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浙江人民出版社
副标题: 经济思想的新框架
原作名: Complexity and the Economy
出版年: 2018-5-1
页数: 344
定价: CNY 99.90
装帧: 精装
丛书: 圣塔菲书系
ISBN: 9787213086458
内容简介 · · · · · ·
作为“复杂经济学”的创始人,布莱恩·阿瑟在本书中汇集了多年对复杂经济学的研究。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结为:经济不一定处于均衡状态,演绎推理将被归纳推理所取代。
这是一本见证“复杂经济学”成长的著作,你将看到“复杂性思维”在经济学领域是如何发展起来并形成一门崭新的学科。
详细讨论了“爱尔法鲁酒吧问题”和“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两个重要项目。
关于技术是什么以及技术是如何进化的,布莱恩·阿瑟提出了“组合进化”的概念,并进而讨论了路径依赖和技术锁定。
作者简介 · · · · · ·
布莱恩·阿瑟
著名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先驱。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和运筹学博士学位,37岁就成为斯坦福大学*年轻的经济学教授。
1987年获得“古根海姆奖”,1990年获得“熊比特奖”。
1987年进入圣塔菲研究所,投身于跨学科的复杂性科学领域。1988年,主持圣塔菲的研究项目。他是圣塔菲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他因成绩突出而荣获首届“拉格朗日奖”。
对技术与科学、经济之间的关系,他见解独特,是一位技术思想家。
2014年,由湛庐文化引进出版其著作《技术的本质》(The Nature of Technology: What It Is and How It Evolves)。
目录 · · · · · ·
01 什么是复杂经济学
02“爱尔法鲁酒吧”问题
03 圣塔菲人工股票市场
04 收益递增和路径依赖
05 经济中的过程与涌现
06 再好的经济和社会系统也会被“玩弄”
07 技术究竟是如何进化的
08 技术进化所引发的经济进化
09 复杂性的进化
10 认知科学
11 确定性的终结
结 语 复杂的经济需要复杂经济学
附 录 未来的经济学原则
注 释
译者后记
参考文献
· · · · · · (收起)
丛书信息
喜欢读"复杂经济学"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复杂经济学"的人也喜欢 · · · · · ·
复杂经济学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复杂经济学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2 条 )

建议有一定理论基础再读,有瑕疵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复杂经济学》书评 【内容概述】 1.经济的常态:动态和非理性在主流经济学中表现的太少,与真实世界不相符,实际上人不是“理性人”,而是在经验和学习中成长的“归纳理性”人;经济也不总是均衡的,非均衡才是常态——既然如此,动态分析才是经济学应该集中精力分析的,而非... (展开)> 更多书评 12篇
-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当人类行为面对复杂决策问题,或者面对包括了具有根本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时。他们在推理时运用的不是演绎理性。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联想地”进行思考:我们会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情景,并用这些情景去拟合所面对的问题,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波特兰、罗素在自传中告诉我们,他在学习了半年经济学后,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认为它实在太简单了。马克斯普朗克也在...
2020-06-20 11:34 1人喜欢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当人类行为面对复杂决策问题,或者面对包括了具有根本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时。他们在推理时运用的不是演绎理性。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联想地”进行思考:我们会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情景,并用这些情景去拟合所面对的问题,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波特兰、罗素在自传中告诉我们,他在学习了半年经济学后,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认为它实在太简单了。马克斯普朗克也在中途放弃了经济学,他的理由是太困难了。我之所以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因为我接受过数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一开始我也像罗素一样,觉得经济学很容易。几年后,我就从罗素的立场转换到了普朗克的立场。从其本质上来说“经济学”是非常难的。
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说到底是难是易,取决于提出经济问题的方式。如果构建一个经济问题时假设决策是理性的,那么通常而言都可以求得一个确定的解。这种经济学是简单的,无论是从问题跳到问题而已。但是,在这种经济学中,行为主体到底如何从问题得到问题的解的,却仍然是一个黑箱。而且,行为主体能否达到那个解,也是无法保证的,除非我们能够打开这个黑箱看一看。但是我们一试图打开黑箱,经济学马上就会变得特别困难。
“决策问题之海”包含了我们所有感兴趣的,有明确定义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海水浅表层,复杂的决策问题构成了海水的深层和底层。海水越深,问题就越困难。
人类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中,不会像数学家一样去演绎,而只会像小学生那样去联想。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理由:这种倾向是进化造就的,我们人类祖先10万年前就有这样的能力:只要嗅空气,瞬间就能把空气中的湿气与远在几公里之外的水源建立起关联,这种能力对生存有非常重大的价值。
隐喻是更加复杂的、带有含义的联想。利用隐喻我们将这个与那个类比,如果类比成立就是会这样、会那样。隐喻是模式联想的一种形式的联想:形象、记忆、隐喻及理论。
痛殴隐喻、记忆、结构、模式和理论,我们心智特别擅长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
在亚当、斯密长大成人那段岁月里,类似的话语充斥着思想空间。
回应 2020-06-20 11:34 -
技术:社会可用的设备和方法的组合,由已经存在的技术构建而成/组合而成,新技术自身反过来又会作为构件,用与创造更进一步的技术。从自身构建自身 通过电路实验验证了生物学的发现:复杂的特征只有在简单的特征首先被进化女神青睐并成了“垫脚石”后,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进化不仅仅由先前技术驱动,也由人类需求驱动,食物、交通、疾病治疗、田地灌溉和排水。 通过考察人类历史上各项技术一步步地被构建出来的过程,可以探...
