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本书为作者10年2700小时临终关怀工作的结晶,记录了她的所见所闻所感。
图书分为三个部分,靠前部分是纪慈恩在临终关怀医院的工作手记,记录了十二位临终者的人生故事。
第二部分是作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以及对生命的思考。
第三部分是人生整理手册,涵盖了对患者、家属、普通人、想做志愿者的人的忠告与建议。
作者简介 · · · · · ·
纪慈恩,儿童福利院和临终病房的社会工作者,体验死亡工作坊创始人,乌托邦临终庄园创始人,So China农村产检帮扶计划发起人。10年前,因为一段残酷的青春不得不靠近死亡,通过近10年的成长和蜕变,2700个小时的与临终者的生命的融合,为了让更多的人理解死亡,可以好好的活着创办了体验死亡工作坊,帮助每一个体验者在死亡面前可以与恐惧握手言和,然后好好地活,当死亡真正来临,可以有尊严的好好的和这个世界告别。曾受邀参加《中国青年说》《一刻talk》《我是演说家》等综艺节目。曾服务于:台.湾慈济医院花莲分院心莲病房(临终病房)等。
目录 · · · · · ·
前言 我已活在意义中,不需要再去寻找
第一辑 爱别离:我见到的那些离别
第一章 安乐死执行那一天
第二章 忘记死亡,专注飞翔
第三章 死亡是一次结账
第四章 我在临终者身上看到的人生
· · · · · · (更多)
第一辑 爱别离:我见到的那些离别
第一章 安乐死执行那一天
第二章 忘记死亡,专注飞翔
第三章 死亡是一次结账
第四章 我在临终者身上看到的人生
· · · · · · (更多)
前言 我已活在意义中,不需要再去寻找
第一辑 爱别离:我见到的那些离别
第一章 安乐死执行那一天
第二章 忘记死亡,专注飞翔
第三章 死亡是一次结账
第四章 我在临终者身上看到的人生
第五章 谢谢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第六章 谢谢这个世界有这样一个你
第七章 涵容死亡,是对生命真正的敬畏
第八章 妈,对不起,女儿让你受苦了
第九章 捐献器官:生命的馈赠
第十章 一个临终者的独白
第十一章 失庭的坚强与无奈
第十二章 带着爱,一切将如愿以偿
第二辑 我生命中那些离别
第十三章 世界的另一端,我用微笑送别你
第十四章 来过,就不会真正离开
第十五章 真真口述:来过,爱过,并一直爱着
第十六章 如果生命注定要离去,我将朝向阳光送别你
第十七章 你不是真的热爱诗和远方
第三辑 整理我们的人生
第十八章 为我们的人生算笔账
第十九章 关于恐惧
第二十章 面对抑郁症,我们欠一句:你可以哭
第二十一章 关于弃婴岛:审判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使命只是让孩子更好
第二十二章 关于疾病与死亡:要接受生命“就到这里了”
第二十三章 关于志愿者:志愿者工作是一件严肃的事
第二十四章 纪慈恩对话录
后记 死亡虽然刻骨铭心,却也微不足道
· · · · · · (收起)
第一辑 爱别离:我见到的那些离别
第一章 安乐死执行那一天
第二章 忘记死亡,专注飞翔
第三章 死亡是一次结账
第四章 我在临终者身上看到的人生
第五章 谢谢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第六章 谢谢这个世界有这样一个你
第七章 涵容死亡,是对生命真正的敬畏
第八章 妈,对不起,女儿让你受苦了
第九章 捐献器官:生命的馈赠
第十章 一个临终者的独白
第十一章 失庭的坚强与无奈
第十二章 带着爱,一切将如愿以偿
第二辑 我生命中那些离别
第十三章 世界的另一端,我用微笑送别你
第十四章 来过,就不会真正离开
第十五章 真真口述:来过,爱过,并一直爱着
第十六章 如果生命注定要离去,我将朝向阳光送别你
第十七章 你不是真的热爱诗和远方
第三辑 整理我们的人生
第十八章 为我们的人生算笔账
第十九章 关于恐惧
第二十章 面对抑郁症,我们欠一句:你可以哭
第二十一章 关于弃婴岛:审判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使命只是让孩子更好
第二十二章 关于疾病与死亡:要接受生命“就到这里了”
第二十三章 关于志愿者:志愿者工作是一件严肃的事
第二十四章 纪慈恩对话录
后记 死亡虽然刻骨铭心,却也微不足道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从追悼会后,我就没有再说过一句话。不是因为他们说的是对的,而是我已无力去面对这个早已坍塌的世界,自我封闭成了我保护自己的唯一方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我已活在意义中,不需要再去寻找 -
