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 短评

热门 最新
  • 36 你看不见我 2018-09-04 10:16:12

    这个译本极烂!

  • 19 潘允嫒 2018-11-09 15:40:03

    真正的梦想并不是被人膜拜,而是找到心灵栖居的荒岛

  • 12 戴帽子的小狐狸 2018-11-25 21:05:15

    不敢轻言追寻梦想,只愿自己多读书,对这个世界保持好奇,并和自己好好相处

  • 7 江湖骗子李扎黑 2018-08-30 21:41:26

    这个版本不如作家榜的好

  • 9 雾凇 2018-06-10 11:24:39

    艺术的理想“非登峰造极不足消减渴望”。为了追求登峰造极,选择自己的理想与现实的平衡,以六便士为基础去追求月亮,以最大精力去追求艺术的极致。

  • 2 猫猫桑 2019-02-10 07:52:39

    唔,我觉得我已经看不下去这种书了,再过十年吧

  • 3 心若无涯 2019-02-26 21:04:45

    我觉得,真正伟大的艺术,并不是有人帮忙打理了一切。然后在塔希提这样的地方,专注地,迸发出来的。而有可能是在每天六便士的柴米油盐之下,怀着异乎寻常的坚定信念仰望着月亮。不断追求,不断生活,最终成为诞生于世俗中的理想之花。可能,这朵长于六便士之中却沐浴在月光之下的花朵才是更多伟大艺术的真相吧!

  • 3 嘉余今天死了吗 2019-03-03 16:19:59

    我喜欢小说里出现的金句,但是我不喜欢金句小说,也不喜欢金句作家,我对把一本书画成花花绿绿的线谱没什么兴趣。我觉得作家还是躲在小说人物背后保持沉默比较好。毛姆其实挺会写对话和人物的,可是他却并不常用这些呈现效果,大多数时间只是在夹叙夹议地“讲故事”,所以前半段和斯特里克兰德接触的部分比较乏善可陈,而且为了衬托斯特里克兰德把其他人写得过于丑陋滑稽了,问题是斯特里克兰德也好不到哪去呀。到后半塔希提岛部分,出场人物多了,又以回忆性质展现斯特里克兰德的最后时光,在小说技法上更出彩些,随之而来的触动力就更高,算是渐入佳境型吧。不过想起前面的部分,斯特里克兰德还是个烂人,可能谈精神世界,我还平凡得不够格吧。

  • 1 岚虎冬 2021-01-14 00:52:14

    原文中有几段话特别喜欢: 神化万物是人类的天性。有些人和身边的常人截然不同,一旦这种人的生平事迹有任何让人感到惊奇或是神秘的元素,那么人们就会急切又急迫的抓住不放,编造出种种神话,然后再狂热的顶礼膜拜。(第6页) 快乐的人有时候可能会展现出高贵的人格,但是苦难在大多数情况下,会使人变的心胸狭隘,睚眦必报。(第95页) 天赋,是这个世界上最令人惊叹的事物。而天赋对它的拥有者来说也是一种巨大的负担。(第137页) 我耻于站在道德制高点装出一副义愤填膺的模样,因为这种姿态总会带有一种自以为是的成分,它会让具有幽默感的人觉得你很低俗。 (第172页) 你不跟一个男人一起生活,就永远不知道他究竟是个怎样的人。(第283页)

  • 2 无人知晓🌈 2018-06-03 14:25:29

    塞尚并没有现实和理想抉择的纠结感,何必自行注解《月亮和六便士》

  • 1 daniel小鱼干 2020-03-25 21:26:34

    小说提出了一个芸芸众生必须要面对的永恒命题。日常和理想,世俗和艺术,平庸和天才,这些激烈的冲突在毛姆笔下显得那样尖锐。历史上的每个时代,世界上的每个地方,都有人为这样的苦恼所折磨:到底应该选择月亮还是六便士?什么样的人生算得上不枉来世间一趟?可以说,大部分人在生命中的某个阶段都要面临这样的精神危机。当才华的灵光停驻在不安分的、甚至相当自私的躯壳上时,我们又该如何看待这种矛盾?如何正视那不可复制的才华?所谓的眼前苟且与诗和远方之间的关系,我们究竟该如何处理,才能保持内心的平衡?这些不可调和的矛盾没有任何标准答案,对它们的思考本身,就构成了文学的部分意义。

  • 2 賢賢 2019-04-27 18:31:20

    满地都是六便士(眼前的苟且),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诗与远方),一切取决于你如何看待对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你对社会的贡献,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要求,生活与理想没有什么优劣之分,哪种选择,只要你足够自由与勇敢,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

  • 0 养只小兔子遛弯 2020-03-16 14:42:35

    1、追逐梦想就是追逐自己的厄运,在满地都是六便士的街上,他抬起头看到了月光。 2、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 3、大多数人所成为的,并非是他们想成为的人,而是不得不成为的人。 4、卑鄙与伟大、恶毒与善良、仇恨与热爱是可以互不排斥地并存在同一颗心里的。 5、为了使灵魂宁静,一个人每天要做两件他不喜欢的事。

  • 0 z. 2019-01-18 16:16:57

    对斯朱兰始终喜欢不起来,只能感叹一下对艺术的伟大追求了...

  • 0 牛饮美式 2021-10-17 18:43:19

    好看好看,第一次读毛姆的小说,说不清楚什么感觉,作者从旁观者的角度,讲起说认识的一个热衷于捧场文学名人的中产妇女,进而认识到她的貌似平淡寡言的证券经纪主人公查尔斯因一心迷恋绘画,抛妻弃业,有一天突然失联去了巴黎学画画,在巴黎后他还造成一个认出他画画天才的同行家庭的破裂,后又辗转来到与世隔绝的塔希提岛生活,终于找到了内心的平和。但就在他画完传世名作之时,自己的人生也走到了尾声。查尔斯心中这种对外界的冷酷和读画画的热爱一直冲突着,伤害着别人。小说中,作者在旁观之余,还有一些评论,向看社会新闻报道一般。继续找毛姆其他的作品看看。

  • 0 代黎Olivia 2021-11-28 08:27:13

    一个讽刺的故事……

  • 0 Sommer 2021-11-23 10:42:39

    居然没标,15年读。

  • 0 言心 2023-01-02 13:30:48 辽宁

    翻遍了全书都没看到那句“满地的六便士,他却抬头看到了月亮。” 温馨提示:这句话出自刘瑜的《送你一颗子弹》

  • 0 Kaede 2024-01-12 11:03:15 上海

    通过剧本杀知道高更的故事,来拜读一下经典。出乎意料的叙述方式,第三视角知之为知之十分真实。后续来到塔希提,知道了画家生命的最后时光。怎么说呢,读学术著作能获得知识和信息,读小说似乎只是了解一个精彩的故事而已。但是历经时间考验的小说,读完似乎有一口气萦绕在胸口,久久不能平息

  • 0 野淮 2022-07-07 03:29:48

    减一分给翻译,看完有点后悔没挑版本。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