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雪岩全传 5》的原文摘录

  • 胡雪岩有如此大的事业,培植了不知道多少人才,是可想而知的事;但培植人才之始,如果只是为他自己找个不问手段,只要能替他赚钱的帮手,结果不是宓本常,就是唐子韶,因为水涨船高,“徒弟”升伙计;伙计升档手,这时候的档手心里就会想:“你做老板还不是靠我做徒弟的时候,洗尿壶,荡水烟袋,一步一步抬你起来的?伙计做到啥时候?我要做老板了。” 一动到这个念头,档手就不是档手了,第一部是“做小货”......其次是留意人才,伙计,徒弟看中了的,私下可以笼络,一旦能成局面,不愁没有班底。最后是拉拢客户,其道孔多;但要拉拢客户,一定不会说原来的东家的好话.....因此,只要有了私心重的档手,一到动了自立门户的念头,就必然损人以利己,侵蚀到东家的利益;即令是东家所一手培植出来的,亦不会觉得自己忘恩负义,因为他替东家赚过钱,自以为已经报答过了。 庆馀堂的档手能够如此通达诚恳,尽力维持庆馀堂这块金字招牌,为胡雪岩保住一片事业,原因是可想而知的。胡雪岩当初创办庆馀堂,虽起于西征将士所需要成药及药材,数量极大,向外采购不但费用甚巨,而且亦不见得能够即时供应,他既负责后路粮台,当然要精打细算,自己办一家大药店,有省费,省事,方便三项好处,并没有打算赚钱;后来因为药材地道,成药灵验,营业鼎盛,大为赚钱。 但盈余除了转为资本,扩大规模以外,平时对贫民施药施医,历次水旱灾荒,时疫流行,捐出大批成药,亦全由盈余上开支,胡雪岩从来没有用过庆馀堂的一文钱。 由于当初存心大公无私,物色档手的眼光,当然就不同了,第一要诚实......庆余堂一进门.....对联“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其次要心慈......选中这样一个党首,不必在意东家的利润,会全心全力经营事业....... 念... (查看原文)
    旗云 1回复 1赞 2012-11-13 21:45:25
    —— 引自第677页
  • 上海在战国时,原为楚国春申君黄歇的封邑,当时为了松江水患,要导流入海,春申君开了一条浦江,用他的姓,成为黄浦江,或称黄歇浦;此外春申浦,春申江,申江,种种上海的别称,都由此而来。 (查看原文)
    旗云 1回复 2012-10-23 22:38:31
    —— 引自第190页
  • 修合虽无人见;存心自有天知。 (查看原文)
    79号 2015-02-24 18:08:08
    —— 引自第678页
  • 胡雪岩贴身小厮之一的保福,捧着金水烟袋来为胡雪岩装烟;同时悄声说道:“张姨太已经打发丫头来催请了。” “现在哪里有工夫?”话中似嫌张姨娘不懂事。 保福不作声,只望着屏风后面一个十六、七岁的丫头摇一摇手,表示胡雪岩还不能进去——由南到北,通都大邑中,有阜康钱庄,就有胡雪岩的一处“行馆”;大多有女主人,住在阜康后进的张姨娘,不甚得宠,所以胡雪岩有这种语气。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40:09
    —— 引自第20101页
  • “我看左大人在京里顿不长的。”汪惟贤也是杭州人,跟东家打乡谈,“待不长”称之为“顿不长”;使得胡雪岩大吃一惊。 “为啥顿不长?” “还不是他的‘沃不烂、煮不熟’的老脾气又发作了。”“沃不烂、煮不熟”也是杭州的俚语,有刚愎自用之意。接着,汪惟贤举左宗棠在军机处议俄约及“海防”一事,来支持他的看法。 原来新疆回乱一起,俄国以保侨为名,出兵占领了伊犁,扬言暂时接管,回乱一平,即当交还中国,及至左宗棠西征,先后克复乌鲁木齐、吐鲁番等重镇,天山南北路次第平靖,开始议及归复伊犁,要求俄国实践诺言,而俄国推三阻四,久假不归的本意,逐渐暴露。于是左宗棠挟兵力以争,相持不下;这样到了光绪四年秋天,朝议决定循正式外交途径以求了结,特派左都御史崇厚为出使俄国钦差大臣,又赏内大臣衔,为与俄议约的全权大臣,许他便宜行事。 这年腊月,崇厚取道法德两国,抵达俄京圣彼得堡,立即与俄国外务部尚书格尔思展开谈判。谈了半年才定议,而且崇厚以“便宜行事”的“全权大臣”资格,在黑海附近的赖伐第亚,签订了《中俄返还伊犁条约》,内容是割伊犁以西以南之地予俄;增开通商口岸多处;许俄人通商西安、汉中、以及松花江至伯都讷贸易自由。 消息传回国内,舆论大哗,痛责崇厚丧权辱国。