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里面好多故事都在其它书里读过,对他讲的城市生活一直充满兴趣。关于昆明的风土人情,西南联大的师生们,那自由、独立的土壤培养着一代知识名人。他们醉心学问,怀着家国之情。那个时候很美,但一个时代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本该被更好对待。读完之后忽然想去远游了,找个时间去昆明,带着阅读这本书的心情。
汪老真是个有趣的人~!像一个和你讲故事的大伯坐在你对面捧着两瓣橘子和你唠他的年少时。
在西南联大好像随便“揪”一个人出来,他都是满肚子的学问。它是一个时代,回不去又无法超越。
汪老关于西南联大的文集,没有板正地忆苦思甜,只是淡淡地回忆,更让人心向往之。 那时真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 西南联大校歌:骑了毛驴考大学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看了纪录片再来看书 老师同学的样子都似鲜活了起来可爱的很 嗯 看完想上学🎒
在热爱生活的人眼里,一切都是这样的可爱灵动。
一本又好玩又有意义的书,前人治学之用功、思想之自由开放令人感慨,今当勉励之。
把这些十来年里写的东西编在一起就好玩了,你可以看到段子从不指名到指名又不指名,在大量的self quotations中间看出心境的不同和同。老先生是真对西南联大爱得不行不行
昆明还是要去的,昆明是可依恋的。
西南联大是极好的,不比国外的名校差,才华横溢的老师与学生,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由开放的风气,严谨的治学 若能在如此校园学习过,谁能不珍惜,怀念呢
“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读起来真是舒服,趣味横生又亲切。读罢,想到昆明的翠湖散散步。
有些编者太不道德了 这里拿两篇那里拿两篇 然后取一个自觉和文风很搭调的文绉绉的名字(人间草木/岁朝清供/人间小暖.......) 导致市面上汪老的很多书重复度极其高 就这本书里的很多篇 我在大于等于两本书中看过 阅读体验极差
因为是在各大报刊上整合的,确实挺多重复。但是读内容读得好伤心,笔锋明明那么淡,写得也有趣,但就是好伤心
四星,西南联大回忆录。汪曾祺在书中回忆了西南联大的生活、昆明城的市井见闻,以及为他的老师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等一代大师作人物小传。全书叙述稳健而不乏幽默,文笔扎实,举重若轻。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痴情自不必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沈从文教的作文课,在他看来,写小说一定“要贴到人物来写”,因为其他的一切描写都是“从属于人物”,人物永远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当写作者和笔下的人物“贴”得紧,“捉”到了那种彼此之间形影不离的共鸣的“感觉”,这样“才能使通篇小说都渗透了人物,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都感觉到人物,同时也就感觉到作者的风格”。沈从文的“感觉”论和我的男神库切的“氛围”论可谓异曲同工矣。
不跑警报煮糖水的广东人、痛哭不花妆的唱戏人……写同辈比写老师生动得多
汪老重新点燃了我对阅读和生活的激情。
是散文集没错,但整本书就像爷爷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大好,回忆往事的故事忘记说没说过,于是重复一遍遍遍遍遍讲。
很短很散倒也有趣,学校及周边,老师和同学,那时虽苦但乐,现在估计几乎没有任何痕迹了。算不上回忆录,只是片段,写于四十年后总有些记忆偏差,又有点欲言又止,时不时还重复。
如此自由的大学氛围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老师于学生来说都是无比珍贵且难忘的,汪曾祺先生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最近总感觉时间赶,这些散文原该慢慢读的。
> 我在西南联大的日子
44 有用 Mori 2018-12-16 16:05:27
里面好多故事都在其它书里读过,对他讲的城市生活一直充满兴趣。关于昆明的风土人情,西南联大的师生们,那自由、独立的土壤培养着一代知识名人。他们醉心学问,怀着家国之情。那个时候很美,但一个时代不仅仅是这些,他们本该被更好对待。读完之后忽然想去远游了,找个时间去昆明,带着阅读这本书的心情。
