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我们仨》是钱钟书夫人杨绛撰写的家庭生活回忆录。1998年,钱钟书逝世,而他和杨绛唯一的女儿钱瑗已于此前(1997年)先他们而去。在人生的伴侣离去四年后,杨绛在92岁高龄的时候用心记述了他们这个特殊家庭63年的风风雨雨、点点滴滴,结成回忆录《我们仨》。
这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中,作者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第二部分,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丈夫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生离死别……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杨先生一家人的庇护所。
作者简介 · · · · · ·
杨绛(1911—2016),原名杨季康,江苏无锡人。1932年苏州东吴大学毕业,同年入清华大学研究院研习。1934年开始发表作品。1935年留学英国、法国,1938年回国。先后任上海震旦女子文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西语系教授。1949年后,任外国文学所研究员。主要作品有剧本《称心如意》、《弄假成真》,论文集《春泥集》、《关于小说》,散文集《干校六记》。长篇小说《洗澡》.短篇小说集《倒影集》等。主要译著有《堂·吉诃德》、《小癞子》、《吉尔·布拉斯》等。
目录 · · · · · ·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女的说:“她自己说,她得的是一种很特殊的结核病,潜伏了几十年又再发,就很厉害,得用重药。她很坚强。真坚强。只是她一直在惦着她的爹妈,说到妈妈就流眼泪。” 我觉得我的心上给捅了一下,绽出一个血泡,像一只饱含着热泪的眼睛。 我不敢做梦了。可是我不敢不做梦。 我想到她梦中醒来,看到自己孤零零躺在医院病房里,连梦里的妈妈都没有了。而我的梦是十足无能的,只像个影子。我依偎着她,抚摸着她,她一点不觉得。 我知道梦是富有想像力的。想念得太狠了,就做噩梦。我连夜做噩梦。阿圆渐渐不进饮食。她头顶上吊着一袋紫红色的血,一袋白色的什么蛋白,大夫在她身上打通了什么管子,输送到她身上。刘阿姨不停地用小勺舀着杯里的水,一勺一勺润她的嘴。我心上连连地绽出一只又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 她鲜花般的笑容还在我眼前,她温软亲热的一声声“娘”还在我耳边,但是,就在光天化日之下,一晃眼她没有了。就在这一瞬间,我也完全省悟了。 我防止跌倒,一手扶住旁边的柳树,四下里观看,一面低声说:“圆圆,阿圆,你走好,带着爸爸的祝福回去。”我心上盖满了一只一只饱含热泪的眼睛,这时一齐流下泪来。 我的手撑在树上,我的头枕在手上,胸中的热泪直往上涌,直涌到喉头。我使劲咽住,但是我使的劲儿太大,满腔热泪把胸口挣裂了。只听得噼嗒一声,地下石片上掉落下一堆血肉模糊的东西。迎面的寒风,直往我胸口的窟窿里灌。我痛不可忍,忙蹲下把那血肉模糊的东西揉成一团往胸口里塞;幸亏血很多,把滓杂污物都洗干净了。 我睁眼身在客栈。我的心已结成一个疙疙瘩瘩的硬块,居然还能按规律匀匀地跳动。每跳一跳,就牵扯着肚肠一起痛。阿圆已经不在了,我变了梦也无从找到她;我也疲劳得无力变梦了。 我初住客栈,能轻快地变成一个梦。到这时,我的梦已经像沾了泥的杨花,飞不起来。我当初还想三个人同回三里河的家。自从失去阿圆,我内脏受伤,四肢也乏力,每...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我们每天都出门走走,我们爱说“探险”去。早饭后,我们得出门散散步,让老金妻女收拾房间。晚饭前,我们的散步是养心散步,走得慢,玩得多。两种散步都带“探险”性质,因为我们总挑不认识的地方走,随处有所发现。 (查看原文) —— 引自章节:全书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我们仨"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我们仨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385 条 )







杨绛和钱钟书教会我的关于爱的7件事
-
我们住人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锺书大显身手。我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像一只稍大的饭盘,带短脚)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老金家哪有这等好茶!而且为我们两人只供一小杯牛奶);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我...
2018-10-25 09:23:37 4人喜欢
我们住人新居的第一个早晨,“拙手笨脚”的锺书大显身手。我入睡晚,早上还不肯醒。他一人做好早餐,用一只床上用餐的小桌(像一只稍大的饭盘,带短脚)把早餐直端到我的床前。我便是在酣睡中也要跳起来享用了。他煮了“五分钟蛋”,烤了面包,热了牛奶,做了又浓又香的红茶;这是他从同学处学来的本领,居然做得很好(老金家哪有这等好茶!而且为我们两人只供一小杯牛奶);还有黄油、果酱、蜂蜜。我从没吃过这么香的早饭!
