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继续沉默的书评 (21)

小兔雷特 2018-08-07 15:20:43

编辑手记| 我终于有书可赠了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刚做编辑的时候,最开心也最烦恼的事情就是领样书。自己做的书一旦印好,进入了仓库,就可以填表免费领几本,送给媒体、亲友或者自留。可新人不认识几个媒体人,也不觉得有些书特别适合送给某位朋友,样书就只能堆着。在我做编辑之前翻译过两本书,也是一样的情况。我译的第一...  (展开)
saltus 2019-01-20 22:44:40

诗一样的小说,不信我分行给你看

摘一些小说中的段落,只用新诗的方式进行分行、分节,不删减或新增哪怕是一个字,玩一玩,你就知道,这本书有多美。 其一 雨把平原变成了一个泥沙混杂的 沼泽地。冬天的特拉维夫, 一座既无下水道也无排放口的城市。 湖像产卵一样不断地涌出来。 城外的大海,黝黯不洁, 隆隆地...  (展开)
菊子 2018-09-26 09:11:13

耶霍舒亚:诗人继续沉默,人们隔绝而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990年代某年,我同时读到了两本 《情人》:一本是众所周知的杜拉斯的 《情人》,一个法国姑娘 “我”和她年长的中国情人;另一本是以色列作家亚伯拉罕·耶霍舒亚的 《情人》,这本书当时在中国读者中不那么著名,但里面的一对情人,却同样超乎寻常。小说发表于1977年,在当代...  (展开)
光渡 2018-09-03 20:09:16

诗人继续沉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看作家们的小说选集,往往喜欢倒着看一尾一头。该书《诗人继续沉默》的结尾是张洪凌的《译后记》,一口气读完,大体了解了作家耶霍舒亚的生活经历和文学成就。在炮火声不断,以色列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世仇中,作家的从军经历特别吸引人,仿佛看到了一名年青犹太军人,正在追...  (展开)
夜鱼 2018-11-25 20:28:07

跟随耶霍舒亚犁过那片土地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以色列的土地是复杂的集合,荒芜与繁盛,历史与现实,安宁与冲突,自由与禁锢……都紧密交织在这片古老而年轻的土地上。亚伯拉罕·耶霍舒亚的小说集《诗人继续沉默》也仿佛这样的集合,它紧紧抓住斯土斯人,就像映射在文字世界里的以色列。 在文字中的以色列,沉默的诗人面对人...  (展开)
夏芃 2018-11-20 16:51:09

从“K”到A.B. 耶霍舒亚的耶路撒冷式流亡者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沉默的意志,源于与“K”的相似性 在美国文艺批评家乔治·斯坦纳(George Steiner)的著作《语言与沉默》(Language And Slience)中有一篇标题极简的评论文章“K(1963)”。K,这个大写字母即是姓氏的缩略字母,也是一个符号象征。“在德语中,Kavka不过是指一个饶舌的人而已...  (展开)
喵啊呜咪 2018-10-29 02:19:00

未免有些隔阂,却依然经典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本书作者是以色列当代著名作家亚伯拉罕•耶霍舒亚,他与阿摩司•奥兹、大卫•格罗斯曼并称“以色列文学铁三角”,获得过包含以色列国家文学奖、法国美第奇外国文学大奖等诸多重要文学奖项,《纽约时报》曾将其称为“以色列的福克纳”,哈罗德•布鲁姆曾撰写专文评论耶...  (展开)
shizuko_ 2018-10-11 12:58:50

体验式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很奇怪,一本书随身携带久了,好像书中的文字也渗透进了日常的生活,即使没能完全翻阅,即使没能领略作者的全部意志,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实现与书籍的互通,与其中流动的思绪的交融。说来惭愧,《诗人继续沉默》这本书已经在通勤路上随我漂泊了将近半个月,倒不是书籍的问题,...  (展开)
浮桴 2021-10-31 12:41:32

《诗人继续沉默》:孤独之歌,沉默之谣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1. 诗人 耶霍舒亚在用写诗的笔写小说。语言层面,许多段落不用做任何处理,直接分行朗读,就是很美的现代诗。这篇评论(https://book.douban.com/review/9908497/?dt_dapp=1)已举了一个例子,尝试再举一处: 耶路撒冷,它的平静是伪装的。 它的人民总是很紧张、焦虑, 好像随...  (展开)
低血糖电视机 2021-07-15 14:19:21

诗人继续沉默

非常喜欢,尤其是前几篇。这半年逐渐从高考的语文阅读训练里脱离了出来,不再去为了意义与主旨执着以后,阅读有了新的感受。 人对于事物、事件的感知大部分时候不是立场明确的,只是隐约的有一些情绪,涌动在日常生活的琐碎里。作者十分善于捕捉这暧昧的边缘,用人物模棱两可的...  (展开)
Neruguisalkhi 2020-07-02 11:38:50

