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愿清单》的原文摘录

  • 把选择权还给病人 在疾病中,有个很现实的问题,谁说了算? 当病人不能做选择的时候当然由伴侣或子女来选择,但是当病人可以选择的时候呢? 你想让他活下去,更多是因为你不想面对失去,这是你的情绪,你需要承担你的情绪,一个病人,已经背负了很多疾病的创伤与痛苦,还要来承担你的情绪,这,是爱吗? 姥爷出现了进食困难,医院建议插胃管,小姨给我打电话,希望我给出专业的指示。我的第一反应是如果是我,我愿意插胃管吗?我也给别人插过胃管,虽然没有亲身体验过,但以操作执行来讲,我知道,是难受的。第二,我的决定是要问姥爷自己的意思,毕竟疼在他自己身上,我们无权以爱的名义主宰他人的生命。 我们问了姥爷,他很使劲地摇头,强烈表示拒绝胃管。 他年轻时得过很多病,经历过治疗的痛苦,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不可逆转,不愿再受苦,那我们最终也尊重了他的选择,没有插胃管。 对于这一点,我很欣慰,我们从头到尾完全尊重他的选择,他没有受苦,虽然时间太快,但是他应该是舒服的。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工作方面 1.我的工作可以给我带来丰厚的物质回报,五星(示例): 2.我的工作可以给我成就感和满足感: 3.我的工作让我很骄傲: 4.我的工作让我很有压力: 5.我的工作我并不喜欢: 6.我的工作给我带来了很多烦恼: 7.我的工作给我带来的烦恼已经影响到我的生活和平均情绪: 8.和同事、领导的关系和相处让我觉得很不自在: 9.我理想的工作离我很遥远: 10.如果我的生命还有一年,我一定会放弃现在的工作: 生活方面 11.我基本上没有自己的生活,都是在为他人而活: 12.我有很多想做的事,但都没有机会或时间去做: 13.我现在的生活就是我理想的生活: 14.我很久都没有真正快乐过了: 15.我觉得“快乐”这件事对我来说已经不太重要了: 16.我常常羡慕他人的生活: 17.我常常幻想理想的生活,却没有为此而努力过: 18.旅行对我来说越来越是一种暂时逃离或摆脱压抑、散心的方式: 19.我为了追求“稳定”的生活,放弃了我真正喜欢做的: 20.如果我的生命还有一年,我绝对不可以过这样的生活: 关系方面 21.我总是想要依靠着他人获得安全感: 22.我花费很多的精力来维系我并不“想要”但是我“需要”的关系: 23.我和伴侣的关系,我的满意程度: 24.我和父母的关系,我的满意程度: 25.我和亲密好友的关系,我的满意程度: 26.我和孩子的关系,我的满意程度: 27.我和领导、同事以及普遍的社会关系,我的满意程度: 28.对于我不满意的关系(比如七大姑八大姨的闲言碎语),我对与他们联结的方式的满意程度: 29.我的所有人际关系中,我的享受与快乐的比例: 30.如果我的生命还有一年,我可以扔掉的关系有多少: 自我方面 31.我总是期望靠外界来获得肯定和认可: 32.我不知道我想要怎样的生活或人生: 33.我非常相信权威,却很少相信自己的认可: 34.我对我现在的独立自我的满意程度...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当然,我现在仍然认为恐惧是我们创造出来的,可是,创造出来的,也是存在的。创造出来了,它就是实实在在地存在。 我们要允许它存在。 我从小一直很怕水,很怕很怕,于是一直在抗拒,这些年,我开始清理我内在的恐惧,而恐水是在一瞬间决定要尝试克服自己,于是在台湾垦丁的时候,我决定我要深潜。 因为内在的恐惧,尝试了很多次都没有办法完成深潜下水之前的浮潜练习测试,于是教练在岸上一直在说:“你不要害怕好不好,这有什么可怕的,那么多人下去不都活着上来了吗·····.”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我在和别人说对于死亡的恐惧都是我们自己想象出来的时候,自己的那份自大。 是啊,我没有你那份体验,我就是害怕啊,我平常用鼻子呼吸,我现在要用嘴呼吸,而且是嘴要像吐泡泡一样向前呼气,我从来没有这样呼吸过。除此之外,我还要背着几十斤的氧气瓶,我还要记得求助的手势,还要把灌进呼吸器的水挤出来,还要治愈我的耳鸣······在深海里,要干这么多事,我害怕害怕怎么了?我连害怕的权力也没有吗? 呵呵,我在岸上和教练辩论着。 