2020-06-19 16:15 1人喜欢
技术:社会可用的设备和方法的组合,由已经存在的技术构建而成/组合而成,新技术自身反过来又会作为构件,用与创造更进一步的技术。从自身构建自身
通过电路实验验证了生物学的发现:复杂的特征只有在简单的特征首先被进化女神青睐并成了“垫脚石”后,才有可能被创造出来。
进化不仅仅由先前技术驱动,也由人类需求驱动,食物、交通、疾病治疗、田地灌溉和排水。
通过考察人类历史上各项技术一步步地被构建出来的过程,可以探索技术的进化规律。
选取逻辑电路的优点是:能够清楚的描述他的功能,而且将它们通过相互组合形成的简单规则界定清楚。
我们假设在这个人工世界中,存在一些“逻辑”需求,如对执行或功能或进行三位数加法能力的需求,而且这些需求可以通过适当的逻辑电路得到满足。
-极少数关键技术被大量用于构建新技术
原来经济学定义把经济当成一个容器,一个背景。技术是里面的一个零件,新的技术来了,为了某个特定的行业提供了一个新的模块,使得这个行业得到升级:新技术替换下来的旧的专用模块将会被舍弃,新的模块到位。至于这台机器的其它部分则会重新归于平衡,而且它的张力和流量,即价格及生产和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都会相应进行调整。没有全错
-复杂经济学定义为一整套安排和活动,社会需要借助一整套安排和活动满足自己的需求。安排=处于经济核心的工业生产讨论(设备、手段、技术所有的目的性系统)
经济是技术的表达。(结构是技术)
当技术构成了集合后,创造出了一个结构、决策、活动、商品和服务全部发生在这个结构中,进而创造出了被我们称之为“经济”的那种东西。请读者注意,技术创造了经济的结构,同时,经济调节着新技术的创造,因此也调解着经济自身的创造。
技术—创造—经济—创造—技术
短期内,经济似乎是固定不变的。它确实很想它的活动的一个容器,从几十年的角度观察,我们才能看清楚那些使得经济形成、互动、以及再次崩溃的安排和过程。只有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我们才有可能观察到一个持续再创造的经济。
结构性变化:
在现实世界中,一项新技术可能会创造一个新行业。它可能会要求建立新的制度安排,也会引发新的技术和社会问题,并且因而创造出新的机会利基。所有这些反过来又么能引发进一步的组合变化,新技术,那么我们就可以重新刻画变化序列
模拟:
1.新技术作为一个新的元素进入活跃技术集合,成为活跃技术集合中的一个新元素
2.该新元素可用于替换现有技术或者现有的技术组件
3.新元素为支持技术和制度的安排,建立进一步需求或机会利基。特别是,这种需求可能源于新技术导致新的技术、经济或者社会问题。因此,新技术带来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进一步技术需求。
4.旧的、被替换掉的技术从技术集合中逐渐隐退,那么他们的随附需求也会逐渐消失,它们提供的机会利基也会消失,因此填补这些机会利基的那些元素从此变得不再活跃
5.新元素作为未来进一步的技术,即未来元素的潜在组件,将变得活跃起来。这也就意味着,新元素会调动使用它和它的其它技术,特别是它可能包含新的组织诞生
6.经济,商品和服务的生产和消费模式,重新调整以适应这些步骤。成本和价格以及随之而来的对新技术激励,也会相应的发生变化。
上面是用经济学术语,阐述了各个步骤。技术的进化机制就是通过这些步骤形成的。重新解释这些步骤,描述经济的结构是如何形成的。新的技术或安排,或通过修正现有技术实现这个目的,这就又打开了对更进一步新技术的需求之门。