我们一同生活的日子---除了在大家庭里,除了家有女佣照管一日三餐的时期 除了锺书有病的时候 这一顿早饭总是锺书做给我吃。每晨一大茶瓯的牛奶红茶也成了他毕生戒不掉的嗜好。后来国内买不到印度“立普登”(Lipton)茶叶了 我们用三种上好的红茶叶掺和在一起作替代:滇江取其香,湖红取其苦,祁红取其色。至今,我家里还留着些没用完的三合红茶叶,我看到还能唤起当年最快乐的日子。
我晚上把煤炉熄了。早起,锺书照常端上早饭,还熯了他爱吃的猪油年糕,满面得色。我称赞他能熯年糕,他也不说什么,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儿。我吃着吃着 ,忽然诧异地说:“谁给你点的火呀?”(因为平时我晚上把煤炉封上,他早上打开火门,炉子就旺了。)锺书等着我问呢,他得意地说:“我会划火柴了!”这是他生平第一次划火柴 为的是做早饭。
下一次我们买了一瓶雪利酒(sherry),当黄酒用,用文火炖肉,汤也不再倒掉,只撇去沫子。红烧肉居然做得不错,锺书吃得好快活唷。
我把嫩羊肉剪成一股一股细丝,两人站在电灶旁边涮着吃,然后把蔬菜放在汤里煮来吃。我又想起我曾看见过厨房里怎样炒菜 也学着炒。蔬菜炒的比煮的好吃。
店里的猪头肉(Bath chap)是制成的熟食,骨头已去净 压成一寸厚的一个圆饼子 嘴、鼻、耳部都好吃,后颈部嫌肥些。
还有活虾。我很内行地说:“得剪掉须须和脚”。我刚剪得一刀,活虾在我手里抽搐,我急得扔下剪子,扔下虾,逃出厨房,又走回来。锺书问我怎么了。我说:“虾,我一剪,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锺书跟我讲道理 说虾不会像我这样痛,他还是要吃的,以后可由他来剪。
满满的浪漫烟火气息
令人羡慕的爱情呀!
回应 2018-10-25 09:23:37 -
这本书是在偶然的机会再次打开的,之前读的时候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这次在读电子书的时候,看着网友们的分享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第二部,杨绛先生把与丈夫和女儿分别的过程用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钱老的离去是随着船行慢慢离开,而女儿的离去大多是以梦境的形式展现出来,这都是在表达作者对家人离去的不舍,多么希望船能走得慢些、再慢些,女儿的离去终究只是一场梦而已。可是这一切还是终究发生了。在看... (2回应)
2021-04-05 21:19:09 3人喜欢
这本书是在偶然的机会再次打开的,之前读的时候有很多不理解的地方,这次在读电子书的时候,看着网友们的分享一下子就明白了。
这本书最让我感动的就是第二部,杨绛先生把与丈夫和女儿分别的过程用别样的方式呈现出来,钱老的离去是随着船行慢慢离开,而女儿的离去大多是以梦境的形式展现出来,这都是在表达作者对家人离去的不舍,多么希望船能走得慢些、再慢些,女儿的离去终究只是一场梦而已。可是这一切还是终究发生了。在看这部分的时候,虽然我还在外面灯洗车,却也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和眼泪。
看完先生的这本书,对家的理解也更深刻了。家无关大小,人才是家真正存在的意义。没有了关心牵挂的人,无论身处何地,都不过是一朵随波的浮萍。
2回应 2021-04-05 21:19:09 -
tutu (“天下第一好事还是读书”)
P170 有一位乔木同志的相识跟我们说:“胡乔木只把他最好的一面给你们看。”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绳子使用。锺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P173 这段时期,锺书和我各随代表团那出国访问过几次。锺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媛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2021-07-10 21:23:41 2人喜欢
P170
有一位乔木同志的相识跟我们说:“胡乔木只把他最好的一面给你们看。” 我们读书,总是从一本书的最高境界来欣赏和品评。我们使用绳子,总是从最薄弱的一段来断定绳子的质量。坐冷板凳的书呆子,待人不妨像读书般读;政治家或企业家等也许得把人当绳子使用。锺书待乔木同志是把他当书读。 引自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P173
这段时期,锺书和我各随代表团那出国访问过几次。锺书每和我分离,必详尽地记下所见所闻和思念之情。阿媛回家后,我曾出国而他和阿媛同在家。他也详尽地记下家中琐碎还加上阿媛的评语附识。这种琐琐碎碎的事,我们称之为“石子”,比作潮退潮落滞留在海滩上的石子。我们偶然出门一天半天,或阿媛出差十天八天,回家必带回大把小把的“石子”,相聚时搬出来观赏玩弄。平时家居琐琐碎碎,如今也都成了“石子”,我把我家的“石子”选了一些附在附录三。 引自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P178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 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是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人世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随,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 我清醒地看到以前当做“我们家”的寓所,只是旅途上的客栈而已。家在哪里,我不知道。我还在寻觅归途。 引自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小小笔记ing】
2021/7/12
很久之前,看到杨绛先生的百岁感言,初不识,后感慨。后来在散文中看到了杨绛先生好多次,逐渐有了兴趣。
再后来,知道了杨绛先生和钱锺书先生的佳话。还有《我们仨》。
还是太年轻,羡慕平平淡淡的真性情,也有不满足于平淡的野心。也许再过一些时间,体会会更深刻吧。
但是,真的忘不掉,第一部中,梦境与现实交叉,那一家人别离的痛苦。
回应 2021-07-10 21:23:41 -
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 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 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生命。在低等动物,新生命的长成就是母体的消灭。我没有消灭,只是打了一个七折,什么都减退了。 锺书很郑重其事,很早就陪我到产院去定下单人病房并请女院长介绍专家大夫。院长问:“要女的?”锺书说:“要最好的。” 阿圆...
