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涅赫柳多夫是爱过马斯洛娃的,但后期他对她的感情真的是爱吗?还是希望祈求内心的安宁去做的弥补?我很理解马斯洛娃内心的挣扎,爱的,但也有心结,是这份爱让她肉体堕落,现在突然出现的他,是爱吗?还是愧疚?可以坚持多久呢?想见到他的付出,又害怕接受他的付出,更害怕有一天他再也不出现。也只有这样心理建设才不会在最害怕的情形出现时那么失望。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爱,却摆脱不了世俗的选择。涅赫柳多夫在被拒绝后,转身就投入了宗教的怀抱,这难道不是他为马斯洛娃奔波付出的最终原因吗?需要心灵的解脱需要宽恕后的心静。但也不可否认,在帮助马斯洛娃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他以为他还是在为马斯洛娃,其实早已不是。只是宗教就是最后的答案吗?涅赫柳多夫不知道,托尔斯泰也不知道。
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前言列宁对托尔斯泰的批判还是很深刻的
“想做刺猬的狐狸”,但当刺猬战胜了狐狸,托尔斯泰写出的远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六一前夕,在回京的飞机终于读完了。
设定是我喜欢狗血情节呀,恋爱狗血写得很好,主角各种见闻思考也写得很深刻,很多东西现在还适用。就是结尾,一开始就是能看出男主想借拯救女主来自我救赎,我还想着看托会怎么自圆其说,结果结尾居然选择了宗教。克雷佐利夫谈到处以绞刑的那两个人哭了,我也看哭了,诶。
肯自我救赎的好男人现实中寥寥无几 他们倒是更愿意“边下地狱边甩开道德” 安娜为爱迷失自我的惨死and马斯洛娃被遗弃后的悲惨遭遇 真的 什么爱不爱的呢 这种事彻底丢开别干了 玛丽亚·帕夫洛夫娜才是最好的偶像 做人间的吞噬细胞吧
有些说教,但实在感人至深了 泪目
托翁最后一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一个简单的剧情,居然揭露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现代一切国家、宗教、社会、经济制度。涅赫柳多夫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正是内心良知的复活之路。
与前两部长篇小说相较,《复活》的基调更激进,但它仍旧建立在俄罗斯土地贵族视角上。贫苦人民的形象更丰满,以更加主动乃至“狡诈”的态度把握生活,却不免成为浮现在外围的斑点的陈俗。第二部的讽刺鞭辟入里抵达高峰,第三部引入正治犯后继乏力,诚然,托尔斯泰的基督训诫不见得是达到理想社会的手段,而是理想中的以村社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的守则,然而,正是找不到通向那条社会的路,人才会迷惘不已。
人物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令人震撼 但主题思想给kan蒙圈了
拖了好久,终于在新家床上夜里读完。读前怕它太厚重,读后觉得是我从前看的许多东西太轻薄了。有些能理解为什么木心想回到19世纪了:那时的历史似乎还没有被决定,执着、悲天悯人都还被看作人类的光辉。 PS:第三部里提到了马克思甚至尼采,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PPS:结尾也是我没想到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小说文学性一般,一切描写太过于流水;思想最后的救赎归于宗教教义,让我这个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人无法感同身受,或许是我的思想太浅薄,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发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无力,落寞
托尔斯泰笔力遒劲,翻译亦上乘,可惜个人不太赞同托的观点
对了解农奴时期的俄国,非常值得一读(当然我不了解俄国的历史,这本书对我而言顶多算是扫盲)。但是作者最后的解决之道居然诉诸于《圣经》!只能说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小说还是非常好看的。
一口气从夜晚读到清晨,在清新的空气中读完,感到十分轻松。其实心里知道没有读明白,没有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或许是我没有宗教情怀。结尾处在河边的老人是什么意思,那个英国人是什么意思,我都没有搞清楚。但我很愉快的接受了,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变化。我当下的理解是,他在一路上做了能做的和该做的,看清楚了整个世界的样子,和在这些经历中明白何以圣经中的训言是有意义的,通向天国的。是一部关于个人宗教心灵的成长的一部小说。
伟大的托尔斯泰 永远不朽的思想 深深折服了我
列宁的批判是到位的 爱和信仰已经被事实证明,无法找到现实的救赎