同时也发现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模式。 当然,我理解教练,同样也理解自己,因为这份体验太熟悉了,所以争论的话语会说得那么轻易。 没错,你经历过历练和对死亡的超越,你无所畏惧,所以可以那么轻易,可是别人就是没有过这样的体验,就是不知道它其实没那么可怕,和你潜水是一样的。 我过去理解恐惧,但在潜水的那一刻,我理解了对恐惧的恐惧。 于是,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点:我允许我是有恐惧的,理所当然地允许,也允许别人对你不恐惧的事物产生恐惧,心平气和地允许。 但这并不代表应该放纵、躲避、无视,恐惧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面对它。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坚强,勇敢,乐观,我们对于这些情绪太着迷了。可是天知道很多时候就是这些美好的词汇把人逼到绝路的。我理解抑郁症患者的痛苦,那份痛苦最根本的症结在于:偌大的世界竟然没有一个角落可以允许我放纵一会儿。 而我的康复是从一个医生允许我痛苦开始的。 我刚刚从荷兰回来的时候,情况并没有那么严重。我每天都在哭,用医生的话来说,这是一个人遇到这样事情时非常正常的表现。 当时我身边一个很好的闺密每天来我家“探望”我,我坐在地上哭,她站在我面前,每天都说一样的话:“你这样是不对的,你要走出家门,去上学,去和同学玩,去旅游,去逛街······你这样下去怎么能行?!” 从我认识她的第一天到今天,她都是真心为我,没有一丝一毫的恶意,即便是在我们分道扬镳的那些年,她都是默默祝福我,希望我好。我并不想把我的堕落的责任推给别人,可是,我心里明白,是她的这番言论,或者说是所有要我坚强的人,把站在悬崖边的我推了下去。 我相信很多人都扮演过这样的角色,告诉痛苦中的朋友,不许哭,你要坚强,你要站起来。 可是,没有人告诉我,我该怎么站起来。我当时清楚地知道,我这样不好,我不应该这样,我应该像别人说的那样,可是我做不到。就像跑步,你告诉我配速5分钟是正常的,可是我就是这个体力,我就只能跑7分钟一公里,你就是放一只老虎在我身后,我可起跑或等我一天天跑下去,终有一天,我就会达到“正常”。 这就是“能力”。 抑郁症患者就是因为情绪管理能力出现了问题,道理都懂,可是没有站起来的能力。 而当你的情绪管理能力出现了障碍,当你已经看不到希望,这个时候,身边的人在告诉你,你这样是不行的,你得好起来,你要快乐,你要坚强,这时,你会觉得怎么样? 我的亲身体验是:绝望。 他们在告诉我:你现在这样很糟糕,你继续痛苦继续哭下去,你会更糟糕,唯有坚强和快乐才是你应该走向的路。 可是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根本没有这个能力,我在自己家里,锁上门,只有我和...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我曾收到一封读者来信,她说自己一直对弃婴岛存在很矛盾的心理,弃婴岛本身的建立对孩子有好处,但又总是觉得这是在纵容那些父母的遗弃行为,曾有新闻报道说某地弃婴岛因弃婴人数太多被迫停止运行。 弃婴岛的问题,是我从来没有回答过但有必要说一说的问题。 首先,我是支持弃婴岛的。关于弃婴岛,我们看到的仍然是表面现象。 如果你有一个有病的孩子,如果你是这样的人:无论要花多少钱无论他可以活几年你都不会放弃他,那么有弃婴岛你也不会放弃他。如果你不想要他,没有弃婴岛你也会在其他地方遗弃他。弃婴数量并不在于有没有弃婴岛,实际上,我查过相关的数据,被遗弃的人数并没有因为有了弃婴岛而增加,只是集中了,以前,孩子是分布在不同的地方,而现在都集中在这里,显得人数多了,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而你所说的弃婴岛被迫停掉,是因为全国就那么几家,父母遗弃的时候当然希望孩子安全,所以都跑到那里去,如果全国每一个城市都有,就会比较分散,财政问题也不会集中在某个地方。 那现在说说是否纵容遗弃这件事。 至少是现在,我不对遗弃行为进行任何评判,不是我们够伟大,而是我们够幸运,我们没有生一个需要你去卖器官、倾家荡产的孩子,千万不要说如果有你也一定不会遗弃,不要对你没有经历过的事情做任何评判,我们小时候都以为我们会为梦想不惜一切代价,但最终也对现实妥协了,我们都以为遇到不公平时我们会像红军一样去抗争,正义最宝贵,可是当我们可以说不的时候不是也为了保卫自己的利益选择了缄默?