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马修在拳击场查案,不经意勾起了另一桩记忆。
既然我们都要死,为何不选择互相残杀?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
爱伦坡终身大师奖得主、美国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劳伦斯•布洛克。
侯孝贤、王家卫、梁朝伟、张大春、朱天文、朱天心为之迷狂。
马修在拳击场查案,不经意勾起了另一桩记忆。
既然我们都要死,为何不选择互相残杀?
◎ 编辑推荐
☆ 劳伦斯•布洛克,“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享誉世界的美国侦探小说大师,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的杰出代表,多次获得安东尼奖、爱伦•坡奖、夏姆斯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奖项。他的魅力跨越东西大洋,征服欧亚口味不同的读者,两获日本马耳他之鹰奖,更斩获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的钻石匕首奖。
☆ 他的作品不止受到推理迷欢迎,更备受社会精英、知识分子推崇,在中国拥有众多名人明星书迷:侯孝贤推荐给梁朝伟,梁朝伟推荐给王家卫,王家卫邀请他写剧本;朱天文读完了布洛克的小说,来到纽约,按照书中描写,追寻马修走过的路……
☆ 布洛克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说:“马修系列的历史可能比在座许多人的生命都长。”这是一个从警局辞职、没有执照的私人侦探,离异、独居,与妓女厮混,和街头混混为友,起初沉迷波本威士忌,参加匿名戒酒会后滴酒不沾。他的侦探手法不是像福尔摩斯那样坐在贝克街221号里叼着烟斗推理分析,而是穿行于纽约大街小巷,与不同阶层身份的人士交谈,寻找每一块可能的拼图。
☆ 从1976年登场的《父之罪》到2005年谢幕的《繁花将尽》,再到2011年补完时间线的《一滴烈酒》,读者可以随着马修•斯卡德特有的步调,游走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 纽约之于布洛克,正如洛杉矶之于钱德勒,城市才是他们笔下永远钟情的主角。
☆ 读者说,布洛克的本领是先在血腥里看见恐怖,然后把恐怖化成悬疑,再在悬疑里寻求理解,理解杀人者为何而杀,被杀者因何而死。
☆ 阅读此书时,建议打开地图APP,定位纽约,跟着马修来一场肾上腺素飙升的解谜之旅。试看生活安稳、戒酒成功的马修如何拆解“人民的意志”抛出的一个个疑案。
一盘录像带引出了所有的故事,罪恶之源永枯竭,正义缺失时,试看马修如何还击。
◎ 内容简介
马修为了调查一桩案子到拳击场,在观众席他注意到一名带小男孩的男人,那个男人不经意用手抚摸男孩头发的动作,轰开了马修的记忆:他在一盘录像带上看到一男一女残忍性虐杀一个男孩的全部过程。随着马修追索,两桩案子竟然交集在一起。
◎ 媒体推荐
当今的犯罪小说作家中,若要找一名堪称雷蒙德•钱德勒与达谢尔•哈梅特的传人,则非劳伦斯•布洛克莫属。
——《旧金山纪事报》
当然,这些情节都不是真实的,可除了布洛克,还有谁能驾驭这样的故事呢?引人入胜的悬念,滑稽搞笑的场景,大胆成功的尝试……总之,这是布洛克的杰作。
——《圣路易斯邮报》
布洛克书中最大的主角不是杀手凯勒、不是谭纳、也不是马修,而是一个城市——纽约。
——《人物》杂志
读者始终一路追随马修从年轻气盛直到老而弥坚,从酗酒到滴酒不沾,以他特有的步调踽踽独行于兼具犯罪诡谲与人文艺术氛围的纽约。
——《诚品好读》
◎ 名人推荐
在阅读马修•斯卡德的过程中,感觉像小时候看武侠小说那样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我年少混街头但没有混到顶的“遗憾”,或朋友们笑我有黑道情结,在读马修时皆获得满足。马修跟米克•巴卢,男人对男人之间的关系,很过瘾。他们爱看拳击,我也很爱。马修像牛头犬般一旦咬住就不松口的脾气,有时还违反法律,同时又充任法官和陪审团执行法律,甚至像在代替上帝执行正义,都让我记起少年情怀。
