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letdouman 2019-06-05 00:46:33

    兼具通俗与学术两者之长,立论相对客观,绝不是为翻案而将一代暴君漂白成千古明主。学术研究需要实事求是,为捏新论而哗众取宠不是正道,作者并没因此掩盖传统史家对杨广的一意孤行、野心勃勃、荒淫暴虐、奢华铺张、穷兵黩武等诸多定见的鞭挞。炀帝朝废除正式宰相的职务,任命非正式宰相,大权独揽,在缺乏相权的有力制衡下,从决策可以看出君主的能力。杨广本人自负文采,营建东都与开凿大运河虽劳民伤财,但对后世无疑是一笔宝贵的遗产,从多方面显示出他并不完全欠缺内政能力;论及武略,杨广肯定远不如乃祖杨忠,那可是千军万马中拼出来的勇将,平陈之役他只是个挂名主帅,三征高句丽的失败也与他的僵化指挥不无关系。文中记高句丽作“高丽”实为一大谬误,容易与后来的高丽王朝弄混。功罪的天平到底倾向哪一边,人们心中总有个答案。

  • 2 段段 2019-05-24 02:53:18

    过完,骗钱其实很容易

  • 4 Alejandro 2020-03-21 19:38:40

    除去隋炀帝刚愎自用之外,还是有三点对后世影响深远的贡献的:其一是完善律法,缓解苛政和劳役,为后世唐律做了一个很好的范本;其二是远征高句丽,保证中华王朝在整体上能保持一个长久的惯性统一和对东北亚的文化输出;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把汉化统治走出关中,走出中原,通过开凿大运河和迁都洛阳让全国一盘棋,让中国之概念的实际版图扩大。

  • 0 散騎斋 2021-12-16 21:44:20

    虽然古今中外很多人写过隋炀帝,但是熊存瑞的著作仍然有其价值。毛蕾女史和黄维维先生翻译的也相当精到。

  • 0 麻沸散 2021-12-28 20:26:46

    前半部分引人入胜,后半部分略显枯燥。

  • 0 Jimmy47 2022-04-12 08:37:22

    得到听书 第一,隋炀帝被视为“暴君”,是因为他碰到了儒家的两条高压线。首先是他独断专行,杀死私下提意见的大臣,还建立了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一言堂。隋炀帝的这种做法,其实是为了实现皇帝的个人集权,打击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势力。这件事从隋文帝就开始做了,隋炀帝的做法是对隋文帝的继承和发展 第二,隋炀帝碰到的第二条高压线,是他对于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具体包括两件事,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但这背后其实也有历史的必然性。隋炀帝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前提,是隋文帝留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沟通南北和营造东都洛阳,这是巩固统一的必然要求。他远征高句丽,是为了消除地缘政治上的威胁,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战略决策。对于隋炀帝“急于求成”的指责往往是一种后见之明,回到历史现场才能理解

  • 0 X 2024-01-03 09:08:46 浙江

    sd#隋炀帝被视为“暴君”,碰到了儒家的两条高压线。1独断专行 实现集权,打击关陇贵族和山东士族的势力。这件事从隋文帝就开始做了,延续 2对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有历史的必然性。隋炀帝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前提,是隋文帝留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隋炀帝修建大运河,是为了沟通南北和营造东都洛阳,这是巩固统一的必然要求。他远征高句丽,是为了消除地缘政治上的威胁,这在当时也是必要的战略决策。对于隋炀帝“急于求成”的指责往往是一种后见之明,回到历史现场才能理解

  • 0 薛易 2023-04-18 23:29:01 山东

    一篇不够精彩的论文

  • 0 阿姻 2023-05-25 17:41:19 广东

    三星半多一点半

  • 0 川川长流 2023-06-27 17:52:57 北京

    大业天子人生最大的悲哀便是原本需要几代人来完成的事业他一个人全给做了,而且这些功业只需完成一件便足以煊赫千古,结果他全都做成了却导致天下大乱……自古雄才大略的帝王要么成就一番伟业,要么遗臭万年,我常在想如果魏孝文帝不是因为早亡而毕生抱负未得施展,那么此人在历史上又会是怎样的形象呢?或许能提前统一南北(不过以当时的形势来看可能性不大),或者及身而败,导致六镇之乱与东西分裂提前几十年上演?也未可知。

  • 2 Ray 2023-01-22 21:05:11 安徽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常常在想,杨广做的事情,实在算不上一个不好的皇帝,自身的生活奢靡其实对整个社会的伤害不大。建洛阳,修运河,征高丽,改革官员体系,没有一件事情是简单的。这些事情如果不是放在他在位的14年,而是拉长到50年完成,可能就是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相比之下文明太后的改革节奏越发显得了不起。但是对杨广来说,这就是自己傲慢和缺乏安全感的代价和结果

  • 0 Neko 2023-01-29 13:16:52 江苏

    一本很合格的传记类通俗读物,理论上应该参考的研究和应该使用的材料都规规矩矩地用到了,墓志使用偏少但是作者主动判断的结果。硬要说的话,作者自己的观点偏少,主要集中在结语和第一部分的个别政治事件考订,但这也无伤大雅。

  • 1 酒药女佛 2023-01-20 11:11:48 北京

    英文著作不引用史料而代之以叙述,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比之大兴城,营建洛阳对佛教影响更为深远。炀帝晚年采取了鸵鸟政策,有些挺凄美的传闻,也算学南朝有得吧(书里没写)。萧皇后如果写个传记更好看。

  • 0 有耳可听 2020-03-08 14:19:07

    #每天听本书#day149 如何评价一位中国的历史人物呢?西方得学者和中国学者看待角度还是很不一样的。

  • 1 嗯. 2020-06-11 04:17:54

    独断专行,社会资源无节制利用

  • 0 核电厂老板 2019-05-17 09:55:50

    隋炀帝是好人!

  • 0 ECROLYN- 2020-03-31 21:47:51

    《隋煬帝》隋炀帝被视为“暴君”,是因为他碰到了儒家的两条高压线 1⃣️是他独断专行 杀死私下提意见的大臣 还建立了一个对自己俯首帖耳的一言堂。 2⃣️是他对于社会资源的无节制利用 具体包括两件事:修建大运河和远征高句丽 隋炀帝能够充分调动社会资源的前提是隋文帝留下了一套高效的行政系统。隋朝是一个承前启后的时代。

  • 0 黑夜白眼 2020-03-09 09:58:04

    P。这么完整的读一个皇帝的正史,隋炀帝是第一个。这个书思考不多,但是对小白足够了。

  • 0 Jack Sir 2019-06-27 14:27:09

    听书,待评价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