纺织机械的发明,当时人们的生产方式是散工质或外放分工制—工厂本身作为一种组织手段,这是一种技术,要求另一种手段实现机器生产,工厂劳动力—工人宿舍和工人的住房建设开展起来。工厂、工人住房的组合就是工业城市。
经济变化不一定全都是有型的,也不一定是某种安排。变化是多因多果的。经济结构性变化的过程不仅仅是新技术增加和就技术替代,以及随后的经济调整适应。
经济一直在变化,总是存在于永恒的新奇之中。经济永远不会满意。重要程度各异的大量新技术随时随地会进入经济,不仅如熊说的打破均衡,而且还会引发连锁性的不断变化。所有的变化都重叠在一起并相互作用,从而出发进一步的变化。因此,其结果是变化带来变化。
对于这种随时都在发生的不断变化,我们却不一定很在意。结构性变化的过程中动辄长达几十年,一般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月内结束。它更像我们脚下发生的缓慢的地质运动。在短期内,现有结构具有高度的连续性。它是松散有兼容性的系统,行为主体在这个系统通常可以从容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但是在任何一个时刻,这个结构都在改变,经济永远在重建自身
-技术进化和经济计划停止,原则上是可能的。只有在人类的实际需求仅用我们拥有的可用技术就可以完全得到满足的情况下,经济才会停滞不前。但是,这些如果没有一个是可能变成现实的。永无止境的需求和总有可能被发现的新现象,足以推动技术永远向前发展,而经济也将如影随形。
-还有一个原因,正如我一直强调的,以新技术的形式出现的每个解决方案,都会创造出新的挑战、新的问题。每项技术都包含着问题的种子,而且通常有好多颗。当然,它不是技术或经济的“法则”,更不是宇宙的“普遍规律”。它是一个基于人类历史的、有一定普遍意义的经验观察结果,但它还是一个会令人觉得遗憾的观察结果。碳基燃料的技术带来全球变暖的问题。无论是否有进步,这场舞蹈已经注定了,技术将永恒变化,而经济如影随形。
本章讨论,从经济的角度看技术的进化。经济是它的技术的表达,经济是一整套安排,这些安排源于各种过程、组织、设备和制度规定,它们构成了不断进化的技术集合,因而经济要随着它的技术的进化而进化。同时,因为经济源自它的技术,所以经济继承了技术的自我创造性、永恒开放性和永恒新异性。归根揭底被组织起来为我们需求服务的是大自然。
在这种永不停息的结构性变化中,有什么事不变的吗?有的。经济在形成它自己的模式时,总要利用一些相同的元素:人类行为的倾向、解释所依据的基本现实,以及购买的商品必定等于销售的商品这样的自命之理等。
-这些理论等思想光芒偶尔将“经济学战场”照亮一段时间,但是黑暗始终笼罩着。而在黑暗之中,骚动和重新部署一直在继续。我们可以观察经济,但我们所用的语言、我们给它加的标签、我们对它的理解,却全部凝固在了夜空被照亮的那一瞬间,尤其是最近一次,当一组照明弹同时闪耀的时候。
回应 2020-06-19 16:15 -
从“西方思想”学到的一个重要教训就是:如果我们努力尝试将任何一个事物还原为或化约为纯逻辑的,如我们试图确定诸如真理、存在或生命这类概念的“终极意义”,或者试图将某些研究领域,比如说将哲学、数学或数理化的经济学还原为若干狭隘的公理,那么这种努力必然会招致失败。世界是不可能被还原为纯逻辑的,也是不可能锁入纯逻辑的铁笼里的。或迟或早,世界总有一天会突破纯逻辑,将真实的混乱一面呈现在世人的面前,上面这...
