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明清之际在时间上,是指明万历后期至清康熙二十年前后80余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政治上虽然发生了“甲申之变”,但“不仅没有打断原来文学发展的链条,推迟其进程,反而使它在这场沧桑巨变中触发或激活了新的生机。”(吴熊和《〈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明清之际词派研究之一》《吴熊和词学论集》,第371页。)尤其是对在万历后期渐启起衰之旅的词坛来说,仿佛被注入了一贴兴奋剂,加快了起衰的步伐,推进了中兴之盛的历程。考察这一历程,揭示其中兴之盛的具体表现,是本书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词史”,凡三章,总论明清之际词坛中兴的词史意义、中兴历程及其运行模式。中编“词派”,凡四章,揭示柳洲、云间、阳羡、浙西四大词派在词坛中兴与转型中主导地位及其成就。下编“词学”,凡三章,通过对词集、词谱、词论、选学、词集评点等众多词学元素的条理,总结明清之际的词...
(展开全部)
明清之际在时间上,是指明万历后期至清康熙二十年前后80余年。在这近一个世纪的时间内,政治上虽然发生了“甲申之变”,但“不仅没有打断原来文学发展的链条,推迟其进程,反而使它在这场沧桑巨变中触发或激活了新的生机。”(吴熊和《〈柳洲词选〉与柳洲词派——明清之际词派研究之一》《吴熊和词学论集》,第371页。)尤其是对在万历后期渐启起衰之旅的词坛来说,仿佛被注入了一贴兴奋剂,加快了起衰的步伐,推进了中兴之盛的历程。考察这一历程,揭示其中兴之盛的具体表现,是本书的目的与意义所在。全书分上、中、下三编。上编“词史”,凡三章,总论明清之际词坛中兴的词史意义、中兴历程及其运行模式。中编“词派”,凡四章,揭示柳洲、云间、阳羡、浙西四大词派在词坛中兴与转型中主导地位及其成就。下编“词学”,凡三章,通过对词集、词谱、词论、选学、词集评点等众多词学元素的条理,总结明清之际的词学体系。本书虽旨在揭示明清之际词坛中兴之盛的演进历史,以推进词坛中兴历程的主要环节为纲要,并针对目前词学界存在的若干问题,展开讨论。全书打破了“朝代词史观”的束缚,从词的自身规律出发,结合其外部影响,对明清词的发展进行了重构,新见叠出,胜义纷呈,理论思辨性极强。书稿在文献的梳理和发掘上用力甚勤,征引了大量未为前人所见的明清稀见词籍、词学理论作品。
沈松勤,文学博士,教授、博导,知名词学专家。长期师从吴熊和先生,博士论文曾获首届“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著有《北宋党争与文学》、《南宋文人与党争》、《唐宋词社会文化学研究》、《宋代政治与文学研究》等。
詞史的發覆之作,打通斷代詞史的“朝代”割裂,還原到具體的詞學發展時空當中,提出了非常多值得進一步深挖的議題,如稼軒風的多元內涵、流派的承繼流變、詞選詞集詞論詞韻等多個詞學元素的“中興”、唱和的作用、創作主體與詞學本體的雙重互動,這些議題值得進一步深挖,本書只涉及明清之際不到100年的詞史,但還原了詞學真正發生和衍變的場域和生態,真正把“清詞中興”說落到了實處,非常紮實。
唱和、词选两章最为深刻
包括词体在内,没有哪种文学体裁是断裂式、点对点发展的,更像是德勒兹所谓“块茎”、“千高原”,表面上各自奇峰突起、抱成一团,实则在地下有着错综复杂的脉络关联。明清之际的词坛中兴,亦当作如是观。作者凭借扎实的材料,已经发现了地下潜流,但也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很多论题仍可再做推进。
经典。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在读
> 18人读过
> 135人想读
订阅关于明清之际词坛中兴史论的评论: feed: rss 2.0
9 有用 旅途愉快 2018-06-03 10:14:53
詞史的發覆之作,打通斷代詞史的“朝代”割裂,還原到具體的詞學發展時空當中,提出了非常多值得進一步深挖的議題,如稼軒風的多元內涵、流派的承繼流變、詞選詞集詞論詞韻等多個詞學元素的“中興”、唱和的作用、創作主體與詞學本體的雙重互動,這些議題值得進一步深挖,本書只涉及明清之際不到100年的詞史,但還原了詞學真正發生和衍變的場域和生態,真正把“清詞中興”說落到了實處,非常紮實。
2 有用 王仲瞿 2022-04-10 15:41:49
唱和、词选两章最为深刻
1 有用 飘来飘去 2022-03-09 16:21:07
包括词体在内,没有哪种文学体裁是断裂式、点对点发展的,更像是德勒兹所谓“块茎”、“千高原”,表面上各自奇峰突起、抱成一团,实则在地下有着错综复杂的脉络关联。明清之际的词坛中兴,亦当作如是观。作者凭借扎实的材料,已经发现了地下潜流,但也给人意犹未尽之感,很多论题仍可再做推进。
0 有用 文孟先生 2023-02-14 22:19:01 湖北
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