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格拉底之死 短评

热门 最新
  • 4 Xuanning 2020-12-20 16:12:56

    很好的译本(注释很少)。《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不同版本的人名让人眩晕,希望以后的柏拉图全集直接都使用英文姓名。

  • 1 恶鸟 2018-07-25 21:15:58

    版本是好版本,虽然不喜欢苏格拉底这个人。

  • 1 看看 2022-03-18 13:31:09

    翻的还是很流畅的,比商务出版社那套古奥佶屈的译本好读。小时候不爱读这种早古哲学,要么是常识大白话,要么是过时的认识论,价值早被后世洗涤吸收。现在读起来,感觉苏格拉底这个老头本身就还是可爱的。他说:离别时刻到了,我去死,你们去活,哪个去路好,只有神知道。

  • 1 发条萝 2023-03-13 10:29:09 广东

    之前读没多大感触,这次在面临是否要与嫖娼的朋友决裂的伦理抉择时再读,才为苏格拉底为原则为真理殉道所震撼,因为我意识到我面对的是与苏格拉底相似的处境,即是否要坚持批判他人不义的生活方式,如果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于我是失去朋友,于苏格拉底是失去生命)。我决心效仿先贤,过一种值得的生活,做一只牛虻,揭露、批判所有卑劣的生活。未经省察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永远不要糊弄自己。

  • 0 Eeeeee 2019-09-29 18:03:00

    太深奧了啊啊啊

  • 1 时光不停歇 2020-07-08 21:06:56

    看着看着就会忘了这些话是出自一个知道自己今天会死的人口中,平静中有着震撼,只是可惜高潮部分灵魂不灭的证明没看懂,不过这种思辩的精神值得我学习

  • 0 土肥圓子 2019-03-28 18:11:06

    想起了之前读过的《哲学是做出来的》,带着分析苏格拉底是如何论证的心态,去看斐多篇里对“学习就是回忆”和“灵魂是不朽的”的论证,反复研读,是一次很畅快的思考体验啊。又及,这版本译者是哲学领域的,译文读起来很顺,注释也恰到好处。

  • 0 我爱古诗词 2021-04-01 21:02:16

    “那么,苏格拉底,我们把你养育大,你要听我们的。不要考虑你的生命和孩子胜过考虑正义,而应该优先考虑正义,这样你在冥界才有理可说。如果你照克力同说的做,你这一生不会更幸福的,也不会更神圣和正义,哪怕死后也不会。你现在无辜死去,是受害者而非作恶者;但这并不是法律做的,而是那些人做的。如果你现在逃跑了,以恶制恶,以牙还牙,违反你与我们之间的协议,伤害那些你不应该伤害的人,也就是伤害你自己、你的朋友、你的国家,以及我们,当你活着,我们会对你感到愤怒,当你死后,作为我们的兄弟,冥界的法律也会视你为敌人,因为他们知道你曾费尽心力地要摧毁我们。因此,别听克力同的,听我们的。”

  • 0 轻芸 2022-12-01 17:20:45 安徽

    申辩篇:我只服从我心中的神谕。 克里同篇:与其以恶(违背心中的神谕)制恶(美勒托诬告),不如完成神的意旨。不要在意他人。 裴多篇:快乐和痛苦只会使灵魂钉住肉体。要与智慧在一起,勇敢、节制及美德才能成为可能,灵魂才会在肉体死亡后不朽。

  • 0 一儒 2022-09-21 22:22:26 中国香港

    我去死,你们去生 斐多篇后面没看太懂,之后二刷

  • 0 Lumos 2023-10-29 00:24:42 四川

    《申辩篇》:苏格拉底被指控是因为指出了人们的无知;《克力同篇》:苏格拉底认为留在城邦就是承认公民与城邦间的协议,而自己之前比任何人都更承认这个协议。如果现在逃跑,就是违背协议;《斐多篇》:灵魂不朽,死亡就是使灵魂摆脱肉体的纠缠,不需要畏惧死亡。| 看到斐多篇的最后几段时有些哽咽,“所以,我亲爱的克力同,高兴些,你埋葬的只是我的肉体,所以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吧,按你觉得最好的来。”“我知道了,不过我还是要向神祈祷,保佑我去往另一个世界时一路顺当。我已经祈祷了,望随我愿。” | 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因腐蚀青年和不信神被判死刑;公元前392年,柏拉图写下《申辩篇》;公元前385年,雅典重审苏格拉底案,处死了美勒托,驱逐了其他诬告者,但雅典永远失去了这只勤勉的牛虻,永远失去了神的恩赐。

  • 0 wangyk 2023-12-14 13:05:15 上海

    原来古人说话这么朴素,挺有意思。

  • 2 未然酱 2023-11-30 11:56:15 广东

    最为动容的是苏格拉底的生死观:于智者而言,死亡或是一场酣然无梦的长眠,或是启程前往一个新奇不朽的世界。从个体生命存在角度来看,死亡是肉体的消亡,灵魂归于安憩之所。如果拉长时间,以宇宙宏观尺度视之,所有的生命都是来去之间的不尽轮回,是微观粒子数亿年计的聚散循环。古希腊朴素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的殊途同归或许才印证了自然哲学的终极答案。

  • 0 无可奉告👋 2023-11-15 22:58:43 北京

    死亡的对立面是不朽 这个论点 给我看得一愣一愣

  • 0 gammagang 2022-04-11 02:29:29

    斐多篇诡辩的味道很浓。比较喜欢申辩篇

  • 0 whisper 2024-03-14 23:04:40 广东

    审判者们竭尽所能除掉了一位智慧的长者,而后世无数人却无数次提及逝者之名,以及他的想法,也许这便是灵魂不朽的明证。

  • 0 Aaron 2023-08-11 02:12:08 四川

    申辩篇和克力同篇中,看不清城邦和灵魂究竟谁更重要。也许苏格拉底会说正义的行为同时有益于城邦和灵魂。 斐多篇(地位类似于《涅槃经》,某些教导内容类似于印度教)中,苏格拉底作了明确选择。

  • 0 霸道纯牛奶 2023-05-23 22:21:16 四川

    看了申辩篇和克里同篇,斐多篇之前看过单行本就不在此赘述。虽然他的关于城邦的观点我不认同,但是当他选择赴死时,依旧肃然起敬。“我去死,你们去活,哪条路更好,只有神知道”

  • 0 怎渡° 2023-06-15 20:41:09 浙江

    从苏格拉底的谈话中,我感受到了他对真知的崇高信仰!在谈论生与死的课题时,他相信生死轮回,认为我们应该和灵魂对话,生时专心研究真正的存在,找到灵魂与身体的最弱联系,避免灵魂被肉身蒙蔽;死时则踏入纯净永恒的世界,摆脱人的罪恶,获得永生。面对死亡,他不害怕,且有一套自洽的逻辑体系,这种修行得来的智慧可能只有爱智慧、肯行动的人才能拥有的吧∽ ps:看到苏格拉底被审判,首先想到了网络暴力,又想到了“当一个战士倒下,苍蝇们首先发现的,是他的缺点和伤痕”…总而言之,人们要面对自己的无知,要有追求智慧的决心(˵¯͒〰¯͒˵)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