2018-09-05 23:00 1人喜欢
-
“经济可看作是进化的复杂系统。”(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汪丁丁推荐序: 复杂性的本质是涌现秩序,涌现的本质是过程 西方科学四大基石:秩序、基于数学方程、可预测性、平衡(均衡)状态。 生物学对四个性质挑战最大(从现象到本质,由外及内),经济学则最为符合(从本质到现象,由内及外)。 《技术的本质》核心论述:在演化视角下,技术就是有生命的;在静态视角下,生命就是技术。 对于涌现秩序...
2021-02-15 15:52
“经济可看作是进化的复杂系统。”(The Economy as an Evolving Complex System.)
汪丁丁推荐序:
复杂性的本质是涌现秩序,涌现的本质是过程
西方科学四大基石:秩序、基于数学方程、可预测性、平衡(均衡)状态。
生物学对四个性质挑战最大(从现象到本质,由外及内),经济学则最为符合(从本质到现象,由内及外)。
《技术的本质》核心论述:在演化视角下,技术就是有生命的;在静态视角下,生命就是技术。
对于涌现秩序(emerging orders)的表达困境,阿瑟必须解决的根本问题是:如何将经济学由内及外的研究方法与生物学由外及内的研究方法整合在同一理解框架内?
阿瑟访谈录
1.经济学领域发生的变化:假设人们是超理性的、在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中进行决策的新古典经济学发生分化,行为经济学、收益递增经济学、演化博弈论不断发展就是其表现。
2.复杂经济学是什么:实际上是一种关于正在涌现的事物的经济学,它关注模式形成、结构变化、创新及永远的创造性毁灭的后果。
3.复杂性观点的逻辑基础:追问:经济行为主体的行为是如何不仅局限于它所创造的总体模式相一致的?经济行为主体的行动、策略或预期如何对它们所创造的模式作出反应?是否可能内生的随它创造的模式的变化而变化?
当经济不处于稳态时,即不处于均衡状态时,经济是如何运行的?
经济运行的模式可能会在足够长的时间后稳定下来,收敛到一个简单均质的均衡状态,或是不断变化、永远新奇的行为模式。
4.复杂经济学与非均衡经济学密切相关:“非均衡”强调中断和破坏,源于经济行为主体为了适应不断变化的情况而不断进行的调整;“复杂”则强调经济行为主体对其他经济行为主体所导致的变化的反应。并且复杂经济学是均衡经济学向非均衡情况下的自然延伸,且非均衡包含了均衡,因此复杂经济学是经济学的扩展和一般化。
5.复杂性与不确定性密切相关:不确定性意味着经济主体需要“认知地”构建它们的问题,即需要“理解”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引入认知经济学和行为经济学。
6.复杂经济学的历史:这种思路具有很长历史,尤其是相关的主题。不同的是目前拥有强大的工具(更复杂的概率理论、严格控制下的计算机实验),可以更严格地对这些主题进行研究。
7.经济学领域的两个重大问题:
A.经济内部的配置(allocation)问题:在市场内部和不同市场之间,商品和服务的数量以及它们的价格是如何决定的?由一般均衡理论、国际贸易理论和博弈论所代表,目前已被高度数学化。
B.经济内部的形成(formation)问题:经济最初是如何出现的?如何随时间的推移成长起来并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由创新、经济发展、结构变化、历史制度和治理在经济中的作用等思想来表现,也是复杂经济学研究的重点。
8.复杂经济学的发展势不可挡:所有学科都是将世界视为高度有序、机械和可预见的静态转变为不断进化的、有机的、不可预测和不断处于发展的。
9.两个突出应用:
A.收益递增经济学:硅谷完全接受这个理论并根据其来运行。
B.资产定价:重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的金融现象。
回应 2021-02-15 15:52 -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当人类行为面对复杂决策问题,或者面对包括了具有根本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时。他们在推理时运用的不是演绎理性。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联想地”进行思考:我们会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情景,并用这些情景去拟合所面对的问题,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波特兰、罗素在自传中告诉我们,他在学习了半年经济学后,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认为它实在太简单了。马克斯普朗克也在...
