济框架:货币刺激;促进与不发达国家地区的贸易;秘密补贴出口,以增进对外贸易;运用政府债务手段;实行贸易和外汇管制;对产业实行史无前例的国家监督。老乡们眼熟吗?
前面作为知识铺垫的大路货叙事太多了,作者立场是歪的,全书有价值部分仅是沙赫特人物研究介绍
阿西, 你好 你发表的关于《希特勒的影子帝国》的短评,因为 涉及时政或意识形态等信息,已被移除。 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 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豆瓣读书
技术官僚终究不敌党棍
读过沙赫特自传的我不知道该相信谁 或者都是骗子
读到140/241,心想看了一半歇会儿,下一页啪的跳出来——结语
央行的创新手段确实多。当然这本书的重点是德国对西班牙的经济殖民。
本书从西班牙内战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以沙赫特为首的纳粹官员试图在二战前构建的,以经济影响为主的“全球政治”体系,以及最后这一体系在纳粹政斗中败给了“生存空间”派。从当时的纳粹官员留下来的文件中可以明显看出如今的欧盟就是当年沙赫特体系的最终版本,欧盟是德意志第四帝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另外,本书也可比较当下,大萧条后的德国面临着英美同时退出金本位和全球化体系,所以依赖全球化的德国不得不开始研究新体系,而恰好如今的美国也开始想办法退出全球化,同样依赖全球化的东大将会何去何从,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上一次看到这么完美的国关案例分析著作还是在“Essence of Decision”的时候。
> 希特勒的影子帝国
18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8-09-11 21:46:29
翻了翻,挺开脑洞的,无利不起早,纳粹德国支持佛朗哥是想把西班牙变成准殖民地,推进他们心目中的欧洲一体化,而计划的大脑和操盘手就是《金融之王》的主角之一、德国央行行长沙赫特。更开脑洞的是,本书认为释放纳粹恶魔的不仅是大萧条和魏玛应对无能,更是因为英美放弃了金本位及其代表的国际金融和贸易体系,从而令纳粹德国得以从国际合作框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而寻求欧陆版经济一体化。当然,由于希特勒不满足于影子帝国,想建立正式的殖民帝国,加之种族屠杀等等,另这一狂想被埋葬,后来“改进版”重建天日已是数十年后了[坏笑]现在史学界确实越来越倾向于认为德国二战期间对西欧的资源调配和生产计划,打下了战后欧洲一体化的基础[闭嘴]#另外想到的一个比附时,现在美国又要放弃旧的国际体系了,而我们居然成了旧体系的捍卫者[坏笑
20 有用 TomatoDai 2018-12-23 16:38:24
沙赫特执掌帝国银行和经济部后,大量创造信贷支持基建和军备生产,通过表外方式转移掩盖债务,严格管制贵金属和外汇流动,深度控制生产部门和出口产品,并面向资源国大量以物易物避免消耗外汇储备,到西班牙内战爆发前维持了很好的经济表现,但债务问题已无以为继。帝国介入西班牙内战后,通过向西班牙出口军备和占据资源,解决债务困难,建立经济控制的“影子帝国”;但元首要的是基于“生存空间”的意识形态和领土扩张的伟大帝国,意志高于经济规律。最终沙赫特下台,戈林副统帅的“自给自足”方案取而代之,帝国的经济政治结构向全力战备、领土扩张的方向绝尘而去。搞经济出身的,总会被专业蒙蔽双眼,忘记一把手从来都是搞政治的。
1 有用 Peter 2019-11-06 14:51:57
Ch3-5,9
3 有用 greatabel 2020-02-09 23:15:58
如果可以不动武,通过经济控制方式,希特勒会想不到吗:这条路根本不可持续,重整军备带动经济是一个庞氏骗局一样的过程,经济上完全不可持续;另外英法美可以遏制住属国经济圈和物流,特别是🚢运输,随时掐断你隔离你;德国新军备造成的军事上的态势也没有真正反应到其他国家的政治让步上,虽然这么说有洗地嫌疑:主观上德3自己也想直接抢,客观上也是被逼的。天朝现在恰如此时此刻:想通过一路一带构建类似的经济体系控制东南亚,也遇到当前对手盘的遏制,区别在于核平衡和军事政治联盟的弱势,中国只能内耗着想从经济上找出路,外部形势越来越差,而自身政治上越来越糜烂,最高层也一🦀️不如一🦀️,那个谁很玄今年,未来5年只会越来越艰难,历史不会重复但会押韵
6 有用 Die Katze 2019-11-23 10:28:12
軍用技術裝備的折舊率和研發成本要高於普通資本財,本身又不具備財富再生產的特性,靠軍工振興經濟可以救一時之急,長遠發展下去的結果就只有向既存國際秩序開戰一條路。選擇在一九三九年的窗口開戰還有其他因素,例如法/比的軍備計劃將導致國防軍陸軍的裝備在1940年後全面落伍等。