> 复活
0 有用 陈小草 2023-09-04 22:39:51 江苏
涅赫柳多夫是爱过马斯洛娃的,但后期他对她的感情真的是爱吗?还是希望祈求内心的安宁去做的弥补?我很理解马斯洛娃内心的挣扎,爱的,但也有心结,是这份爱让她肉体堕落,现在突然出现的他,是爱吗?还是愧疚?可以坚持多久呢?想见到他的付出,又害怕接受他的付出,更害怕有一天他再也不出现。也只有这样心理建设才不会在最害怕的情形出现时那么失望。最后她还是选择了爱,却摆脱不了世俗的选择。涅赫柳多夫在被拒绝后,转身就投入了宗教的怀抱,这难道不是他为马斯洛娃奔波付出的最终原因吗?需要心灵的解脱需要宽恕后的心静。但也不可否认,在帮助马斯洛娃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世界的另一面,他以为他还是在为马斯洛娃,其实早已不是。只是宗教就是最后的答案吗?涅赫柳多夫不知道,托尔斯泰也不知道。
3 有用 L'Étranger 2022-12-30 11:20:16 江苏
就我的阅读体验而言,前言列宁对托尔斯泰的批判还是很深刻的
0 有用 枳花明 2023-04-27 19:32:57 湖北
“想做刺猬的狐狸”,但当刺猬战胜了狐狸,托尔斯泰写出的远不是他最好的作品。
1 有用 梦游 2019-05-31 23:44:41
六一前夕,在回京的飞机终于读完了。
1 有用 黄小栌 2020-04-29 00:19:34
设定是我喜欢狗血情节呀,恋爱狗血写得很好,主角各种见闻思考也写得很深刻,很多东西现在还适用。就是结尾,一开始就是能看出男主想借拯救女主来自我救赎,我还想着看托会怎么自圆其说,结果结尾居然选择了宗教。克雷佐利夫谈到处以绞刑的那两个人哭了,我也看哭了,诶。
0 有用 Misanthropos 2021-05-28 15:31:28
肯自我救赎的好男人现实中寥寥无几 他们倒是更愿意“边下地狱边甩开道德” 安娜为爱迷失自我的惨死and马斯洛娃被遗弃后的悲惨遭遇 真的 什么爱不爱的呢 这种事彻底丢开别干了 玛丽亚·帕夫洛夫娜才是最好的偶像 做人间的吞噬细胞吧
0 有用 阿芙洛狄忒 2021-09-14 20:01:01
有些说教,但实在感人至深了 泪目
0 有用 沉醉梦境 2024-06-10 05:27:41 江西
托翁最后一部长篇,批判现实主义的巅峰。一个简单的剧情,居然揭露了人性的黑暗,批判了现代一切国家、宗教、社会、经济制度。涅赫柳多夫的自我救赎之路,也正是内心良知的复活之路。
0 有用 记录record 2024-11-21 00:14:24 浙江
与前两部长篇小说相较,《复活》的基调更激进,但它仍旧建立在俄罗斯土地贵族视角上。贫苦人民的形象更丰满,以更加主动乃至“狡诈”的态度把握生活,却不免成为浮现在外围的斑点的陈俗。第二部的讽刺鞭辟入里抵达高峰,第三部引入正治犯后继乏力,诚然,托尔斯泰的基督训诫不见得是达到理想社会的手段,而是理想中的以村社共同体为基础的社会的守则,然而,正是找不到通向那条社会的路,人才会迷惘不已。
0 有用 Claire 2023-11-05 12:53:49 北京
人物描写刻画细致入微令人震撼 但主题思想给kan蒙圈了
1 有用 张饱 2022-11-09 06:49:13 浙江
拖了好久,终于在新家床上夜里读完。读前怕它太厚重,读后觉得是我从前看的许多东西太轻薄了。有些能理解为什么木心想回到19世纪了:那时的历史似乎还没有被决定,执着、悲天悯人都还被看作人类的光辉。 PS:第三部里提到了马克思甚至尼采,是我万万没想到的。 PPS:结尾也是我没想到的。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0 有用 窗外 2022-04-08 21:12:41
看不出来好在哪里,小说文学性一般,一切描写太过于流水;思想最后的救赎归于宗教教义,让我这个从小接受马克思主义教育的人无法感同身受,或许是我的思想太浅薄,希望以后有机会可以发现这本书的伟大之处
0 有用 风灯 2024-05-19 14:12:32 浙江
无力,落寞
0 有用 山山而川 2022-10-13 20:21:24 湖北
托尔斯泰笔力遒劲,翻译亦上乘,可惜个人不太赞同托的观点
0 有用 aa是我 2023-05-30 23:13:50 江西
对了解农奴时期的俄国,非常值得一读(当然我不了解俄国的历史,这本书对我而言顶多算是扫盲)。但是作者最后的解决之道居然诉诸于《圣经》!只能说再伟大的作家也有其历史局限性。但是小说还是非常好看的。
0 有用 阿尔的磨坊 2023-03-18 15:57:38 英国
一口气从夜晚读到清晨,在清新的空气中读完,感到十分轻松。其实心里知道没有读明白,没有产生一种恍然大悟的阅读体验,或许是我没有宗教情怀。结尾处在河边的老人是什么意思,那个英国人是什么意思,我都没有搞清楚。但我很愉快的接受了,聂赫留朵夫精神上的变化。我当下的理解是,他在一路上做了能做的和该做的,看清楚了整个世界的样子,和在这些经历中明白何以圣经中的训言是有意义的,通向天国的。是一部关于个人宗教心灵的成长的一部小说。
0 有用 青城山人 2023-04-30 21:19:07 辽宁
伟大的托尔斯泰 永远不朽的思想 深深折服了我
0 有用 lk204 2023-05-25 18:24:37 浙江
列宁的批判是到位的 爱和信仰已经被事实证明,无法找到现实的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