拍《悲情城市》时,我常让梁朝伟看些书。空闲时,他就在旁边看书。拍完后,我习惯了看到好看的书就寄给他,或者去香港时顺道带给他。他可能也介绍给王家卫看,后来他们拍《蓝莓之夜》,找的编剧就是布洛克。
——侯孝贤
美国有个作家叫布洛克的,写的关于探案的书很棒。或许有机会我会跟他合作。
——梁朝伟
作者聪明到既放了大量好莱坞元素,又以他对元素步步为营的反讽,既满足了读者的需求,又反讽了自己的俗又有力。
——张大春
劳伦斯•布洛克小说里有很多细节,这些细节不是福尔摩斯式的推理细节,它或许是散乱无用的,但就像一堆拼图,到了正确的时候轻轻摇一下,就会拼出来。
——朱天文
作为一个类型作家,同时又作为一个不愿驯服、抗拒的越界者,劳伦斯•布洛克皆做了精彩、高难度的表演和贡献。
——朱天心
◎ 获奖记录
世界推理迷大会的安东尼奖(Anthony Awards):1987、1991年度长篇小说、
1994、2001年度短篇小说集;
美国推理作家协会的埃德加•爱伦•坡奖(Edgar Awards):1978年度平装本初版, 1983、1992、1995年度长篇小说,1985、1991、1992、1994、1998、1999、2017年度短篇小说,1994年获颁终身大师奖(The Grand Master Award);
美国私人侦探作家协会的夏姆斯奖(Shamus Awards):1982、1983、1987、1990、1991、1992、1994、1995年度长篇小说奖;1985、1994年度短篇小说奖,2002年获颁终身成就奖,2009年“马修‧斯卡德”获年度角色奖。
英国推理作家协会的钻石匕首奖(Cartier Diamond Dagger Award,被誉为英国侦探推理小说的诺贝尔奖):2004年度;
日本的马耳他之鹰奖:1987、1992年度。
屠宰场之舞的创作者
· · · · · ·
-
劳伦斯·布洛克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劳伦斯‧布洛克Lawrence Block
(1938— )生于美国布法罗,当代欧美硬汉派侦探小说标杆。他的许多作品以苍凉不安、危机四伏的纽约为背景,被誉为“纽约犯罪风景的吟游诗人”。
布洛克曾多次获得爱伦•坡奖、夏姆斯奖、马耳他之鹰奖,并且得到了美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的终身大师奖、英国推理作家协会颁发的钻石匕首奖等推理小说界重要大奖。
布洛克主要的作品有马修•斯卡德系列、雅贼系列、伊凡•谭纳系列、奇普•哈里森系列、杀手凯勒系列等。
曾与香港著名导演王家卫合作编写电影《蓝莓之夜》的剧本。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她翻过身来仰躺着,直直看了天花板片刻,说:“如果我们结婚的话,我就不干了。” 室内一片沉寂。接着,音响里忽然传来钢琴如瀑布般洒泻下来的降音阶,和一阵不成调的弦律。 “你如果假装没有听见,我就假装没有说过。我们连那个L开头的词都没说过,我不应该直接跳到那个M开头的词。” “那几个字母之间可是个危险地带。” “我知道,我应该学着只说那个F开头的词,那是我的地盘,我才不想结婚呢,真希望什么事情都不要改变。为什么事情就不能一直保持原状呢?” “当然可以。” “真伤感哪,简直是神经,我干嘛要伤感?还突然变得哭哭啼啼的。” “没关系。” “我不会哭的。不过,你可以抱我一下吗?你这只老狗熊,抱我一下吧。” (查看原文) —— 引自第45页 -
就我所知,我的大脑分隔成许许多多不同层级的区域,它常常会使用一些超乎意识所能想到的方法来处理事件。自从我当上警察之后,便很少正经八百坐下来在意识层面上试着理解什么事,大部分附加的细节会自动整理出一个明显的解决之道。然而洞察力通常不像灵光乍现这么容易出现,而是脑中潜意识的那部分明显地把有用的资料都处理过,从一片谜团之中提供给我一线新的启发。 所以应该可以说出于下意识的决定,我暂时将斯特德夫妻的这件案子摆在一边,从脑海中挥去(或是放进脑海中更深、更隐蔽的领域),知道我想出解决方法为止。 这要不了多少时间,至于成效如何……呃,就很难说了。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57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屠宰场之舞"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屠宰场之舞"的人也喜欢 · · · · · ·
