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杏王》的大部分文章,都曾经在报刊上发表过,此书突出一个关键词“记”。阮道明抒写了少年在家乡卖柴火、烧木炭、捕溪鱼、抓毛蟹、捉黄鳝、拾田螺、挖薯榔等生活片段为题材的那些散文,如《牛缘》、《拄杖》、《种丝瓜》、《番薯情结》等篇。作者是个热爱家园、热爱生活、热爱劳动的人。他重观察、重欣赏、重聆听、重思考、重哲理。他对身边的物事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近感。他视它们为友伴,珍惜它们的存在。
无论是作者笔下的连江历史名人,还是对当代连江人的印象,都是连江人物谱的生动体现。《银杏王》中记述的侨贤、企业家、医师、演员等,他们身上都散发连江气息。而在乡土气息浓郁的描写之中,往往凸现了乡土的变化,尤其是连江改革开放春风带来的新面貌,这是这本散文集另一个可取之处。《贵安古村换新颜》写了贵安招商引资,科学发展观带动了贵安脱贫致富,崛起新天地。作者往往动态地来写家园,如《绿色小沧》,从历史小沧,写到山水小沧,直写到绿色小沧。“绿色是一种和谐的颜色,它象征着平衡、和谐和生命力。小沧正在努力打造绿色的精神家园。留给人们的将是一个自然天成的生态印象。”《神往的可门港》写了港口历史的变迁,如今一个大型火电项目定格于可门港,打造海峡两岸现代制造业和物流业合作基地,“形成两岸产业对接的集聚区域和祖国大陆对台直接‘三通’的‘两散’物流节点。”融叙述、写景、抒情于其中,言简意赅,入体入理。
还没人写过短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