2020-06-20 11:34 1人喜欢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认为,当人类行为面对复杂决策问题,或者面对包括了具有根本不确定性的决策问题时。他们在推理时运用的不是演绎理性。认知科学告诉我们,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会“联想地”进行思考:我们会从自身的经验中找到类似的情景,并用这些情景去拟合所面对的问题,然后从中得到一些启示。
波特兰、罗素在自传中告诉我们,他在学习了半年经济学后,就对这门学科失去了兴趣,因为他认为它实在太简单了。马克斯普朗克也在中途放弃了经济学,他的理由是太困难了。我之所以成为一名经济学家,因为我接受过数学方面的专业训练,一开始我也像罗素一样,觉得经济学很容易。几年后,我就从罗素的立场转换到了普朗克的立场。从其本质上来说“经济学”是非常难的。
经济学从本质上来讲说到底是难是易,取决于提出经济问题的方式。如果构建一个经济问题时假设决策是理性的,那么通常而言都可以求得一个确定的解。这种经济学是简单的,无论是从问题跳到问题而已。但是,在这种经济学中,行为主体到底如何从问题得到问题的解的,却仍然是一个黑箱。而且,行为主体能否达到那个解,也是无法保证的,除非我们能够打开这个黑箱看一看。但是我们一试图打开黑箱,经济学马上就会变得特别困难。
“决策问题之海”包含了我们所有感兴趣的,有明确定义的经济问题。这些问题构成了海水浅表层,复杂的决策问题构成了海水的深层和底层。海水越深,问题就越困难。
人类在日常生活的决策中,不会像数学家一样去演绎,而只会像小学生那样去联想。而且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做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理由:这种倾向是进化造就的,我们人类祖先10万年前就有这样的能力:只要嗅空气,瞬间就能把空气中的湿气与远在几公里之外的水源建立起关联,这种能力对生存有非常重大的价值。
隐喻是更加复杂的、带有含义的联想。利用隐喻我们将这个与那个类比,如果类比成立就是会这样、会那样。隐喻是模式联想的一种形式的联想:形象、记忆、隐喻及理论。
痛殴隐喻、记忆、结构、模式和理论,我们心智特别擅长建立事物之间的关联。
在亚当、斯密长大成人那段岁月里,类似的话语充斥着思想空间。
回应 2020-06-20 11:34 -
共生,即进化的系统中提供进一步的生态位 -协同进化多样性的增加:实体、物种、生物体构成了“基质”/创造了“生态位” 在过去的20年里,计算机工业中专用性产品和软件出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就是经济中共生进化多样性增加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后,它们就为诸如储存器系统、屏幕监视器和总线接口之类的设备创造了适当的生态位或利基。将它们与微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就是非常有用的硬件—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
2020-06-20 10:51
共生,即进化的系统中提供进一步的生态位
-协同进化多样性的增加:实体、物种、生物体构成了“基质”/创造了“生态位”
在过去的20年里,计算机工业中专用性产品和软件出现了快速增长。这种增长就是经济中共生进化多样性增加的一个很好的例子。在现代微处理器出现后,它们就为诸如储存器系统、屏幕监视器和总线接口之类的设备创造了适当的生态位或利基。将它们与微处理器连接在一起,就是非常有用的硬件—计算机设备。这些设备反过来又作为新的操作系统软件、新的编程语言以及新的应用创造里需求或利基。这些硬件和软件的存在又使得桌面出版、计算机辅助设计和制造、电子邮件、共享计算机网络等技术成为可能。激光打印机、工程设计软件和硬件、网络服务器、调制调节器和传输系统创造了利基。因此,在这大约20年的时间中,
-结构深化,a.在更广阔更极端的范围内运行;b感知并对异常情况作出反应c服务于其他系统,使其变得更好;d提高可靠性d提高可靠性
燃气机,喷气式航空发动机—客服压力和温度所带来的限制,并能够应对突发情况—竞争压力大—改进增加各种子系统,子系统需要更多子系统。极其复杂的相互连模块和部件的阵列当中。现代航空喷气发动机的部件超过2万个/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阐述了两种明显不同的机制:1.生态系统,多个个体的集合,在进化过程中变得原来越复杂、越来越复杂、越来越多样化。2.生态系统个体进化过程中,内部变得越来越复杂、结构越来越深化。很多系统中,这两种机制事同时发挥作用的,而且他们会相互作用、互相交替甚至彼此竞争。
-捕获软件:
人类通过不断捕获电子的“语法”,不断进化。