38 有用 阿吉喵 2018-12-27 19:28:31
汪老真是个有趣的人~!像一个和你讲故事的大伯坐在你对面捧着两瓣橘子和你唠他的年少时。
24 有用 从一到 2018-12-26 15:41:46
在西南联大好像随便“揪”一个人出来,他都是满肚子的学问。它是一个时代,回不去又无法超越。
21 有用 谁知江上酒 2019-05-08 12:22:31
汪老关于西南联大的文集,没有板正地忆苦思甜,只是淡淡地回忆,更让人心向往之。 那时真正是“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啊! 西南联大校歌:骑了毛驴考大学 万里长征, 辞却了五朝宫阙。 暂驻足, 衡山湘水, 又成离别, 绝徼移栽桢干质,九州遍洒黎元血。 尽笳吹弦诵在山城,情弥切……
19 有用 吴予温良 2018-12-19 12:53:01
看了纪录片再来看书 老师同学的样子都似鲜活了起来可爱的很 嗯 看完想上学🎒
7 有用 KOTTERI 2020-12-12 00:08:22
在热爱生活的人眼里,一切都是这样的可爱灵动。
5 有用 零 2019-10-12 23:07:23
一本又好玩又有意义的书,前人治学之用功、思想之自由开放令人感慨,今当勉励之。
10 有用 thea 2020-07-23 14:11:57
把这些十来年里写的东西编在一起就好玩了,你可以看到段子从不指名到指名又不指名,在大量的self quotations中间看出心境的不同和同。老先生是真对西南联大爱得不行不行
6 有用 Flowery 2020-06-26 16:57:24
昆明还是要去的,昆明是可依恋的。
6 有用 沢泯 2020-08-24 19:06:48
西南联大是极好的,不比国外的名校差,才华横溢的老师与学生,独特的风土人情,自由开放的风气,严谨的治学 若能在如此校园学习过,谁能不珍惜,怀念呢
3 有用 Atropos 2024-10-28 23:18:06 北京
“联大八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三十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作家回答了两个字:自由。”汪曾祺先生的散文读起来真是舒服,趣味横生又亲切。读罢,想到昆明的翠湖散散步。
16 有用 阿七阿六阿四 2020-08-27 16:46:30
有些编者太不道德了 这里拿两篇那里拿两篇 然后取一个自觉和文风很搭调的文绉绉的名字(人间草木/岁朝清供/人间小暖.......) 导致市面上汪老的很多书重复度极其高 就这本书里的很多篇 我在大于等于两本书中看过 阅读体验极差
4 有用 Kafkaïen 2023-07-03 17:56:39 上海
因为是在各大报刊上整合的,确实挺多重复。但是读内容读得好伤心,笔锋明明那么淡,写得也有趣,但就是好伤心
2 有用 湛泊 2021-06-19 10:28:20
四星,西南联大回忆录。汪曾祺在书中回忆了西南联大的生活、昆明城的市井见闻,以及为他的老师沈从文、闻一多、朱自清、金岳霖等一代大师作人物小传。全书叙述稳健而不乏幽默,文笔扎实,举重若轻。金岳霖对林徽因的痴情自不必说,印象最深的,莫过于沈从文教的作文课,在他看来,写小说一定“要贴到人物来写”,因为其他的一切描写都是“从属于人物”,人物永远占据着主导的位置。当写作者和笔下的人物“贴”得紧,“捉”到了那种彼此之间形影不离的共鸣的“感觉”,这样“才能使通篇小说都渗透了人物,使读者在字里行间都感觉到人物,同时也就感觉到作者的风格”。沈从文的“感觉”论和我的男神库切的“氛围”论可谓异曲同工矣。
1 有用 薛宝钗 2024-01-18 17:18:53 浙江
不跑警报煮糖水的广东人、痛哭不花妆的唱戏人……写同辈比写老师生动得多
1 有用 李嘉图·M·Z 2024-03-23 21:58:18 江西
汪老重新点燃了我对阅读和生活的激情。
1 有用 XM 2022-01-25 00:28:01
是散文集没错,但整本书就像爷爷年纪大了记忆力不大好,回忆往事的故事忘记说没说过,于是重复一遍遍遍遍遍讲。
1 有用 冇脚嘅雀仔 2024-10-10 22:18:20 广东
很短很散倒也有趣,学校及周边,老师和同学,那时虽苦但乐,现在估计几乎没有任何痕迹了。算不上回忆录,只是片段,写于四十年后总有些记忆偏差,又有点欲言又止,时不时还重复。
1 有用 Jumbo 2022-10-01 14:54:20 北京
如此自由的大学氛围真的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于老师于学生来说都是无比珍贵且难忘的,汪曾祺先生真的是一个很有趣的人!
1 有用 藏幸 2023-12-08 09:59:00 云南
最近总感觉时间赶,这些散文原该慢慢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