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情·厄运 短评

热门 最新
  • 2 小晨 2020-01-06 07:32:16

    吉本芭娜娜的世界像是真空的,很适合某种心境时读

  • 4 白眼仁儿大王 2018-12-23 01:05:37

    虽然是灵异故事,却有点温暖,好像鬼也没那么可怕了。蛮喜欢千鹤的鼓励“不要苛责自己,要无情地活下去。无论发生什么,都要昂首挺胸地面对。”

  • 2 慕小雨 2019-04-08 03:10:33

    死亡,并不是没有感情,反而它带着比生更强烈的情感,激发了人最原始的冲动。 人,终其一生,不过是在学习如果迎接死亡而已。

  • 1 你发不现我 2019-02-03 09:20:25

    前面恐怖小说写的好好的,怎么戛然而止了呢。

  • 0 萝卜™ 2019-02-18 16:04:13

    姐姐和对象都已逝去 怎么她的故事里总是车祸 火灾这些

  • 1 爱丽思 2019-03-14 19:02:41

    《无情》更像厄运,《厄运》很是无情。

  • 0 换名字ing 2019-11-17 21:23:59

    很日式的活法,以前活得好难,现在也辛苦,但今天仍要好好活着呀,我们相互支持地活下去。

  • 0 伊林 2019-03-15 15:30:38

    “充实度过等待死亡来临的空白时间”

  • 0 狗卡忒弥斯 2020-09-11 07:23:57

    一读吉本芭娜娜就会平静下来。每一本书明明都像同一本书但就是爱读。文字中真的有魔力吧!很喜欢第一篇。

  • 0 时笙 2021-04-02 13:43:04

    《无情》梦境交织现实,他人故事唤起自身回忆。千鹤的异能让小说带上了一丝神秘色彩。无情是相对有情而言的,当时无情而后有愧。但最重要的是活着的人要跨过去。“人因为厌倦了对方,总以为分手是自己或者对方的意志所造成的。其实不然,共同生活的结束就像季节的变换,仅此而已,不由人的意志左右。”《厄运》从姐姐突发脑溢血开始写起,因为她连做植物人的资格也失去了,所以选择让她离去。又涉及死亡的主题——身体和大脑分别死去的过程。姐姐身边的人,包括我,所表现的面对厄运的态度——“每个人对不幸的接受方式都不一样”。这两篇非常短,依然是金句不少,总体淡淡的。芭娜娜的小说都会出现一段感情中的第三者这个角色啊,屡试不爽。

  • 1 新窄 2022-03-26 22:16:30

    疗愈文学的吉本芭娜娜的书看一本少一本,需要被疗愈的伤却越来越多。

  • 0 透明瞳 2022-03-20 17:52:41

    可能是因为都是很短小的故事吧……字数太短以至于还没有把自己完全代入到故事中……故事就结束啦。不过确实,相较于《鸫》蓬勃的生命力和《橡果姐妹》的浓厚温情,《无情》让人觉得有距离感,《厄运》又让人觉得疏离。可能需要在恰当的时节重读才会觉得美妙吧。

  • 0 宁默 2022-02-19 22:32:05

    短篇精品 情绪表达特别细腻

  • 0 马尔萨斯的水螅 2022-02-21 11:16:20

    “一味沉溺于无谓的伤感,时间的神圣性就会被玷污。”吉本芭娜娜的故事总是蒙着一层淡淡的伤感和绝望,但其细腻的情感波动又让人不觉衰颓和消沉,反而是无以名状的温暖和爱的慰藉。 《无情》中的恐怖和诡异,似乎来源于愧疚于挚友的我的心魔作祟,浑浑噩噩、不得安宁的一晚,是我内心的挣扎和苦痛。《厄运》中姐姐脑溢血而亡给周边人带来的巨大荒芜感,的确在最初击垮了众人,然而冬夜的星辰不变,耳畔的音乐回响,冬季无情的逼近——怀揣着秋天的回忆,期待着夏日晴朗的午后。

  • 0 zeeki 2022-03-11 18:02:37

    那种熟悉的感觉又回来了——看青山七惠和吉本芭娜娜的时候,从现实中抽离,湿漉漉黏糊糊的悲伤的感觉。

  • 0 歐陽杼 2021-12-05 04:13:42

    死人有什么可怕的呢?比起可怜的随处漂泊的幽灵,活人的阴险狡诈显得更令人恐惧。

  • 0 广濑康穗 2021-10-19 19:24:45

    《无情》有些微妙,难以共情。《厄运》倒是还不错,意境很足。

  • 0 水馨 2021-10-16 20:58:17

    好读的一本。适逢秋季,早晨跑步的时候忽然想起书中描写的秋天,落叶缤纷,穿着黑白两色跑步的我边欣赏秋天的颜色边不断呼气超着目的地奔跑…终于,抵达。

  • 0 boilingtown 2021-11-26 21:10:57

    不恐怖的。辟个谣。

  • 0 甲虫四肢着地 2021-11-29 14:31:13

    怎么说呢,觉得banana触及了一些很深的东西,但又没能把它们讲出来以致有时显得过于浅显,有时又会想“这个女人到底在想什么啊…”。她还是和死亡达成了和解的,至少很自然地写出了“…眼泪就流出来,跟麻雀尿尿似的”这样的句子。她把死亡这个过程拉长以不断地为之痛苦和思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