1 有用 一般翼赞员 2022-03-20 16:37:08
挺有趣的视角,将德国39年以前的对外政策刻画为沙赫特的主张经济殖民的“全球政治”派,和戈林等的主张军事占领的“生存空间”派。沙赫特在西班牙成功布局,却在国内政治斗争中输给戈林。而当德国走向正式战争的道路时,非正式的经济帝国也就无法维持。
0 有用 Neko 2022-03-14 16:50:16
二十世纪已经不再是一个国家可以关起门来独善其身的时代了,西班牙长期以来野蛮、残忍的内斗导致的内战,恰好赶上了一战结束之后各国势力范围瓜分重建的时机。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意大利基于经济掠夺需求和意识形态,支持西班牙佛朗哥政权,逐步将西班牙打造成纳粹德国的“影子帝国”,对其进行资源掠夺、商品倾销和外交政策干预等一系列手段,西班牙逐渐沦为纳粹德国的隐形殖民地,这本书讲述的就是这个影子帝国的前世今生。
1 有用 失望的奥利瓦🌈 2021-12-27 13:16:36
一战与大萧条后,第一波全球化势头逆转,英美转向保护主义的经济政策,德国被迫选择与英美脱钩,产生了戈林的主张“自给自足”的“生存空间”派与沙赫特的主张在半殖民地以物易物、输出过剩产能来换取原材料的“世界政策”派。弗朗哥统治下的西班牙作为德国“非正式帝国”的一个环节,为后者提供了一个样板。最后意识形态上更为激进的纳粹党徒排挤了稳健的沙赫特,第三帝国走向了军事扩张建立“正式帝国”的道路。作者认为,不应将这一过程视为必然的。如果沙赫特的方案得到贯彻,可能我们会见到一个纳粹德国版本的“欧洲一体化”。按本书的暗示,考虑到德国今日在欧盟的经济地位,沙赫特若泉下有知也会瞑目吧。
3 有用 maclane 2021-12-04 08:49:49
独裁者靠决断思考,技术官僚依赖于理智,万古不变啊
0 有用 Persuedongzige 2021-11-04 08:32:29
纳粹经济史和西班牙内战。
1 有用 鎮長 2021-08-03 11:35:05
華文圈少有的關於二三零年代的德國經濟史的書。特別是對沙赫特的介紹,很實用。此公在戰後被控訴但逃過一劫,主要是在於,確實,他在經濟上幫助了納粹政權穩定有助紂為虐的嫌疑,但這都太過後見之明。沙赫特跟當時威瑪的政客一樣都犯下了小看希特勒的錯誤,可是這是難以預見的。他以為可以控制自己瞧不起的惡徒,以此來走屬於他的救國之路,但後來才發現,向來只有搞政治的可以擺平經濟,而不是反過來。希望這個借鑒可以讓更多對歷史有點了解的人警惕。本書對沙赫特的種種經濟政策分析得很好,值得一讀。(分析義大利的部分也很妙。XD)
1 有用 财可夫斯基 2023-06-18 22:09:10 云南
沙赫特的经济框架:货币刺激;促进与不发达国家地区的贸易;秘密补贴出口,以增进对外贸易;运用政府债务手段;实行贸易和外汇管制;对产业实行史无前例的国家监督。老乡们眼熟吗?
0 有用 冷战老手 2023-05-29 19:13:54 浙江
前面作为知识铺垫的大路货叙事太多了,作者立场是歪的,全书有价值部分仅是沙赫特人物研究介绍
0 有用 阿西 2023-05-12 22:38:40 中国香港
阿西, 你好 你发表的关于《希特勒的影子帝国》的短评,因为 涉及时政或意识形态等信息,已被移除。 如发表的内容多次被移除将导致账号状态异常,异常账号的评论将不再出现在公共区域。 感谢你的理解与支持。 ——豆瓣读书
0 有用 六甲山气象台 2023-01-02 11:23:31 上海
技术官僚终究不敌党棍
0 有用 momo 2023-07-01 18:41:29 陕西
读过沙赫特自传的我不知道该相信谁 或者都是骗子
0 有用 夜尽天明 2022-09-06 13:47:30 江苏
读到140/241,心想看了一半歇会儿,下一页啪的跳出来——结语
0 有用 (●—●) 2024-02-17 08:26:43 广东
央行的创新手段确实多。当然这本书的重点是德国对西班牙的经济殖民。
0 有用 Christoph 2025-04-22 03:06:41 美国
本书从西班牙内战作为切入点,阐述了以沙赫特为首的纳粹官员试图在二战前构建的,以经济影响为主的“全球政治”体系,以及最后这一体系在纳粹政斗中败给了“生存空间”派。从当时的纳粹官员留下来的文件中可以明显看出如今的欧盟就是当年沙赫特体系的最终版本,欧盟是德意志第四帝国可以说是名副其实。另外,本书也可比较当下,大萧条后的德国面临着英美同时退出金本位和全球化体系,所以依赖全球化的德国不得不开始研究新体系,而恰好如今的美国也开始想办法退出全球化,同样依赖全球化的东大将会何去何从,只能说拭目以待了。
1 有用 猜想君 2020-12-09 17:14:07
上一次看到这么完美的国关案例分析著作还是在“Essence of Decision”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