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之河 短评

热门 最新
  • 12 WhiteFang 2018-10-19 08:53:50

    “在何处你选择跨越河流,是何人的篷车你决定在彼岸追随”

  • 16 Lucienistoire 2020-03-09 19:16:26

    沃斯特继承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文化批判,但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启蒙的延续,正如福柯等人所做的努力一样,是对现代性的深刻反思,对当下的批判,只不过维度不同——基于工具理性并延伸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福柯则是权力理论。沃斯特在注释中也提到,所有的法兰克福学派哲学家都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马克斯·韦伯及其对现代意识的研究。我们参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可见韦伯对现代经济秩序体系的忧虑——这种秩序深受机器生产的技术条件和经济条件制约,曾经源自新教入世禁欲主义的天职观念,在现代人面前被机器和工具理性所打碎。韦伯说,在这种蜕变最为彻底的美国,剥离了宗教和伦理意义的财富追逐,变得越发具有纯粹的世俗激情。宗教的退场造就了一个新的铁笼,现代人在骚动的妄自尊大中渲染出来一种机械式的麻木,灵魂的失却,以及文明的幻想。

  • 6 非流顿牛体 2018-11-03 10:36:45

    環境史 從開始到放棄

  • 5 友善用户梁礼记 2019-10-20 17:47:25

    现代西部,它不是诗人笔下那个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社会,而是由精密的灌溉工程所哺育的现代工业社会;西部不是自由、狂野的精神寄托,也不是分散的民主自治社会,而是对自然统御,工具理性的映射,是有农业资本家所造就的井然有序的集权社会。西部成长的历史,是一部灌溉技术统御自然的历史,是一部无产者、小地主与大农业资本家的抗争历程。西部的历史其实就是美国的发展历史。

  • 2 波波维奇 2019-01-18 22:05:54

    这是关于美国西部历史的全新视角,水和经济息息相关,又和环境保护密不可分。

  • 2 叫我妖而不孽 2023-04-15 23:55:18 上海

    因为本书译者为自己《无墙之城》的序,which刊登在三联的《读书》杂志上,我读了她那本书而知晓了这本书。结果读本书译者著作所没有满足的在本书里得到了充分满足。侯深自己的书最大问题就是缺乏深度,环境变化所引起的挂念、制度变化以及政治层面的斗争一概阙如,罗列了一堆环境变化后就是一些体现中产阶级观念的环保理念介绍,淡漠了其他人群的声音,涉及的一点关于浪漫主义的思潮又离题太远,既不环境史,也不观念史——和环境的结合在我看来牵强,而纯看观念变化,以赛亚·伯林不更香?这本就做得很好!水的调配本身就只是技术上的事,真正有意思的是背后水权观念变化带来的社会工程的实施,而这恰恰让美国西部成为卡尔·魏特夫尤其鄙夷的治水社会的极致——当然,并没有发展成东方那样的专制社会。虽然魏特夫的理论早被抛弃,但如此破,帅。

  • 2 Eudaemonia 2019-06-13 19:39:59

    沃斯特的文笔和翻译都很好,可以看到,打破此前的线性思维,自然与人类历史纠结在一个挑战-反应-再挑战的持续螺旋中,无论是自然还是人类,都从未赢得绝对的统治权威,双方始终在塑造与重塑彼此。其中技术与民主在美国西部也在不断重塑对方,资本与权力对水的统御使得民主渐失,环境变化中始终在进行权力生产。可以看到书本身是从魏特夫的理论切入,在分析中国的具体情况上也十分谨慎。

  • 3 辉夜姬 2020-05-14 21:03:35

    翻了一遍,我的天,完全没看懂,不晓得作者在写些啥他到底想说啥。看评论都说翻译得好,那我怎么觉得完全看不进去呢……想了下可能还是对美国史以及美国地理的不了解吧,作者谈论的东西我完全没有概念,对人名也不认识,讲到哪边的草原啊荒漠啊我一点都不知道,对一些历史事件也完全不晓得,根本就是一问三不知的程度,也难怪看得一头雾水昏昏欲睡了。

  • 1 加藤惠 2021-04-25 16:25:47

    Virginland west绝非等待昭昭天命和殖民者的应许之地。干旱的西部恰好是技术精英和大资本的权力场。治理技术在西部扩张,一切非人的东西全部工具化了。但是工具理性控制的远不止这些,自由人神话也将在这个过程中破灭。

  • 1 贾不韦 2022-02-20 11:25:32

    果然是“人文与社会”系列译丛,一点数字一张配图都没有,看得昏昏欲睡,相关人文学科专业看更有价值吧

  • 0 译林出版社 2019-10-28 15:03:27

    #人文与社会译丛# 作者力图通过两个途径来破解既有的美国西部神话:一是发现、分析自然,二是超越西部,在一个远为宏阔、久远的时空中理解西部的水与人类的关系。

  • 0 余默 2019-03-26 12:45:52

    征服自然不可避免变为某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征服,而自然则沦为其工具。

  • 0 中关村村花🌸 2021-10-29 13:20:52

    以“水”为切口的技术主义批判 借鉴法兰克福学派 延展了魏特夫理论的适用范围。我们对环境的认知和规训最终都会返回到我们自己身上。导论写的惊为天人 文笔译笔绝佳 侯深老师才女🔒

  • 0 becharing 2021-11-21 01:36:44

    详细看了前半部分,一本好书。

  • 0 my sunshine 2022-01-21 09:10:41

    英语课程论文查资料用

  • 0 别辩经我害怕 2022-05-30 02:27:06

    我感觉其实hardcore的类似于产权制度的分析还是不多

  • 0 菠萝包 2022-11-08 11:30:38 四川

    环境史 从开始到放弃

  • 0 心有猛虎 2022-11-30 19:39:41 江苏

    工具书,很枯燥。

  • 0 干脆面 2022-04-21 13:25:15

    专业性很高,虽然标题看上去像科普书,但实际上是纯学术书。以前写论文草草翻过,如果有时间精读,或许对西部的理解会更好一点。尤其是其中对韦布的西部的解读,很受用。值得一提的是,侯深教授的翻译也很绝,特别是一些思辨的句子,看的过程中很想摘抄。

  • 0 亿万光年之外 2022-10-14 13:02:39 广东

    西部不只是淘金的、牛仔的,也是自然的、乡土的。作者从水控制出发,以水的稀缺性、流动性和人对驾驭生态、积累财富的欲望为线索,描绘出美国西部治水社会形成史,无疑拓宽了我对于水的独特性、本质和影响的理解。最大化财富与最大化自由不可得兼,为了不一定真实的财富舍弃自由(这一舍弃甚至是无意识的)是否可行?回答这一问题可能需要百千年的时间。然而,自然、自由,自有其本身的价值;我们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匮乏,想象出来的匮乏实际是我们自己的不完善。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