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Tick Tock (议场猴话研究)
- 法学nerd的偏冷读书世界 (李初一)
- 书单|Global_History (刀刀)
- 历史学入门与研究 (momo)
- 120本囊括不少学科的著作呢 (野蛮人)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97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东亚研究与全球史建构的评论:
feed: rss 2.0
订阅关于东亚研究与全球史建构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Jazz 2019-09-04 00:56:47
个人比较关注语言文字,《图像与文字》显示了陶德文在语言学方面贯通古今的视野。 日本与中国观这篇读起来最有趣 历史哲学部分解答了之前关于历史客观性与主观性的讨论
1 有用 J 2021-09-27 00:21:19
翻译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总体读下来逻辑还是通顺的。文本质量并不算高,基本上都是套用范式对某一现象进行解读。《想象的中国》一篇感觉是里面最值得读的。作者套用海登·怀特《隐喻史》(《元史学》)框架,分析德国史学的宏大叙事类型,总体分为三种:普世化抵制民族化、儒教的宗教和文化对比基督教的科学和理性的悲剧;突破内卷圆心获得解放自由的革命喜剧;看似去人性的理性化实则为西方现代化的反讽。继而,作者认为这三种“典... 翻译存在很严重的问题,总体读下来逻辑还是通顺的。文本质量并不算高,基本上都是套用范式对某一现象进行解读。《想象的中国》一篇感觉是里面最值得读的。作者套用海登·怀特《隐喻史》(《元史学》)框架,分析德国史学的宏大叙事类型,总体分为三种:普世化抵制民族化、儒教的宗教和文化对比基督教的科学和理性的悲剧;突破内卷圆心获得解放自由的革命喜剧;看似去人性的理性化实则为西方现代化的反讽。继而,作者认为这三种“典型的结构”都是不可取的,对于中国的历史研究需要反思性和“参与客观性”。当然,这跳脱出了Geertz 的文化解释,关注的是“实际逻辑形式”。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