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注册
下载豆瓣客户端
豆瓣 6.0 全新发布 ×

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iPhone · Android
  • 豆瓣
  • 读书
  • 电影
  • 音乐
  • 同城
  • 小组
  • 阅读
  • FM
  • 时间
  • 豆品
豆瓣读书
搜索:
  • 购书单
  • 电子图书
  • 2024年度榜单
  • 2024年度报告

鄘

谷子 2022-09-12 15:20:36

《白話本國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7月版〔2007年4月3印本〕),p502第2段第1行,“所謂瓦剌,就是元初的幹亦剌”,“幹”字誤,當爲“斡”。

《古今僞書考補證》(商務印書館2019年4月版,此本錯字連篇),p22倒數第5行,“《邶》《墉》《衛》”、p23倒數第7行,“升《魯》於《邶》《墉》之前”,“墉”字誤,當爲“鄘”。

p27倒數第3行,引方苞文,“故立爲經常之法,俾王宫帥衆而驅之”,未查到原文,然“宫”字疑當爲“官”字。《漢語大詞典》【王官】1.王朝的官员。《左传·成公十一年》:“若治其故,则王官之邑也。”唐.杜甫《王命》诗:“深怀喻蜀意,慟哭望王官。”宋.梅尧臣《司徒陈公挽词》:“王官多不喜,天子以为忠。”明.顾炎武《菰中随笔》:“朝廷常收其俊伟,以补王官之缺。”

p31,第12行,“二都居北山之陽,南山之陰,其他東西長,南北短,短長相補,不過千里,古今一也”,“其他”的“他”字似誤,似當爲“地”字。

p34倒數第10行,“其爲治靡不始於粗粗而漸進於精詳” ,此本竟印成”粗粗“,錄入者和主事人何等外行可知。查原文爲”麤觕“。 這種同義二字複用成詞,乃漢文用法的一種現象,余曾有《並併》一文總結論述之。《漢語大詞典》 【麤粗】 亦作「麤觕」「麄觕」。粗略,粗糙。《管子•水地》:「心之所慮,非特知於麤粗也,察於微眇。」《公羊傳•隱公元年》「所傳聞異事」漢·何休注:「於所傳聞之世,見治起於衰亂之中,用心尚麄觕,故內其國而外諸夏。」《漢書•藝文志》:「漢有唐都,庶得麤觕。」顏師古注:「觕,粗略也。」章炳麟《文學說例》:「予向作《正名略例》,嘗道其麤觕矣。」

p36倒數第11行,”以众通道路嚴追胥化土物矿之屬“,此係引孫詒讓文《周禮正義序》,查《晚清文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年4月版)所收《周禮正義序》,原文爲”以臮通道路嚴追胥化土物卝之屬“。此本把”臮“錯當成”衆“,再轉簡爲”众“。另外,孫詒讓原文用”卝“,也不宜改爲“礦(矿)”。

p53第6行,“汲郡人不准盜發魏襄王墓”,“准”字誤,此人名爲“不準”。此係人名特定用字,不可依“準”簡化爲“准”字例。倒數第8行,“相傳以爲孔子刪《書》所餘,本必然”,“本”字誤,當爲“未”。

p55第10行,“楮里疾圍蒲”,“楮”字誤,當爲“樗”。樗里疾,秦宗室將領, 《史记·卷七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 。

p61倒數第10行, “《大戴禮.少闲篇》”,“闲”字誤,當爲“閒”。 《漢語大詞典》【少間】 亦作“少閒”。6.稍稍空閑。《禮記·曲禮上》:「侍坐於君子,若有告者,曰:『少間,願有復也。』則左右屏而待。」鄭玄注:「欲須少空閒有所白也。」《大戴禮記·少間》:「今日少間,我請情於子。」《漢書·公孫弘傳》:「今事少閒,君其存精神,止念慮,輔助醫藥以自持。」宋.葉夢得《避暑錄話》卷下:「每燕集,蜀工未嘗不與極飲盡歡。少間,則必以談禪相勉。」《兒女英雄傳》第十八回:「指使他眼耳手口隨了一個心,不曾一刻少閒。」又「教育部國語辭典修訂本」(線上):【少間】4.稍微止息。「間」文獻異文作「閒」。《國語.晉語八》:「今若大其柯,去其枝葉,絕其本根,可以少閒。」則61倒數第10行,所據底本,必爲“少閒”,而此垬簡化字排印本誤將“閒”轉簡爲“闲”,但這裏絕不可轉作“闲”,是爲錯字,當依原文作《大戴禮.少閒篇》。

p70倒數第5行,“前涼張实改元永安”,“实”字誤,此人名爲“張寔”。人名特定用字必須用原字,不可改爲垬簡化字 “实”。

p72倒數第8行,“記《太平御覽》與總類爲兩書之誤”,“《》”很多情況下不適合於中文尤其是古文的書名簡稱,譬如這裏是指「太平御覽」和「太平總類」,因都有太平二字,故後面“太平總類”省寫爲“總類”,此古文常見(其實白話文同樣可以如此表達)。再如p81第7行,“《隋》《唐》及《國史志》皆不著錄”,這裏書名號的用法也是錯的,因這裏是說隋書、唐書和國史的志。現在出版的書籍這種誤用書名號的情況很多,根本在於“《》”很多情況下根本不適合(如是傳統波浪書名號,因係開放式的,便好的多,很多情況下更適用)。這裏只舉此二例,不備舉。

p73倒數第6行,“以彬事传致之也”,“传”字誤,當爲“傅”。《漢語大詞典》【傅致】1.塗上。汉.陆贾 《新语·道基》:“伎巧横出,用意各殊,则加雕文刻鏤,傅致胶漆丹青玄黄琦瑋之色,以穷耳目之好,极工匠之巧。”2.附益而引致,罗织。《汉书·王莽传上》:“诸哀帝外戚,及大臣居位素所不悦者,莽皆傅致其罪。” 颜师古注:“傅,读曰附,附益而引致之,令入罪。”《新唐书·张弘靖传》:“ 弘靖疑御史傅致晏罪,言之帝。”《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三十二年》:“章傑捕赵鼎送葬人,又搜其私书,欲傅致士大夫之罪。”

p80倒數第7行、p86第9行,“《四部正伪》“,”伪“字誤,此書名爲《四部正譌》。

p95第3行,“孔兵攝魯相”,“兵”字誤,當爲“丘”。

p103第3行,“以必柳說爲斷”,“以必”似當爲“必以”


赞
转发
回应 只看楼主
無所將迎
2023-06-17 16:38:59 無所將迎

请问此书是收了《古今伪书考》全文,还是选了部分条目做补正?

赞 来自 豆瓣App
>
谷子
2023-06-17 16:49:21 谷子
请问此书是收了《古今伪书考》全文,还是选了部分条目做补正?
请问此书是收了《古今伪书考》全文,还是选了部分条目做补正?
無所將迎

是對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部分条目做补證,不包括姚書全書。

赞
>
無所將迎
2023-06-17 18:21:12 無所將迎
是對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部分条目做补證,不包括姚書全書。
是對姚际恒的《古今伪书考》部分条目做补證,不包括姚書全書。
谷子

谢谢告知!🙏

赞 来自 豆瓣App
>

> 我来回应

> 去古今伪书考补证的论坛

最新讨论 · · · · · · (全部)

閒(谷子)

© 2005-2025 douban.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 关于豆瓣 · 在豆瓣工作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帮助中心 · 图书馆合作 · 移动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