所以千万不要靠头脑以为我们做得到。 我曾经照顾的一个孩子,她是在自己七岁那年才被遗弃的,她听到有人埋怨她的父母她就很生气,有一次她告诉我,她的爸爸妈妈为了给她治病已经没有办法了,她说妈妈卖掉一只眼睛(我猜她说的应该是非法买卖眼角膜)给她交手术费,妈妈说只要有一只眼睛看得见就可以生活了。我相信她的父母最终选择放弃她,一定是到了借钱都不知道该问谁借的份上才抛弃她...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那当然这是一个过程,我约十年前第一次接触到这个群体的时候也对他们的父母义愤填膺,但是愤怒能干吗使?要么去改变,要么去接受,这是我一贯以来的作风,我改变不了,所以我接受。后来我被媒体所关注,有了一定的影响力,我突然发现我可以改变,于是我创办了So China农村产检帮扶计划,我意识到遗弃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因为孩子先天有病,而很多偏远的农村地区是没有产检意识的,所以我创办了这个项目,为农村地区免费做产检,减少新生儿的缺陷,减少弃婴的产生。我不喜欢每天在新闻留言板上愤怒啊骂啊,愤怒造成很多内耗,事情也不会因为你愤怒而得以解决,那就去做好了,在做的过程中反倒真心地没有任何妥协地理解了他们。 我的体验是少废话,多去做,我们常常喜欢愤怒,喜欢评判,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当你听到有人在抱怨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如何不令人满意的时候,只要问一个问题:你为改善它做过什么? 我以前也喜欢抱怨,但是每当抱怨的时候就会问自己:纪慈恩,你为改善这个世界做过什么?你凭什么,有什么资格对人性感到不满?你为了安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连对你不满意的老板都不敢说不,都要虚伪地笑脸迎人,你有什么资格不满意这个社会?就是因为人人都要自保,这个社会才会是这个样子。 一想到这,就乖乖地闭嘴。但是当我真的去做了一些什么,反倒没有义愤填膺了,不想再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只是一个生命的陪伴者,不想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只想与一个孤单的灵魂平起平坐,不带要求和目的地听他的内心的故事;不想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不求什么结果,也不求什么目的,只是陪着,就再也愤怒不起来了,因为理解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在天使病房里,人们几乎只做着两件事:一是家长向孩子讲述死亡这件事,二是彼此告别。 他们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关于死亡这件事: “甜甜,你就要好了,因为你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虽然妈妈很舍不得你,但是你的这段旅程很快就要结束了。” “妈妈,我要去哪里?” “妈妈也不知道,因为妈妈也没有去过。可能是天堂,也可能是公园。” “那会是什么样子呢?” “会有很蓝很蓝的天,会有小鸟,有溪流,有小船,但是妈妈也不确定,但是,肯定不会躺在病床上。” “听起来还不错。那妈妈和我一起去吗?” “妈妈暂时还不能去。” “为什么?” “因为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都有属于自己的功课,宝贝你因为足够善良、聪明、纯净,所以你提早完成了任务,但是妈妈还没有。所以,妈妈要完成功课,才能去。” “嗯!那我就在那里等着妈妈,等你来的时候,我带你玩。” 此时,我看到妈妈抱着孩子,孩子的脸上充满阳光,妈妈的脸上沾满泪水,但是,他们的内心都是宁静的。 然后是告别。 “宝贝,你要走了,妈妈祝福你一切都好,在没有爸爸妈妈陪伴的日子里,你依然要笑。妈妈会想你,但是也会快乐地生活。” “妈妈,我想你的时候,我就唱歌给你听,如果你听到了,你也唱歌给我听。”