屠宰场之舞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7 条 )

我们没有变得更坏,也没有变得更好


侦探小说不需要天杀的简介

侦探的三个阶段(剧透)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侦探小说这一类型文学,自胡尔摩斯甚至爱伦坡以来,其“偏见”是未曾断绝的:侦探,即一个勇猛的心理学专家,其言行在“正确审判”上的功劳总比警方要大许多。 从文创作品看现实——溯源至19世纪,源自民间的这一偏见,是对当时新兴的“科学-司法复合体系”(这种词组肯定是我... (展开)> 更多书评 37篇
论坛 · · · · · ·
布洛克的版权到底在谁家呀? | 来自马耳他之鹰 | 3 回应 | 2021-03-03 23:38:21 |
斯卡德最初是怎么认定斯泰特纳就是凶手的? | 来自🍄 | 2020-05-11 23:31:44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1 )
-
Avon (1992)8.7分 27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06)8.2分 2909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0)8.1分 780人读过
-
新星出版社 (2011)8.2分 18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37°暖书单(二) (37°暖)
- ①这列火车载满了书籍,将在夜晚途经你梦里⋯⋯ (Z)
- 「后浪2018书目」 (后浪)
- 后浪文学 (后浪文学)
- 陈威伸装帧设计 (美劳教室)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44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屠宰场之舞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大撇步 2018-06-24 01:47:21
“你可能常听人谈到拥有一切。”《父之罪》之后又一剧透书名,米克巴卢肯定要掺和一脚了,不过还是没想到结局会这么狠。
5 有用 koala 2019-06-24 21:55:45
充满残暴与恶之花之美的一部,到处都是性,SM和血腥的气息。不知来源的录像带是已死的肥宅留下的死亡信息,绅士性感的一对俊男靓女实则为了性瘾而设下一个个圈套犯下不可胜数的罪恶。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男人被欲望所诱惑献祭了自己无辜的老婆直至自己。这大约也是斯卡德亲自杀人,杀害无辜尤其是孩子不能忍,这样的正义观正与《真探》相同。但依然觉得最恐怖的还是引发一切的录像带,那个男孩子在片子的开头还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充满残暴与恶之花之美的一部,到处都是性,SM和血腥的气息。不知来源的录像带是已死的肥宅留下的死亡信息,绅士性感的一对俊男靓女实则为了性瘾而设下一个个圈套犯下不可胜数的罪恶。年轻有为前途无量的男人被欲望所诱惑献祭了自己无辜的老婆直至自己。这大约也是斯卡德亲自杀人,杀害无辜尤其是孩子不能忍,这样的正义观正与《真探》相同。但依然觉得最恐怖的还是引发一切的录像带,那个男孩子在片子的开头还不知道将会发生什么,从戏谑的轻松转到最后真正绝望的恐惧。有些人存于世间就是恶魔本身,正在活着的人也永远不知,未来将会发生什么。后浪这套从纸质到装帧都更舒服。 (展开)
3 有用 赵无乱 2018-11-24 18:09:32
故事很有意思,不过马修的破案方式实在太没有看头了,天天就是打电话泡酒吧,幸亏翻译的比较口语化,最后高潮来的太快了。
2 有用 木龟水母 2021-07-13 01:12:02
这一本真的是画面感极强,同时金句满满
1 有用 九月久久 2019-06-10 15:07:40
我们从古至今都一个样。没有变得更好,也不会变得更好。历史上因我们的罪而牺牲的人,简直是死得轻如鸿毛,我们回报以更多的罪恶,我们的罪恶之源永不枯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