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个捕风者 漕阳镇是一个远离城市,偏远落后的小镇,狭小,混乱,生活在小镇里的人,邻居、同学的关系看似紧密却又疏远得很,他们争吵,离异,全然不顾孩子灵魂中被拉扯着的伤痕,那些伤痕让孩子受伤,并强迫着让他成长。放眼整本书中的故事,几乎所有的短篇里,都没有一个完整的幸福的家庭存在,组成家庭的重要因素总是缺失,但这是一种现实真相,是不加渲染的如水泥墙般坚硬的真相。作者阿释既站在这种真相其中又能脱离出一段距离去冷静描述,不会一味的煽情,又不会冷漠不尽情,这是他的小说拉近你裹着你,让你感叹又难过的原因。 文中每个小故事中的一些人好像都有人会因为种种原因而做出了让人觉得惋惜的事情,我们又何尝不是呢?因为贫穷,所以忘记了心底的那份纯真,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最终也不过是曲终人散。
一切的一切,好像都是命中注定一般,我们想要走出一个地方,然后好像又回到了终点。乐观的说:地球是圆的,我们总会回到起点。可是,当你习惯了外面的繁华,哪有那么容易放下呢? 谁不想家?谁不盼家?只因踏上绿萍,飘飘摇摇。流动的青春,暂住的驿站,码头与站台,那便是这时的“家”。想家的时候,就像喝了一口苦咖啡,搅浓的乡思和愁容,冲进味蕾,伴随着心底的那个归家的声音,一同吞进肚子中。 有时候我会一个人静静的躺床上想着,文中所谓的家是什么样?吵架?破碎?分离?家到底是什么样的!我脑子里为什么回没有家样子的记忆?没人知道怎么解释。 我所说的“家”并不是那幢房子或那间草屋,而是那个有你爱的人和爱你的人的窝。家不分贫富,即使分,也是感情上的贫富。家,是一切的起点,离开久了,总觉得心中有些失落,无法言喻。孤单的人在他乡客居多年以后,家会逐渐化为一个熟悉而又陌生遥远而又亲切的梦,有时只有在梦中才可能见到家吧。所以,我会期待这样的梦,以让我见到我的家。
每每想家心切之时,便大有舍弃人生一切的勇气。径直奔回家,待回家呆上数日,心情却又会变得沉重起来,更加思念旅途中那诱人的风雨与阳光。那种想家的心情就宛如街头遇雨时,偶得雨伞,雨过天晴,则随手一放,跟天边的彩虹一般,转眼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在异乡的天空里,我像断线的风筝,随着风的节奏飘摇;异乡的水面里,我是无根的浮萍,伴着水波缓缓动动;异乡的夜晚里,月亮很瘦很瘦,像一个无骨的病美人,怎么也装不下心中的一个家。 异乡的人群里,家是一团火,照耀着我归家的遥远路途;异乡的路上,家是一盏灯,在黑暗的环境里点起我心中的希望;异乡的夜晚,家是一个梦,只有在梦中,才能圆了想归家的心情。 还记得钱钟书先生的《围城》里一句经典:外面的人想进来,里面的人想出去。离家的人呐,我只是希望,每一个你们,每一个在外努力的人,希望你的背井离乡能够换来心中所盼,希望你的离家征途能有所得,固然在外拼搏的日子艰辛困难,但亦希望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 我来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