蓝色从赤着的脚底涨起来

全程地铁看完也无损于它的动人。我一定要学好一套夸短篇集的流程(我还欠着海风的我记得 但是《诗人继续沉默》比《海风中失落的血色馈赠》更好评价,相对而言篇章之间的同质性稍微更强一点,所有人都有他们正在生发的联系,除了主人公,漫长地坐在椅子上,不安地向人们交握的手...  (展开)
大皱纹先生 2020-03-07 18:22:00

独自——读《诗人继续沉默》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去年借来读了一遍,故事不错,情节也不错,顺带还见识了一下以色列的景色。只是吧,总觉得哪里差那么一点,不是很明白,或者说触动的不够深。6月份出差,带着这本书,最后几天翻了翻,重新看了其中的两个故事,有了一个新体会。 这本书的十二个故事,各色人等,稀奇古怪...  (展开)
Enid.Jiang 2019-11-28 08:56:15

诗人继续沉默

这本书就如同书本的封面一般,带着灰色的平静感。或许是因为作者生活在以色列耶路撒冷这座带着血色历史的城市,十二篇中短篇小说大都灰暗,压抑,甚至带着一些难以理解的荒诞。我能感觉每个故事的背后都带着一些隐喻,但大部分故事都确实看得不太明白。最后的“译后记”很值得...  (展开)
小刘同学在豆瓣 2019-08-14 15:16:59

孤独像潮水一般笼罩我,包围我,然后淹没我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这本书,我看的好辛苦!比万历十五年还要辛苦!我觉得肯定是我读书太少了,不然这书为什么评价还很高啊。 这又是我微博被种草的一本书,装帧非常漂亮,整本书看起来是冷冷淡淡的风格,实际上内容也是,那都不能说是冷冷淡淡,那得是孤苦凄凉。就像标题写的一样,这本书的阅读过...  (展开)
XCR 2023-12-25 23:53:48

读完了23年计划的最后一本书,耶霍舒亚的《诗人继续沉默》。原来的阅读一直局限在村上,和一些人尽皆知的作者的作品上,便想着做出一些改变,把目光投向更遥远的地方。他是我接触的第一位以色列作家,这个特殊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作品中的元素:沙漠,耶路撒冷,民族冲突,宗...  (展开)
LIMBO 2022-11-18 08:04:10

诗人继续沉默

《诗人继续沉默》 最近读下来感觉最喜欢的一本书,看到豆瓣有书友评论说是“缓慢镜头里的本色浮世绘”,深以为然。 每一篇都很喜欢,但是最喜欢的是《雅达尔夜行快车》《洪峰》《面向森林》这三篇,尤其是夜行快车,着实是吓了我一跳:原本以为孜瓦是一个悲悯的思考的纯洁灵魂...  (展开)
伯儀 2021-12-18 18:46:20

落入深海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耶路撒冷是天堂,约旦是地狱。阿拉伯的村庄埋在地下,阿拉伯的人民失去历史。以色列在宗教之上建立精神的国土,流浪者放逐他人去流浪,完整因残缺而成全。 父与子的故事,除了政治与宗教的隐喻,还带来人心的触动。《诗人继续沉默》像坂口安吾的《白痴》一样,让我在深夜痛哭;...  (展开)
下酒詩 2021-12-01 09:07:24

讀書筆記|詩人繼續沈默

《詩人繼續沈默》 我们只能看她从我们的生活中消退,退进沙漠之中,被迫在贫瘠的荒山野岭中独自彷徨,最终消失在黎明的微光之中。 直到那时我才发现暴风已经在外面刮了一晚。一棵小树用它的枝桠拍打窗户,捶着玻璃,在窗棂上东戳西戳。一整夜它都试图用强力钻进来,钻到我的床...  (展开)
张翔武 2021-09-30 11:12:41

亚伯拉罕的孤独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除了零星读过阿摩司·奥兹的小说,他给我留下细腻幽暗又稍嫌做作絮叨的印象,其他以色列作家,我一无所知。从欧内斯特·勒南《耶稣传》里,我略知犹太人生活那块土地的皮毛,干燥的土地之外就是沙漠,并不活跃的民族在古老的信仰与文化传统中,与其说他们像鼹鼠般在地下掘进,...  (展开)
抓紧时间开花 2020-06-29 19:44:41

关键词

与所有人都失去了交谈的可能性,但是仍然渴望着交谈。 对自己的才华绝望,不断焦虑着拖延着,否定自己的研究。 让自己沉醉在寂静大地的壮丽景色中,期待、策划着一场毁灭 在炎热的天气和刺眼的日光里,与人无止境的争吵,关系得不到和解 在不安中,在漫长的路途中,追寻着一个...  (展开)
<前页 1 2 后页> (共21条)

订阅诗人继续沉默的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