而崇厚敢于订此条约,是因为背后有两个强有力的人在支持,一个是军机大臣沈桂芬,他是朝中足以与“北派”领袖李鸿藻抗衡的“南派”领袖,深得两宫太后的信任。一个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以继承曾国藩的衣钵标榜,在军务与洋务两方面的势力,已根深蒂固,难以摇撼。在议约的半年中,崇厚随时函商,获得沈、李二人的同意,才敢放心签约;而且未经请旨,即起程回国,留参赞邵友濂署理出使大臣。 沈桂芬、李鸿章虽都赞成伊犁条约而动机不同。沈桂芬是因为僵持的局面持续,朝廷既不能不派重兵防守,左宗棠的洋债就不能不借,长此以往,浩繁的军费会搞得民穷财尽,用心可说是委曲求全。 李鸿章就不同了,...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40:42
    —— 引自第20151页
  • 胡雪岩知道搭上线了,便不再多问;转脸看着徐用仪说:“筱翁刚才说,如今做官有四条终南捷径,是哪四条?” “是四种身分的人:‘帝师王佐,鬼使神差’。象李兰荪、翁叔平都是因为当皇上的师傅起家的。此谓之‘帝师’。宝中堂是恭王的死党;以前文中堂也是,这是‘王佐’。” “文大人?”胡雪岩不觉诧异,“入阁拜相了。” 徐用仪一楞,旋即省悟。他指的是已去世的体仁阁大学士文祥,胡雪岩却以为文煜升了协办大学士。当即答说:“堂书照例要转到吏部才会升协办;他现在是刑部尚书,还早。” “喔,喔,”胡雪岩也想到了,“筱翁是说以前的文忠。”文忠是文祥的谥称。 “不错。” “筱翁,”古应春插进来说:“‘鬼使’顾名思义,是出使外国,跟洋鬼子打交道。何谓‘神差’就费解了。” “一说破很容易明白。”徐用仪指着胡雪岩说:“刚才胡大先生跟我在谈神机营,‘神差’就是神机营的差使。因为醇王之故,在神机营当差,保举特优。不过汉人没分;就偶尔有,也是武将,文官没有在神机营当差的。”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48:21
    —— 引自第20201页
  • 见此光景,古应春好奇心起,接过那具陶罐细看,罐子四周雕镂人物;罐底正中刻着“大明宣德年制”;另有一行小字:“苏州陆墓邹大秀敬造”。但制作虽相当精巧,毕竟只是个蟋蟀罐,经历四五百年,也不能就算值钱的古董。 他不好意思直抒观感,只好这样问说:“老朱,你说它好处在哪里?” “好处在旧、在有土性,火气尽脱,才不伤虫。古老爷,你总斗过蛐蛐吧?” 蟋蟀在北方唤做“蛐蛐”,南方亦有此称呼,古应春虽不好此道,但斗蟋蟀博彩,输赢进出极大,他是知道的。 “一场蛐蛐斗下来,银子上千上万算;好蛐蛐说得难听些,真当它祖宗看待,上百两银子一只宣德盆,又算得了啥?”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49:51
    —— 引自第20290页
  • “这件事马上要有回音。”胡雪岩轻声说道:“左大人一开了话匣子,先讲西征功劳,再骂曾文正,这顿饭吃下来,起码三个钟头,你三点钟以前来,我一定还在这里。”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1:30
    —— 引自第20400页
  • 徐用仪说:“他有个儿子,本来也是牵涉在杨乃武那一案里的,后来看看事情闹大了,刘锡彤叫他回盐山,哪知坐的是福星轮。” 福星轮沉没,是在中国海域中发生的第一件重大海难事件;所以徐用仪不说,也知道刘锡彤之子已经遭难。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1:55
    —— 引自第20560页
  • “我请!”胡雪岩脱口而答,“如果宝二爷愿意,我把他请到上海、杭州去逛个一年半载,一切开销都是我的。”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3:16
    —— 引自第20624页
  • 在京的旗人,不能随便出京,这个规矩在雍、乾年间,极其严格,以后慢慢地也放宽了。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4:07
    —— 引自第20649页
  • 从经管西征粮台,在上海设转运局开始,胡雪岩无事不顺手,常是一夕之间,获利巨万,财是怎么发的,连他自己都不甚清楚。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4:40