人类的语言最初警告、表达情感,以及其他简单的需求。然后非常缓慢地,在比较近的进化时间尺度上,语言的基本规则即语法开始涌现出来了吗,从而人类可以将声音组织成简单而连贯的表达。最终,经过数千年的进化,这些声音加上语法,进化成了一个复杂的交互系统:一种语言
这里发挥载体的是”简单元素“—外向系统是人类社会。语法必定是通过社会惯例的缓慢进化涌现出来的,而对效率和一致性的需求,以及人类大脑组织语言活动的方式,都会使语法收到一定限制。
近年来金融市场中复杂的衍生产品的出现和广泛的使用。最初,金融市场上的交易是自身有价值的东西:大豆、证券、外汇、市政柴犬、第三世界债务、抵押贷款、欧元。基础资产,基本面。它们构成了我现在所考虑系统的简单载体元素。
使用和捕获简单元素,实现自身目的的系统总是服务于人类社会
回应 2020-06-20 10:51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购买二手书 · · · · · ·
-
暂时无货, 1天前曾上架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4)暂无评分 5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复杂经济学的评论:
feed: rss 2.0
5 有用 deltaforever 2018-05-21
写得太出彩,与新古典经济学不同的整体思想框架出来了,据我所知,阿瑟这个框架构思了数十年。
1 有用 A 2019-03-09
非常前沿的经济学研究,想要跳出传统的经济学边际分析框架,不知道未来前景如何 果然学物理的转行经济学都是降维打击
7 有用 经济人读书会 2018-07-06
经济学家布莱恩•阿瑟在国内近期出版了两本书,《复杂经济学》是新的一本,《技术的本质》2014也被湛庐文化引入,如今再版。 阿瑟的官方履历很辉煌,他不仅被认为研究经济正反馈机制的先驱,37岁就成为斯坦福大学经济学教授,而且日后成为圣塔菲的元老级人物,也是复杂性科学的奠基人。
0 有用 武当派掌门 2020-08-04
Arthur的思想很伟大,可惜翻译太糟糕。国内版的经济学书籍大部分是看不进去的,译者都不钻研一下,比如第6章的exploitation完全可以说成“钻空子”,偏要用“剥削”这次词,有点无语。网上有英文原版pdf免费下载,有空打算直接读原文。
1 有用 para 2019-12-03
经济学常给我的感觉就是:市场很强大,市场永远可以回归均衡,偏离都是暂时的,即使它有空子也早晚会被理性经济人帮忙掰回去,所以不用担心。所以每每读完一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虚空感,就像小孩拿了一张白纸说我画了画,画了牛和草,但是牛把草吃了然后自己走了,所以你看纸上啥也没有。但谁都知道这是骗人的鬼话。经济学和强大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探究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了,光是提出这一个可能性不就已经很惊喜了... 经济学常给我的感觉就是:市场很强大,市场永远可以回归均衡,偏离都是暂时的,即使它有空子也早晚会被理性经济人帮忙掰回去,所以不用担心。所以每每读完一本就会产生一种极大的虚空感,就像小孩拿了一张白纸说我画了画,画了牛和草,但是牛把草吃了然后自己走了,所以你看纸上啥也没有。但谁都知道这是骗人的鬼话。经济学和强大的计算机编程技术结合起来,可以探究更符合实际情况的经济了,光是提出这一个可能性不就已经很惊喜了吗?虽然这文章里用到的所有符号和公式我一概看不懂,但是大意我明白了。有人在做这件事,我看不太懂而已,不影响这仍是一件很赞的事。 (展开)
0 有用 jotaro 2021-03-06
希望研究生能学好
0 有用 gerrardtan 2021-02-20
太深奥 读不懂
0 有用 寻风 2021-02-07
比较乱。 对经济从静态到动态的认识,一切事物都在演化,换句装逼的话:万物皆流。可类比道家的思想。 对于个体来说,就是个体和环境都是协同演化的。单主体与环境的互动如此,那么多主体更甚。决策过程也不是假设的理性人,而是存在各种偏差(有限认知、情境等)的主体,环境的结构(非人的事物,各种支撑起经济活动的事物)也在不断演化,经济活动或说任何活动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其实吧,还是要看实效,看预测、控制能力。
0 有用 wewe 2021-02-04
将复杂理论应用到经济领域。 但复杂本身就是关于一切事物的理论。 太多自我吹嘘的废话。
0 有用 AME 2021-01-13
这本书就是我的bible了 多年来的疑惑 被系统性的解答 而且这是三十多年前就开始出现的思想框架和研究方法 拍案叫绝 真的 痛哭流涕😂 this is the future /我看完了 接触与申请成功前 读完与开学前 湛卢这两本书改变我的一生了 我想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