我没有做过任何一件所谓伟大的事,这个世界并不存在伟大的事,只能用伟大的爱去做微小的事。我害怕赞扬,并不是谦逊,是因为赞扬让我觉得理亏,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我自己,首先是因为这件事给我喜悦,只不过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了一些益处,而这种益处被外界所放大。其实,最终的受益者依然是我自己。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前言 我已活在意义中,不需要再去寻找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遗愿清单"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支持 Web、iPhone、iPad、Android 阅读器
喜欢读"遗愿清单"的人也喜欢 · · · · · ·
遗愿清单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5 条 )
> 更多书评 75篇
论坛 · · · · · ·
看两页和目录就完全彻底看不下去了 | 来自超级大米虫 | 3 回应 | 2024-01-23 22:56:30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灵修/心理/哲学/思维/情感/婚姻书单 (蓝蓝的紫)
- Fashion (greatabel)
- 书单 | 衰老,疾病与死亡 (Esse)
- 书 (煎饼果子)
- 2022读书 (津津不计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973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遗愿清单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braburner 2024-09-14 11:35:55 江苏
古老的读者意林故事会风味在当今时代实在太过老气。另外一些故事,作者有什么资格替被害者原谅?贩毒杀人的老头原谅,出轨老太太一直谴责。双标幽默完了。仅有少数句子有一些启发。
4 有用 。。。 2020-11-14 07:12:45
前面大部分的都略矫情煽情,作者试图消除普通人的对死亡的恐惧,但是感觉用力过度,以致于把死亡描绘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却忽略了死亡更多时候是痛苦且遗憾的。 但是最后两章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关于志愿者的部分。行善不是为了做一个好人,更多的应关注行善者自身的需求,有目的地行善并不一定是坏事,也无需过度的赞扬志愿者的高尚情操。 ———————— 如果硬要给人生加一个意义的话,我想是这样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解决... 前面大部分的都略矫情煽情,作者试图消除普通人的对死亡的恐惧,但是感觉用力过度,以致于把死亡描绘成一件很美好的事情。却忽略了死亡更多时候是痛苦且遗憾的。 但是最后两章很值得一看,尤其是关于志愿者的部分。行善不是为了做一个好人,更多的应关注行善者自身的需求,有目的地行善并不一定是坏事,也无需过度的赞扬志愿者的高尚情操。 ———————— 如果硬要给人生加一个意义的话,我想是这样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当你的内心没有困惑的时候,你根本不屑于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展开)
3 有用 缘叄 2021-04-16 15:22:56
前半部分的故事,可以感受到每个有血有肉的人在死亡面前的真实感受,后半段就非常之水,都是灌水充数的文字……作者的文字不一定好,但挺真切的,换做我看到身边的人离开都会惶恐,何况自己要走的那天来临呢?只能学着在活着时学会认识死亡学着面对与接纳,或许死亡就是一扇门,通过了又是一个不一样的世界呢?
3 有用 小瑶 2021-10-25 22:01:07
属于诈骗,不咋读社会学,但感觉不应该是这样。读到一半很想在作者耳朵边边大喊,凭什么这么说啊你又没死过,转念想想我也没死过。。。关于死亡的议题大可不必如此煽情,正常点讲讲故事大家也许应该也能接受。我觉得人的一生就像放电影,有的精彩有的平淡如水,但都是放完了没人知道怎么再放一遍。
1 有用 张一二 2022-02-16 00:09:34
看了第一章,这个标题和文风……打咩打咩……然后又看了些评论,决定不再看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