    —— 引自第20753页
  • 乾隆年间,国库充盈,皇帝只要觉得什么事能够怡情悦性,尽可以放手去做,不必愁钱,这也许就是他能够克享天年的道理。听了周理堂的话,印证乾隆皇帝的作为,胡雪岩的行事大改常度,虽仍然不忘如何赚钱,但想得更多的是,如何花钱?大起园林,纵情声色;以前眠食不安,郁郁寡欢的毛病倒是消失了,却另添了一样病:肾亏。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5:56
    —— 引自第20809页
  • “元宝街”满铺青石板,足容四马并行;街中突起,两头低下,形似元宝心,因而得名。不过,胡雪岩当初铺这条街时,却并未想到这个能配合他的“财神”之号的俗气的街名,只是为了便于排水;当然,四周的阴沟经过细心修建,畅通无阻,每遇夏日暴雨,他处积水两三尺,元宝街却只要雨停,便即水消。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6:43
    —— 引自第21114页
  • 此人就是“彭郎夺得小姑回”的彭玉麟,湘军水师的领袖。洪杨既平、彭玉麟淡于名利,外不愿当督抚,内不愿当尚书;于是有人建议,长江水师龙蛇混杂,盐枭勾结,为害地方不浅,彭玉麟清刚正直,疾恶如仇,在长江威望素著,不如仿照旗营“专操大臣”的制度,派他专门巡阅长江水师,得以专折奏事,并颁给“王命旗牌”,遇有不法官吏,得以便宜行事。彭玉麟接受了这个差使,一年一次巡阅长江水师,其余的日子,便住在西湖上,与他的孙儿女亲家俞曲园唱酬盘桓,消闲如鹤。 …… 至于两江总督则以清望素著的四川总督丁宝桢调补,遗缺由李鸿章的胞兄李瀚章接任。 这是李鸿章的一把如意算盘,原来清朝的制度,封疆大吏划疆而治;总督往往亦仅管得一省,不比明朝的总督、巡抚有是流动性的。这种制度之形成,当然有许多原因,其中之一是,皇帝认为各有专责,易于考查,也就是易于驾驭。因此,尽管常有“不分畛域”的上谕,实际上限制甚严,不准有越权的行为。及至洪杨乱起,这个相沿两百年而不替的传统被打破了。 清朝在道光以前,凡有大征伐,调兵遣将,权皆操之于皇帝;军饷亦由国库拨发,统帅功成还朝,缴还兵权,受赏而回本职,并无私有的军队。但自曾国藩创立湘军,而军饷又须带兵将帅就地自筹以后,整个情况大变;变成官不符职、守非其地、财难己用、兵为私有。曾国荃进围金陵时,他的官衔是浙江按察使,一省司法长官,带兵打仗,岂非“官不符职”?而打仗又非为浙江划守土之责,这就是“守非其地”。 “财难己用”就更微妙了,本秦人视越,肥瘠漠不相关,但在左宗棠西征时,却非希望浙江丰收不可,因为浙江按月要交西征协饷十四万银子,而本省修理海塘,反须另筹财源。 至于“兵为私有”,则以湘、淮两军原为子弟兵,父子兄弟叔侄,递相率领,成为规例;淮军的这个传统,更是牢不可破。 因为打破了疆域与职守的限制,李鸿章才能运用手腕,伸张其势力于两江——南洋。直督兼北洋大臣;江督兼南洋大臣,李鸿章一直强调,...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6:57:42
    —— 引自第21176页
  • 照例的,胡雪岩每一趟到上海,起码有半个月工夫,要应付为他接风而日夜排满了的饭局,第一是官场,第二是商场,最后才轮到至亲好友。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7:01:33
    —— 引自第21226页
  • 只是眼前有一样情况,非速谋对策不可,光绪五年怡和洋行在苏州河边,设了一家缫丝厂;今年——光绪七年,有个湖州人黄佐卿也开了一家,字号名为公和永:还有一家公平缫丝厂,由英商公平洋行投资,亦在密锣紧鼓地筹备之中。 怡和与公和永这两家缫丝厂,都还没有开工,主要的原因是,反对的人太多。一部机器抵得上三十个人,换句话说,机器开工一日的产量,用人工要一个月。这一来,浙北农村中,多少丝户的生计,有断绝之虞。因此丝业公所发起抵制,实际上是胡雪岩发起抵制。丝业公所的管事,都惟他马首是瞻的。 但这三家新式缫丝厂,势成骑虎,尤其是怡和、公平两家;倘或不办新式缫丝厂,他们在欧州的客户,都会转向日本去买高品质的丝。 因为如此,三家新式缫丝厂,居然联成一起,共同聘请意大利人麦登斯为总工程师,指导三厂的技师,操作购自意大利或法国的机器;同时派人下乡,预付价款,买明年的新丝。