2018-10-28 21:22:33 1人喜欢
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 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
我以为肚里怀个孩子,可不予理睬。但怀了孩子,方知我得把全身最精粹的一切贡献给这个新生命。在低等动物,新生命的长成就是母体的消灭。我没有消灭,只是打了一个七折,什么都减退了。
锺书很郑重其事,很早就陪我到产院去定下单人病房并请女院长介绍专家大夫。院长问:“要女的?”锺书说:“要最好的。”
阿圆懂事后 ,每逢生日,锺书总要说 这是母难之日。
他炖了鸡汤,还剥了碧绿的嫩蚕豆瓣,煮在汤里 盛在碗里 ,端给我吃。钱家的人若知道他们的“大阿官”能这般伺候产妇,不知该多么惊奇。
我们用大锅把鸡和暴腌的咸肉同煮 加平菇、菜花等蔬菜。我喝汤,他吃肉 圆圆吃我。咖淑夫人教我做“出血牛肉” 我们把鲜红的血留给圆圆吃。她还吃面包蘸蛋黄,也吃空心面,养的很结实,很快地从一个小动物长成一个小人儿。
我把她肥嫩的小手小脚托在手上细看,骨骼造型和锺书的手脚一样一样,觉得很惊奇。锺书闻闻她的脚丫丫,故意做出恶心呕吐的样儿,她就笑出声来。她看到镜子里的自己,会认识是自己。
钱家的长辈指出,她的洋皮鞋太硬,穿了像猩猩穿木屐;给她换上软鞋,果然很快就能走路了。
回应 2018-10-28 21:22:33
-
有时候,生活年代和环境我们无法改变,但是,我们可以坚持自己所热爱的事情。 里面印象最深刻的,除了她说“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另外,他们有孩子的时候,钱钟书说:“这是我的女儿,我喜欢的。”(读到此处,不禁感动),体会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爱。他们一家人都深爱着彼此。 “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2022-06-09 16:28:24
-
-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没有冲突性的剧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整书充斥着淡淡的朴实且真诚的思念。以长梦述写相聚和失散“彻夜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我暂无法切身体会这种夫离女去的悲伤,但这一知识分子家庭的种种生活经历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爱与温馨,常人向往至极。生活工作和海外诸事,虽是粗茶淡饭,但食之有味。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回忆录,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
2022-05-19 10:11:13
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没有冲突性的剧情,没有华丽的辞藻,整书充斥着淡淡的朴实且真诚的思念。以长梦述写相聚和失散“彻夜的寂静,给沉沉夜色增添了分量,也加深了我的孤凄”。我暂无法切身体会这种夫离女去的悲伤,但这一知识分子家庭的种种生活经历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爱与温馨,常人向往至极。生活工作和海外诸事,虽是粗茶淡饭,但食之有味。
可以说这不仅仅是一个家庭的回忆录,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革命时期的大致记录,一家人的奔波为时代所造就,是时代小方面的反映,文中也提到“三反”“四清”“文革”等历史政事,在此赘述两段。
三反运动是指解放初期,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机关内部开展的“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运动。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依法判处大贪污犯、原中共天津地委书记刘青山和原中共天津行署专员张子善死刑。
四清一般指四清运动即社会主义教育运动。1963年至1966年5月在部分农村和少数城市工矿企业、学校等单位开展的一次清政治、清经济、清组织、清思想的运动。这一运动对解决干部作风和经济管理方面的问题起了一定作用,但由于指导思想上的“左”的错误,把许多不同性质的问题都当成阶级斗争或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使不少干部和群众受到不应有的打击。
文中有大量图文,黑白相片、手写信、钟书先生的书法,钱瑗先生给父亲的画像,一张张美好从指尖滑过,直抵内心,在感叹的同时也不禁伤怀杨绛先生晚年思亲的孤凄,任岁月无情折磨,好在有此书作伴一同回忆往昔,也感谢杨绛先生让我们走近文人生活的光阴里,探寻点点滴滴。
