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中·中国茶的基本的笔记(30)

按有用程度 按页码先后 最新笔记

  • 流汗寶寶

    周重林:其实我们所有的行为都和儒释道有关系,不仅是茶,这是一个大前提。为什么有人用儒释道去解读茶呢?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 茶跟儒释道有关系吗?当然有。茶跟禅的结合,诞生了“禅茶一味”;宋代时,宋儒又推动了茶跟儒家的结合;道家的炼丹术也直接影响了茶:过去唐代要制茶,采取的是制中药那套手段,毕竟茶以前也是入药的。制茶要去苦涩味,如何使得树上的叶子采摘下来后能够长期保存,这是有技法的。但这个技...

    2024-04-22 04:30:48

  • 白皮儿点心

    茶文化能够成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历朝历代的茶人茶事是密不可分的。无论是茶圣陆羽、茶仙卢全,还是浩如烟海未曾留名的茶家,他们本身就是茶文化的体现。茶道中的禅思与淡油雅致之性情,早已在千百年间融入到我们的民族性格之中了。“茶”,本即“人在草木间”。 “茶”的解字太美了!

    2020-07-15 18:26:57

  • 白皮儿点心

    本属于今日,属于此刻的茶会,改期后即便用同样的茶,同样的器,甚至同样的手法再现,也只不过是另一场茶会。 一生中仅有一个此刻,而此刻对坐的二人,亦都是一生中最年轻的彼此。逝去的不再来,本应延生的碰撞与感悟,也随之永远湮灭于如水的时光中。错过的,即是错过了 有人问我,什么是一期一会? 在广博空间和漫漫时间的横纵交叉中,让你会记住的那一个点。 “一期一会”,改期,那是“再会”。

    2020-07-15 18:24:40

  • 𝓜𝓐𝓡𝓨 (Mary,Merry Christmas!)

    盖碗“天盖之,地载之,人育之”

    2020-04-16 22:51:07

  • 王老臭臭

    请说说你对中国茶道的理解。 我理解中国茶道是“上得厅堂,入得厨房”的,大俗大雅相得益彰。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一儒释道三家文化的精髓,在中国茶文化中都有很好的体现。中国禅茶文化精神是“正清和雅”,囊括了儒家文化主张的“正气”、道家文化主张的“清气”、佛家文化主张的“和气”,而茶自古属人生七雅之一—— “琴棋书画诗酒茶”,所以喝茶在很多人眼里不仅仅是喝茶,既属于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的范畴,又大...

    2020-02-27 11:58:37

  • 糯小米

    鉴别 外形整齐,茶叶长0.6—0.8厘米。干茶条索细长,呈略暗的棕红色,冲泡后叶底光滑且鲜红,汤色明澈泛红,入口味醇,唇舌留香绵长,香气因火功不一而多变,似果味,带兰花香气,或蜜糖香,或玫瑰香,或蔷薇香,茶人尊其为“祁门香”。若是假的祁门红茶,一般经过人工染色,干茶与茶汤也为鲜红,但茶汤不透明,且香气低闷。 上等祁红以四绝闻名——香高、味醇、形美、色艳,祁门红茶是世界公认的三大高香茶之一,所以祁门红茶...

    2019-03-21 04:05:37

  • 糯小米

    鉴别 滇红工夫茶厚而嫩,色泽偏乌,条索紧细;滇红碎茶则颗粒匀净,秀丽而光润。滇红冲泡后汤色红艳,其香高,味醇,入喉清爽,干茶呈淡黄泛白,而叶底则色润发红,金毫显露。 上好滇红茶的茶汤与茶杯接触处显金色汤圈,冷却后出现乳凝状,即“冷后浑”,越早出现此现象的滇红则越优。若茶叶偏棕红,条索完整而无锋锐,凹凸粗糙,冲泡后汤色浑浊偏暗,汤色不正,则属劣质滇红。 冲泡 滇红香醇,冲泡三四次香味仍然不减。冲泡滇...

    2019-03-21 03:57:34

  • 糯小米

    工夫红茶以初创地古义宁州所产茶叶为上佳,取名为宁红,而特级宁红尤为紧细,多芽毫,色泽乌黑,锋苗显露,叶底柔软红亮,汤色清澈透红。清光绪年间,以漫江罗坤化的厚生隆茶庄的宁红为代表,其庄内上好宁红集散于漫江乡的车船辐辏间,茶香溢庄,生意兴隆,价压六帮,此后宁红因其香高而味长、汤清而色亮,在光绪三十年间被列为贡品,此即太子茶。

    2019-03-15 02:43:20

  • 糯小米

    鉴别 外形上,黄山毛峰的条索细扁,翠中泛黄,色泽光亮;尖芽与叶形似雀舌。 气味上,应有清新之感,或有近似兰香、板栗香味。 汤色上,茶叶冲泡片刻,汤色应清澈明亮,呈浅绿或黄绿,清而不浊,香气悠长。 滋味上,味鲜浓而不苦,回味则有甘饴。从叶底看,应当嫩黄肥壮,厚实饱满,均匀成朵,通体鲜亮。 品鉴 黄山毛峰按质量可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和一般五种。“黄金片”和“象牙色”是黄山毛峰区别于其他毛峰的两大特...

    2019-03-15 02:17:01

  • 糯小米

    西湖龙井品鉴: 春茶龙井 外形色泽由嫩绿至青绿再至墨绿. 茶身由小到大,茶条由光滑至粗糙;香味由嫩爽转向浓粗; 叶底由嫩芽转向对夹叶,色泽由嫩黄至青绿再至黄褐. 好龙井茶往往相似:口感醇甘,柔和不苦涩,还带有板栗、兰花等香气,茶叶颜色基本以糙米黄为佳;而较次等的龙井茶喝起来则有苦涩味,香气淡甚至无,茶叶颜色较深。 冲泡 一般来说,西湖龙井这样细嫩而高香的绿茶,采用中投法更为合适 - 85度水半杯, 加入茶叶,再加满...

    2019-03-15 01:01:09

<前页 1 2 3 后页>

笔记是你写在书页留白边上的内容;是你阅读中的批注、摘抄及随感。

笔记必须是自己所写,不欢迎转载。摘抄原文的部分应该进行特殊标明。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

>知中·中国茶的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