这一下,可以说与胡雪岩发起的抵制,进入短兵相接的局面了。 胡雪岩手下的谋士,对这件事分成两派,大多数赞成抵制;少部分主张顺应潮流,古应春就曾很恳切地劝过他。“小爷叔,如今不是天朝大国的日子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再狠也不能不看看潮流。机器缫丝,不断不毛,雪白发亮,跟发黄的土丝摆在一起看,真象大小姐跟烧火丫头站在一起,不能比了。这是没法子的事,当年英国发明蒸汽机,还不是多少人反对,可是到后来呢?” “你说的道理不错,不过乡下那许多丝户,手里没有‘生活’做,叫他们吃什么?”胡雪岩说:“我尽我的心,能保护住他们一天,我尽一天的心。真的潮流冲得他们立脚不住,我良心上也过得去了。” 这不是讲良心的事!古应春心里在想,如果真的能将三厂打倒,关门拍卖机器,那时不妨找几个人合伙接手,捡个现成的大便宜。当然,胡雪岩如果愿意,让他占大股,不过此时还不宜说破。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7:02:25
    —— 引自第21282页
  • 造假山当然要选奇石。杭州是南宋的都城,名园甚多,也有废弃了的;应崇一一看过,却都不甚当意。这天到了贡院西桥,一处废园,据说原是严嵩的干儿子赵文华的祠堂,其中有块卧倒在地的石头,却大有可观。 论石之美,有个三字诀,叫做“瘦、皱、透”,应崇看这块石头虽一半埋在土中,但露出地面的部分,足以当此三字,判断另一半亦复如是。 正在反复观赏之时,只见有个须眉全白老者,短衣草鞋,手里捏一枝湘妃竹的旱烟袋,意态萧闲地踱了过来。应崇看他打扮不似缙绅先生,那气度却似退归林下的大老,顿时肃然起敬地问讯。 “老先生尊姓?” “不敢当。我姓赵。足下贵姓?” “敝姓应。”应崇问道:“请问赵老先生,这废园可有人管?” “怎么没有?我就是。” “喔!失敬,失敬。”应崇连连拱手。 赵老者一面擎着旱烟袋还礼,一面问道:“足下要找管园的,有何见教。” “想请教请教这块石头。” 赵老者点点头,将应崇自上而下端详了一番问道:“足下想来亦有米颠之癖。既承下问,不敢不告;提起这块石头,大有来历,原是从大梁艮岳运来的。” 原来是宋徽宗艮岳的旧物,千里迢迢,从开封运来,亘历六、七百年之久,名贵可知。 “足下恐怕还不知道这块石头真正的妙处。”赵老者回头喊道:“小四儿,拿根‘浪竿’来!” 晾衣服用的竹竿,杭州叫做“浪竿”。小四知道要“浪竿”作何用途,取了来一言不发,从石头的一端伸进竹竿去——这时应崇才发现石头中间有个碗大的孔,贯通两头,竹竿很容易地从另一面冒出头来。 “这才是真正的‘一线天’。”应崇很快地想到这块石头叠在假山上,到得正午,阳光直射入山洞,圆圆的一道光柱,岂非很别致的一景。 “赵老,”应崇率直问道:“这块石头能不能割爱?” 赵老者又细看了几眼,开口说道:“足下是自己起造园林,还是为人物色材料。” “实不相瞒,我是应胡财神之邀,替他来改造花园,得此奇石,我的图样又要修改了。 “原来是他!”赵老者摇摇头说:“我不造这...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7:04:45
    —— 引自第21417页
  • 原来胡家也仿佛宫中那样,有好几个小厨房;胡老太太专用的小厨房,归小刘妈管,诀窍传了给她,就省事得多了。 “子韶这话,通极。”胡雪岩深以为然,“月如,我倒要问你,凡是蒸蛋,不管你加多少好作料,端上桌来,总归上清下浑,作料沉在碗底,结成绷硬一块。只有你蒸的这碗三鲜蛋,作料都匀开在蛋里面,嫩而不老,诀窍在哪里?” “诀窍是分两次蒸——” 月如的方法是,第一次用鸡蛋三枚,加去油的汤一茶杯、盐少许,打透蒸熟,就象极嫩的水豆腐;这时才加作料、火腿屑、冬菇屑、虾仁之类,另外再打一个生鸡蛋,连同蒸好的嫩蛋,一起打匀,看浓淡酌量加冬菇汤。这样上笼蒸出来的蛋,就是此刻胡雪岩所吃的三鲜蛋。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7:09:29
    —— 引自第21621页
  • 胡雪岩造了一座走马楼,共分十二区,安置十二个姨太太,所以这座走马楼又称十二楼。 (查看原文)
    辉夜姬 2017-12-08 17:11:40
    —— 引自第21643页
<前页 1 2 3 4 5 6 后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