2022•4•9
回应 2022-05-19 10:11:13
论坛 · · · · · ·
我记得自己看过一段文字~ | 来自岫烟姐姐 | 2 回应 | 2022-05-17 01:01:23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12 )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8.7分 402102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2)9.0分 45205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5)8.9分 3971人读过
-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4)8.9分 4106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千评9分书 (Sheryl)
- 2010年以后9分以上图书 (晚安,本杰明)
- 已买实体书 (莓野莓莓)
- null 的 8 分书 (null)
- 中国现代史通论及相关优秀作品 (不要生气)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我们仨的评论:
feed: rss 2.0
2 有用 猪农小璋 2020-05-28 15:13:36
他们经历过很多,但是在杨绛平实的文字里一切都像是那么的平淡无奇!其实不管是怎么样的人生,到了最后再往回看,不过也就是那么回事!杨绛先生在女儿和丈夫相继去世以后,一个人又活了18年,她肯定是非常想念已经逝去的“我们仨”其中的另外俩,但是正是她内心的强大以及丰富的思想使她得以继续活下去!
9 有用 J-kwan 2020-08-09 10:32:20
杨先生文字平淡但读起来让人感到窝心,我们仨是一个不可分离的整体,轻描淡写中满满都是爱,十分佩服他们在经历过去颠沛流离的艰辛岁月依然坚持不断读书、学习和翻译等,圆圆即使生病卧床依然执笔记录,时间就是生命,生命并不在于长短,而是在于有没努力地狠狠活至“无憾”。
1 有用 Сергей Ку 2019-02-16 15:40:01
对人生的正解
1 有用 EricXavier 2018-12-11 00:37:04
面上有泪如倾,心中有泪如倾,相守相助,相聚相失,家,在哪里
3 有用 null 2020-09-29 20:47:03
挺好。开篇两个短篇感觉一般,甚至有点无病呻吟。到正篇了时代徐徐展开,挺恬静的,让人深呼吸
0 有用 牵一只梅花 2022-07-03 17:02:13
我没有仔细阅读目录的习惯。我没想到第一部仅有不到两页的内容,随之便引出了第二部。第二部中基于梦境的写作方式,对我而言阅读起来并不太适应。比起前两部,我更喜欢第三部中简单而温馨的一家三口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的学者的故事,我读得很少,每次想读,却又觉得一定会是压抑而难过的,仔细想想又觉得不读会舒服些。看了《我们仨》,想法有了些变化,觉得那个时代的故事,并不一定都是以纯粹的压抑为主... 我没有仔细阅读目录的习惯。我没想到第一部仅有不到两页的内容,随之便引出了第二部。第二部中基于梦境的写作方式,对我而言阅读起来并不太适应。比起前两部,我更喜欢第三部中简单而温馨的一家三口的故事,字里行间透露出时代的印记。那个时代的学者的故事,我读得很少,每次想读,却又觉得一定会是压抑而难过的,仔细想想又觉得不读会舒服些。看了《我们仨》,想法有了些变化,觉得那个时代的故事,并不一定都是以纯粹的压抑为主调的,以后可以多读些。此外,分享我书中很喜欢的一句话:“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这句话非常得简单,纯粹,真实,一语中的。 (展开)
0 有用 小土豆炒小肉丝 2022-07-03 15:52:41
无聊、无奈、多病、幸福的日子。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股是那样的结局: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杂着烦恼和忧虑。 人间也没有永远。
0 有用 Summer 2022-07-02 23:21:58
晚上看了一遍,又温暖,又心酸。感觉是陪他们回忆了一遍人生。携手一生的感情,真美好。 在上海解放前,他们没有离开,说“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这是无比朴实的话了。 “人间也没有永远。我们一生坎坷,暮年才有了一个可以安顿的居处。但老病相催,我们在人生道路上已走到尽头了。”
0 有用 多多 2022-07-02 17:27:13
人生终究是旅途,不能永远停留。
0 有用 铁甲小宝 2022-07-01 20:09:56
前半部分的悲伤,后半部分日常的平淡。难过又幸福。世间好物不坚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