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这是很多关注者经常问我的问题,面对死亡和疾病时,我们能做什么? 1.最重要的: 和你的家庭一同成长,做出一个医疗选择的决定。 这其实是很迫切的事情,如果事情已经发生了,你的亲人正身患重病,你每天要陪护,照料,奔波在家、医院、单位。你要照顾住院的老人,又要照顾家里的孩子,一面希望死亡远离,一面又要伪装其实没那么糟,你根本没有能力做出选择,所以,这是现在你需要做准备的——当我们的亲人身患重症,当医学已经不可逆转其结果的时候,我们要怎么做? 没有标准。 舒缓治疗是对于病人而言痛苦最少的,也是最接近“安详地离开”的一种方式,但不是绝对的标准,有一些人愿意承受痛苦,只是希望多活一天算一天。我们的工作认为舒缓治疗是最人性的一种方式,但不是强求。 过度治疗可以延长病人的生命,但是病人会非常痛苦,舒缓治疗可能会缩短生存的时间,但是身体上痛苦很小,这二者一定是无法并存的,你做选择之前要为你的选择负责,如果你选择了过度治疗,病人承受了巨大的痛苦,那当他离开,你是否毫无怨言?如果你选择舒缓治疗,他很舒适地离开,但可能存活的时间会缩短,你是否也心甘情愿?这是一次和自己心灵的对话,原则上,这是病人的选择,而家属的选择是自己来做选择还是让病人来做选择。 2.你要什么? 这也是迫在眉睫的一个选择。 你要的是你的心安理得还是病人的安全舒适?很多时候我觉得那种心安理得是表层的,只是我们不愿意深究,我们的亲人因为我们的所谓的“尽力”扛到了最后但承受了巨大的痛苦,我们真的可以心安理得?你可知道有多少病人是被自己的子女“逼死”的?他们活生生地为了自己子女的愿望而疼死,我很多次听到病人说,终于要死了,终于不用再疼了的时候,我真想揪住他的子女问一句:你真的爱他吗? 当然,这是我的观点,我从事这个工作,我见了太多,所以我的选择是,无论病人的选择是什么,都全然地尊重他,他想活着承受痛苦,或者想减少痛苦不在乎活多久,都好...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作为志愿者,你可以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这个志愿者工作你干得不舒心,你可以转身离开,可是我们的服务对象没有选择,他们只是在那样一个地方,你来,或者不来,走,或者消失,他们都没有任何选择权,所以,我常说,我对志愿者最低的要求就是“不帮倒忙”,也许你会说,我们是来“献爱心”的,怎么会“帮倒忙”? 任何一件事,无论它看上去多么高尚,如果方法不当,都有可能是被动的恶意。不客气地说,现在很多人就是在“帮倒忙”,你的出现的确短暂性地给孩子们带来过快乐,甚至给孩子们很多承诺,但是一时兴起的热情褪去时的漠然是对他们最大的伤害。我想,我们每个人都不想要那种焰火般的爱吧,而对于受过伤害,已经被抛弃过一次的孩子们来说,短暂的爱还不如没有,对于公益机构,这种爱宁可没有也绝不能滥用。 经常听人对我说:“等我闲下来没事了也上你们这儿当志愿者。” 志愿者,真的不是“没事”来“玩玩儿”的工作。我们的受众群体本身就是有伤痕的,不要用我们所谓的热情和爱心去伤害他们,让他们本有的伤痕更加沉重。 当然,我不是说,你决定做这件事就要做一辈子,但要有分寸,我常常和志愿者说的一句话就是:不要对他们进行任何形式的承诺,做你们眼下可以做到的事情。 要量力而行。 志愿者工作并不需要你众叛亲离,也不需要你倾家荡产,这只是你生活的一部分,在学会爱自己的同时分一些爱给别人,你并没有丧失你自己,同时也给别人带来一些慰藉,,就是这样,如此简单。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问:为什么可以对陌生人有那样深刻的爱?就算他是孤儿,那其实也是陌生人。 纪慈恩:我理解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但是,我想说明的仍然是我们为什么要把爱分为三六九等,其实不是“爱”的问题,是我们的问题,你发现没有?我们可以对亲人付出全部的爱,却无法对陌生人如此,可是,爱本身就是不带有分别心的,爱,也不需要发生关系。我记得我以前听过一个故事,我专门找出来分享给大家: 某日在翻新谷仓的时候有人发现墙脚有一个老鼠洞。于是众人用烟熏入其内希望逼使里面的老鼠出来。待了一会只见老鼠排成一列,二三四五六七地逃窜出来。众人正估计大概已经逃得精光可以上前打扫之际,却见有两只老鼠仍在洞口处推挤逼碰,然后再几经辛苦,双双走出来。