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隐 短评

热门
  • 226 谢飞导演 2018-07-23 15:53:41

    花了三天功夫读完了这部25万字的小说,平实,精彩,值得一读!对比着刚改编出来的电影,更有一番乐趣。 改革开放之初,1986年我去洛杉矶南加大学校做访问学者时,经该校张错教授的介绍,曾到作者张北海先生纽约的家里住过几天,领教过他的热情好客与不凡学识;更在他那里见到也是路过居住的钢琴家傅聪和早我几年到纽约发展的年轻画家艾未未等艺术人士。几十年过去了,很遗憾一直未曾有机会当面感谢他的接待之情,今天读了他有着如此丰厚历史文化积淀的首部小说作品,更是感慨万千。在此,在“无所不通”的互联网上,一并向张先生传送我迟到很久的感谢和祝贺,希望作者可以看到。

  • 64 舒农 2018-07-15 18:00:52

    很难看是真的了。文笔故事没一样好的。老北京风俗吃食也不过是点到为止。想看从朝阳门内大街走到东直门南小街我也没有必要看这本书不是~

  • 34 狮子青铜 2018-07-27 21:13:17

    旅美离休干部创作。一星都是给老北京饭馆儿的,除此之外没有阅读的必要。

  • 26 萧秋水 2018-07-13 23:19:33

    老北平的细致描绘,写活了。最后的江湖在巨变中消失,有条不紊的复仇中,体现更多的是生活气息,大时代与小人物,被卷进历史车轮中的浩叹,感觉比电影好太多了。

  • 29 Laika 2018-07-21 18:12:56

    假如你年轻时有幸在北京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到哪里,他都与你同在。

  • 9 大湖喵喵喵 2018-08-02 08:59:01

    最怕脸盲式作者了,出稿没有一点自己的笔力在里头,说是武侠小说,一点武的东西都不在

  • 12 twdtz 2018-07-17 15:15:29

    前半段略平,后半段甚好,干净利落,出手见效。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看完邪不压正后不适感。

  • 10 沉睡的青春 2018-08-08 10:01:53

    北平风情是亮点,但故事写得差,反而是姜文改编后的剧情因为强烈的个人风格而有了点不一样的趣味。

  • 11 少年戈多 2018-07-23 23:05:36

    阿城没说违心话。这文字是清淡简约,又活色生香。可惜人物太平面了。但这类菜,吃几口就够了。意思已经到了。不必全吃完。

  • 10 57 2018-07-22 23:43:27

    难道是受了电影的影响,书也觉得好看,或者说我觉得两个文本没有那么不同,历史背景和核心明明都一样。无非是张北海的目光是一种回望,穿过那些硝烟和危险,感叹北平与侠的逝去,而且他的文字好,速度慢,一点一点在重建那种旧的味道,但姜文的眼睛是盯着未来的,他可能觉得或者希望这一切再次到来。

  • 10 慕月 2018-07-16 23:34:50

    这本书最厉害的不是武侠的部分,而在于对老北平生活的再现。那种信手拈来的熟稔(尤其是对吃)和气定神闲的腔调,即使在下也只在新北京生活过七年,也引发不少回忆(涮羊肉啊啊啊),必须得说没有真实生活经历,很难写就。武侠部分其实没什么新鲜的,人物塑造也过于典型(但胜在真)。一个潜伏多年,终于按照江湖规矩为师父报仇的老套故事,只是恰逢时代巨变,即便李天然功夫过硬,最后也不得为官家卖命换回情报,放弃冷兵器用手枪报仇血恨。只不过同样的是“逝去的武林”内核,态度大不一样,老舍《断魂枪》更多的是伤感与落寞,徐皓峰的作品更倾向于荒诞与虚无,张北海倒是没这层危机感,一如里面写到的,日军兵临城下,老北京人日子照过,“八国联军那会儿都过来了,什么没见过?”他更多的是乡愁,对那口今天就算再吃已然变了味的涮羊肉的深深怀念。

  • 7 Astraia 2018-09-18 18:40:58

    题材很好,但写作方式太过琐碎,开头乏味之极,架子端得特别厉害,几乎读不下去,后面才渐渐习惯,但也称不上多么引人入胜。一看可知作者搜集了大量史料,但是也没必要一股脑儿全都搁进去吧。另外书后作家采访中有一句「书中五位女士都对男主角有意,可以说是作者在自我过瘾。」……

  • 6 气急败坏陳牙齿 2018-07-15 19:53:00

    “李天然浑身一热”、 “李天然一把搂过巧红”——李天然是真天然

  • 5 Ms_underwater 2018-09-15 00:50:22

    真的就三星不能多了

  • 4 袁牧 2018-07-16 15:28:52

    用西洋侦探小说的技法来创作武侠小说比较创新,主人公身负大恨,却闲适的钻胡同、穿小巷、吃烤白薯、喝羊杂汤,慢条斯理,一张一弛,不同凡响,老北平的风土、人情、掌故、美食跃然纸上,但看了一半,小说渐渐露出武侠味道后我就放弃了,实际上传统的武侠描写动作和声音的技法,比如当啷一声,嗖的一下,啪的一掌打过去之类,在影像时代只能是特殊群体的特别爱好了。这种脱胎于评书的技法对我来说毫无代入感,恰如金庸影视剧杀死了金庸小说。

  • 5 KA.O 2018-07-26 09:27:49

    温馨提示:饿着肚子不能看。

  • 6 🌵 2018-07-18 21:51:37

    原本是非常平淡的一本小说,但是把姜文电影中扮演者带入后,会有很多别样的体验!😺

  • 5 Das Ding 2018-07-29 12:27:21

    张北海的侠,野猫似的动静缓急隐在日渐消失的老北平之下,跟姜文小豹子式地急速狂奔完全是两个文本了。

  • 5 yaya 2018-07-25 14:09:52

    武侠世界是虚,爱憎分明有仇必报,一腔热血只为寻自个儿“解饥解渴”;现实世界是实,烽火连天国破家亡,一身功夫却不知报效。一虚一实两线交错,勾勒出那个乱世的现实。有的人活在自己的世界理直气壮,眼睛里看到的只是自己的井上之天。但是,难道要求每个人都必须要有一颗为国抛头颅洒热血的心吗?难道小恨就不如国恨?我没有答案。可能作者也没有,只是希望能够让人理解李天然吧。另外觉得,作者笔下的李天然过于无脑,让人难以理解,空有一身武功却无半点谋略,单凭主角光环吊着一口仙气活到最后,真是强词夺理,这种人在电视剧里面活不过一集。

  • 7 Denim 2018-07-31 21:49:02

    不太侠有点侠,不太隐有点隐,也不太忍有点忍。节奏和对话是克制的,巧红不是独揽一座洋楼的京城第一裁缝,李天然只是个大学勉强读两年的小编辑,蓝青峰更不是被拔了牙滋儿哇乱叫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糙汉。姜文的快意的有意思,张北海悠哉的也挺有看头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