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亨利(O. Henry,1862-1910),20世纪初美国著名短篇小说家,美国现代短篇小说创始人。与法国的莫泊桑、俄国的契诃夫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一生留下了一部长篇小说和近三百篇短篇小说。他的作品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开辟了美国式短篇小说的途径。他的作品富于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
张经浩,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中国湖南长沙人,曾就读于湖南师范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先后任教于江西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上海理工大学。1986年出席第一届全国翻译工作者代表大会,并被选为全国翻译工作者协会理事。曾翻译《爱玛》《傲慢与偏见》《欧•亨利短篇小说选》《司各特短篇小说选》等,译文质量和风格卓具特色,以典雅传神见长。
0 有用 Fleur_de_soie 2023-07-29 21:22:59 湖南
1. 读了十篇左右,收获不大,决定中止。下定决心的契机是跟一篇小说的重逢。这么多年才发现忙碌的经纪人那篇是欧·亨利的作品,高中时在一本盗版国内读(具体名字忘了,大概就是《走者》《青年文摘》之类)上面看过,毫无讳和感。于是决定不读了。反复的巧合会让人吃不消。不可否认有些巧合设计的精彩起到了强化表达的作用。但是技巧过于显眼就是碍眼了。小说家更不应该执着于同一类技巧,甚至让内容为技巧服务。 2. 同是名... 1. 读了十篇左右,收获不大,决定中止。下定决心的契机是跟一篇小说的重逢。这么多年才发现忙碌的经纪人那篇是欧·亨利的作品,高中时在一本盗版国内读(具体名字忘了,大概就是《走者》《青年文摘》之类)上面看过,毫无讳和感。于是决定不读了。反复的巧合会让人吃不消。不可否认有些巧合设计的精彩起到了强化表达的作用。但是技巧过于显眼就是碍眼了。小说家更不应该执着于同一类技巧,甚至让内容为技巧服务。 2. 同是名家,小时候我不觉得差别有多大,长大后才发现高手中也分高下,艺无止境。虽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是高手间相形见绌的情况也是有发生。现在大致的感觉是欧·亨利 < 莫泊桑 < 福楼拜 / 司汤达。所以,同样花时间,现在更愿意看更高的高手。 (展开)
0 有用 葡萄琥珀 2021-04-17 11:07:51
有些梗确实没懂
0 有用 萨默塞特 2021-06-04 11:03:50
中文版读完了
1 有用 angelline84 2021-01-25 21:28:40
大部分都比较精彩,欧亨利短篇的结尾太出彩了,因出人意料而精彩。但少部分读得云里雾里,被七岁的女儿挑出几处硬伤,编校质量要加强啊。
0 有用 登高望远 2019-07-16 23:53:58
有几篇是经典。但是也有很多是前言不搭后语,晦涩。感觉不过如此,三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