令人奇怪的是,两只老鼠出了洞口以后,却不立马逃走,而是在洞口附近团团转着互相追赶,像是要咬掉对方的尾巴似的。众人都很好奇是什么缘故,于是走上前去细看。这才发现——原来其中一只老鼠是瞎眼的。而另一只老鼠正设法使对方咬着自己的尾巴,然后带领同伴一起逃走。众人见状,都默然不语,各自陷进了沉思当中。吃饭的时候,有人开始讨论刚才的两只老鼠。严肃的罗马官长说:“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是君臣主仆的关系。”众人思考一会儿后都说:“原来如此。”于是罗马官长摆出一副高傲的官员模样。聪明的犹太人说:“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是夫妻的关系。”众人又想一会儿,觉得不错,连声称是。于是犹太人变成了一副飘飘然的得意嘴脸。强调律法的法利赛人说:“我认为刚才的两只老鼠一定是父子的关系。”众人又思考了一会儿,更觉合理,又都连声称赞。于是法利赛人的脸上立时堆满了专业的权威。单纯的撒玛利亚人却蹲在地上双手托着下巴,呆呆地望着众人问道:“为什么两只老鼠一定要有什么关系呢?”空气在刹那之间凝固了。众人呆呆地望着这个撒玛利亚人,不发一语,却见先前说话的罗马官长、犹太人和法利赛人,都面有惭色地低下头不敢作声。 有一种爱,不是建基于利...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问:你认为最完美的快乐是怎样的? 纪慈恩:这个问题我想了好久,一直纠结于“完美的快乐”是什么意思。突然想到我们福利院的一个小孩去到正常的幼儿园上学,老师问她,你在福利院快乐吗?她说,只有不快乐的人才总爱问这种问题。所以,什么人会有答案呢?可能就是在快乐之外,每天在追寻答案的人,如果非要给这个问题一个答案,我想,完美的快乐就是我不再关心这个问题的答案的时候。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问:你这一生中最爱的人或东西是什么? 纪慈恩:开晨,你无疑成了我此生唯一爱过的人,我对所有人都有期待,有需求,唯独你,9年前,第一次在福利院的院子里,看着你坐在木马上晃悠的那一刻开始,就注定了今天的我,在我对你的所有情感里,我什么都不要,什么需求都没有,你病了,我希望我可以救你,哪怕给你我的肺,你好了,我知道我养不起你,我为你寻找适合你的收养家庭,我知道我和你的分离可能是永久的,我为了你的未来我也这么做了,我对你,如果有什么期望,我想就是,活着。在你身上,我什么都不要,我甚至一点也不在乎现在你是否还记得我,我只要你活着。我想,这是我唯一一次遇到过爱。 (查看原文)
    神前皮 2023-12-04 15:46:21
  • 如果硬要给人生加一个意义的话,我想是这样的:人生的意义就是在解决自己内心的困惑,当你的内心没有困惑的时候,你根本不屑去知道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前言 我已活在意义中,不需要再去寻找
  • 解决死亡的问题只有一个途径:去好好的活。如果你没有办法理解死亡,如果你对死亡有解不开的谜,如果你担心死亡,那你只有一件事可做:好好地活在当下。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一辑 爱别离:我见到的那些离别
  • 我想我没有错,小诺也没有错。生命就是这样,总会停止,但不能因为要停止,就不去前行,“安全”其实是最危险的,它让生命无动感可言,让生命早早就“死”去。如果结果真的重要,那现在就可以去死了,因为这是每个人最后的结果。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五章 谢谢你曾经来过这个世界
  • 我当时很意外,因为以前老师都说你不能恨他们,妈妈却说你可以恨他们。我说为什么?妈妈说他们生了你却不养你,当然可以恨他们。先恨,恨够了,再原谅。妈妈经常和我谈论生父母的事情,微博上有那种被丢弃的孩子,她也给我读。然后让我写了一份宣言在班里读。初一的时候,是我第一次和我生母见面。我让我妈妈和我去,她说这是你们两个人的事,我又没有抛弃你,我在门口的咖啡厅等你,你要是看她不顺眼就出来这里找我。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十五章 真真口述:来过,爱过,并一直爱着
