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
手机(阿拉伯文)的创作者
· · · · · ·
-
哈赛宁 译者
作者简介 · · · · · ·
刘震云,著名作家。1958年生。曾创作长篇小说《故乡天上黄花》、《故乡相处流传》、《故乡面和花朵》(四卷)、《一腔废话》等,中篇小说《塔铺》、《新兵连》、《单位》、《一地鸡毛》、《温故一九四二》等。作品多次获奖,被评介,改编和翻译。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是好朋友,就不该合伙做生意。” “一辈子没说得来的,就一个说得来的,还说我是傻逼!” 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人在临死之前,意识是清醒的,还来得及说上一句话。不过急手现抓,这句话找得合适不合适,就难说了。很可能是一句废话或扯淡的话。严守一又感到,世上的事物像猴皮筋,有时候扯起来很长,一下弹出去,时间又会突然浓缩。 于文娟患有不孕症。从街道办事处办完离婚手续出来,看着于文娟离去的背影有些飘,严守一想赶上去再说一句话,但这句话半天也没有找出来。等于文娟回身向他收缴家里的钥匙时,这句话他想出来了: “保重。” 但严守一马上觉得,世上没有哪句话比这句话更扯淡的了。 二十多岁、三十多岁的时候,严守一好朋友很多,天天聚在一起聊天,场面热闹得像沸腾的火锅;过了四十岁,男人中就剩下这一个,像凌晨两点的酒店大堂,偶尔有一个人坐在那里,低头喝咖啡。严守一有时回想,热闹时朋友们说过那么多话,竟没有在脑子里留下一句;现在朋友剩一个,也不知说了些什么。 费墨的策划原语是:你在地狱,也在天堂,无人把你从地狱领到天堂,但你可以把天堂过成地狱。 四十岁之前不知朋友的重要,过了四十岁,就知道有话无处说,显出朋友的重要来了。 “嘴里贫,是证明心里闷呀。” “你来往的那些人,说好听点叫‘蜜’,说句实话就是破鞋! “麻烦,为搞破鞋,多麻烦呀。” 于文娟后来说,当时看上严守一,是喜欢听他说话,说他说话逗,严守一一说话她就笑。严守一恰恰相反,找她是因为喜欢她不爱说话,说起话来慢条斯理,还有脸上浅浅的笑容。 后来严守一又发现于文娟追求怀孕的目的并不单是为了套住自己,而是想找一个人说话。结婚十年,夫妻间的话好像说完了。刚结婚的时候,两人似有说不完的话,能从天黑说到天明;现在躺在床上,除了干那事,事前事后都没话。有时也绞尽脑汁想找些话题,但找出来还不如不找呢,全是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别人的事。而且是干聊,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抄摘 -
1968年,严守一的好朋友叫张小柱。严守一属鸡,那年十一岁,张小柱属猴,那年十二岁。张小柱的头长得像个歪把儿南瓜,胳膊腿儿细,像麻秆儿;由于头重,每天像碾盘一样偏压在肩膀上;右眼玻璃花,看东西要揉左眼。张小柱他娘有些傻,张小柱他爹在二百里外的长治煤矿挖煤,张小柱在严家庄算住姥娘家。严守没娘,张小柱娘傻,两人常一起背书包上学。1968年,张小柱他爹从二百里外的长治三矿给张小柱带来一盏废矿灯,夜里装上废电池,明亮的矿灯能照二里远。村里的天空黑得浓,黑得厚,两人常端着矿灯,站在村后的山坡上往天上写字。张小柱爱写的字是: 娘,你不傻 严守一爱写的字是 娘,你在哪儿 两行字,能在漆黑的天幕上停留五分钟。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第一章吕桂花
> 全部原文摘录
手机(阿拉伯文)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手机》的隐喻:现代化进程中的人心变迁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文/南开大学朱佳蔚 本文首发于朱佳蔚的法律博客 有人说,《手机》是一部关于“说话”的小说,然而在我眼中,它却包含着超越“说话”的深刻含义。 整部书脉络十分清晰,共三章,也就讲了三个故事,且是三个不同年代的故事。虽然是三个年代的故事,但却并不按时间顺序讲下来。 ... (展开)
严守一大半辈子经历的五个女人
现在越来越少的人看小说了,因为没有了耐心、希望立刻马上看完。 所以很难体会得到语言和对话的优美和恰到好处,对人物心理的描写。 我以前看小说希望对话越少越好,因为对话太多影响了阅读速度。 对话多了,很难一天看完。一天看不完的小说便没了耐心。 刘震云的小说《一地鸡...
(展开)

生活,需要有自己的空间,是秘密但不能有损任何人的利益。
手机的电影,电视剧和小说都看了,风格迥异,但表达的思想是一直的。手机确实缩短了我们之间的距离,但是也隐藏了很多的秘密。当然这其中,有喜有悲,有事半功倍也有败事有余。回想自己已经飘摇海外三年有余,没有手机,对家人的思念之情,我是完全想象不出来怎么可以表达的,...
(展开)

世上有用的话,一天不超过十句
前些天跳台偶然看到电视剧,记得看过电影,停了一会儿就被王道组合的细腻真实不温不火又恰到好处的表演给吸引了,看至深夜...过后恶补了多集...过瘾。 然后又买了本原著拜读一下子,对自己触动还是挺深的,“如今的这个社会让我们都有点找不到自己”。这狗日的社会,把我们从理...
(展开)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0 )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3)7.9分 9026人读过
-
MerwinAsia (2011)暂无评分 3人读过
-
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6)8.1分 1052人读过
-
作家出版社 (2009)8.0分 863人读过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手机(阿拉伯文)的评论:
feed: rss 2.0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