  • 只有当愿意为此而承担责任的时候,改变才会真正发生,当改变发生,生命才有分量——我始终在路上,没有得过且过,当生命走向尾声,我也原谅自己,告诉我自己,我已尽力,就到这里吧。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十八章 为我们的人生算笔账
  • 于是,这是我想表达的第一点:我允许我是有恐惧的,理所当然地允许,也允许别人对你不恐惧的事物产生恐惧,心平气和地允许。但这并不代表应该放纵、躲避、无视,恐惧不可怕,可怕的是不去面对它。我们可以暂时允许它,不评判它,不定义它,不给它贴标签,就是谦卑地允许它存在,然后和它在一起,和它一起成长。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十九章 关于恐惧
  • 我的体验是少废话,多去做,我们常常喜欢愤怒,喜欢评判,后来我发现了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当你听到有人在抱怨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这个世界如何不令人满意的时候,只要问一个问题:你为改善它做过什么?我以前也喜欢抱怨,但是每当抱怨的时候就会问自己:纪慈恩,你为改善这个世界做过什么?你凭什么,有什么资格对人性感到不满?你为了安全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连对你不满意的老板都不敢说不,都要虚伪地笑脸迎人,你有什么资格不满意这个社会?就是因为人人都要自保,这个社会才会是这个样子。 一想到这,就乖乖地闭嘴。但是当我真的去做了一些什么,反倒没有义愤填膺了,不想再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专家,只是一个生命的陪伴者,不想成为一个拯救世界的英雄,只想与一个孤单的灵魂平起平坐,不带要求和目的地听他的内心的故事;不想再去改变别人的生命,只想走入生命的更底层,不求什么结果,也不求什么目的,只是陪着,就再也愤怒不起来了,因为理解了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一章 关于弃婴岛:审判是上帝的事,我们的使命只是让孩子
  • 唯有快乐,才能持久 当一个人在群体中找不到内心的呼应的时候,他就应该退回自己的内心生活里。 我们的服务对象在大多数情况下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心,但是要承载这份同情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负面情绪是你在志愿者工作中一定会遇到的,你可否一笑置之,可否不放在心里,可否接纳,可否不让它影响你的正常生活,都是在加入志愿者队伍前应慎重考虑的。除此之外,还有理性。虽然我一直说,志愿者大多数处于一个陪伴的状态,我们并不是在奉献,也不是在牺牲,我们只是平等地陪伴。但是陪伴并不会是一帆风顺的,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慌张,沉稳,不失控,理性,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是必须具备的特质。最后,是对死亡的认知。死亡,不是一定会遇到的,却是极有可能会遇到的,你是否做好了准备?无论是什么样的志愿工作,都有可能遇到这样的情况。养老院的志愿者、福利院的志愿者、抗震救灾的志愿者……都不可回避这个问题。你对死亡是什么看法?这很重要。逃避自然是不行的,逃避对死亡的认知的志愿者,最终的结果就是:当你遇到死亡,就是志愿者生涯终结的时候。 我们得到的远远多于我们付出的,其实能做的并不多,但得到心灵的成长、对待挫折的淡然、面对特殊的群体给我们带来的智慧等,这些,比我们力所能及的那些事更有价值。 凡真心助人者,最后没有不帮到自己的。世间最好的爱,就像一线阳光,它纯粹而轻盈,却从不索取 公益需要专业,所以你需要组织,需要有有经验的人带领你,需要用心去体会每一次的志愿服务,需要学习,需要接纳,需要慢慢成长。当有一天,你成为成熟的志愿者,你会发现,你成为了你自己最喜欢的那种人。 (查看原文)
    小树她亲姨 2023-12-07 13:55:44
    —— 引自章节:第二十三章 关于志愿者:志愿者工作是一件严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