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原作名: Mansfield Park
译者: 项星耀
出版年: 2008-4
页数: 448
定价: 28.00
装帧: 平装
丛书: 奥斯丁文集经典插图本
ISBN: 9787532744282
内容简介 · · · · · ·
简·奥斯丁(1775—1817),英国著名女作家。本书是作者主要作品之一。善良懂事的芬妮由于家境穷困,从小被寄养在富裕的姨妈家。姨妈家的两个表姐虽然聪敏美丽,但都高傲任性,幸亏表兄埃德蒙的亲切关怀,才使她在寄人篱下的生活中得到安慰和快乐。成年后的芬妮也常随表姐表兄参加社交聚会,他们在牧师家里结识了风流倜傥的青年克劳福德和他的妹妹玛丽。埃德蒙对美丽机智的玛丽一见倾心,芬妮的两个表姐则拼命追求克劳福德,未料克劳福德在逢场作戏后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是芬妮,而芬妮深爱的却始终是温和真诚的埃德蒙……陷入感情纠葛的这几对青年男女最后的结局出人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39幅原版插图生动再现经典场景。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创作者
· · · · · ·
-
简·奥斯汀 作者
作者简介 · · · · · ·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
简·奥斯丁(Jane Austen),1775年12月生于英国汉普郡的史蒂文顿,兄弟姐妹八人。父亲在该地担任了四十多年的教区长。他是个学问渊博的牧师,妻子出身于比较富有的家庭,也具有一定的文化修养。因此,奥斯丁虽然没有进过正规学校,但是家庭的优良条件和读书环境,给了她自学的条件,培养了她写作的兴趣。她在十三四岁就开始写东西,显示了她在语言表达方面的才能。1800年父亲退休,全家迁居巴思,住了四年左右,他在该地去世,于是奥斯丁和母亲、姐姐又搬到南安普敦,1809年再搬到乔登。1816年初她得了重病,身体日益衰弱,1817年5月被送到温彻斯特接受治疗,可是治疗,可是医治无效,不幸于同年7月18日死在她姐姐的怀抱里。她终生未婚,安葬在温彻斯特大教堂。
奥斯丁21岁时写成她的第一部小说,题名《最初的印象》,她与出版商联系出版,没有结果。就在这一年,她又开始写《埃莉诺与玛丽安》,以后她又写《诺桑觉寺》,于1799年写完。十几年后,《最初的印象》经过改写,换名为《傲慢与偏见》,《埃莉诺与玛丽安》经过改写,换名为《理智与情感》,分别得到出版。至于《诺桑觉寺》,作者生前没有出书。以上这三部是奥斯丁前期作品,写于她的故乡史蒂文顿。
她的后期作品同样也是三部:《曼斯菲尔德庄园》、《爱玛》和《劝导》,都是作者迁居乔顿以后所作。前两部先后出版,只有1816年完成的《劝导》,因为作者对原来的结局不满意,要重写,没有出版过。她病逝以后,哥哥亨利·奥斯丁负责出版了《诺桑觉寺》和《劝导》,并且第一次用了简·奥斯丁这个真名。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人也喜欢 · · · · · ·
-
- 理智与情感 8.1
-
- 傲慢与偏见 9.1
-
- 英国文学的伟大传统(上) 8.8
-
- 为什么要读简·奥斯丁 7.7
-
- 双城记 8.9
-
- 最后一课 8.8
-
-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7.8
-
- 荒凉山庄 8.8
-
- 艰难时世 7.8
-
- 小杜丽 8.6
曼斯菲尔德庄园的书评 · · · · · · ( 全部 113 条 )


庭院深深--卧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之一


戏如人生 -- 卧读《曼斯菲尔德庄园》之二


我不喜欢范妮 她更像妙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对书的总体评价】:三星半 说教味非常浓厚且略带玛丽苏的一本书。浓厚的说教味为此书本该精彩有趣的故事情节减色。 但不可否认的是,本书在刻画人物方面,的确是入木三分。寥寥几笔,人物性格便跃然纸上。而这些人物,又几乎没有性格重复的。就连行为相似的贝特伦姐妹实际上... (展开)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66 )
-
译林出版社 (2004)7.8分 3014人读过
-
Wordsworth Editions Ltd (1992)7.7分 264人读过
-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0)7.9分 964人读过
-
译林出版社 (2009)8.1分 603人读过
在哪儿借这本书 · · · · · ·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1000本人死前要读的书 Love部分 (柏舟)
- 欧美严肃文学与流行文学作品选 (Lightsage)
- 08年4.1~6.1大陆推出的外国文学新书 (Onetti)
- 奥斯丁文集经典插图本(上海译文08版) (冬瓜)
- 一半是主妇,一半是文青——2012年私人书库 (畅畅心)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曼斯菲尔德庄园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凝子 2012-03-19 18:27:26
书里没有一个我欣赏的角色
15 有用 虾米 2014-03-16 14:59:56
爱情从来不是奥斯丁要探讨的问题,而是财产和品德在以爱情打底的婚姻中占有多大的分量。奥斯丁最拿手的便是,像为音响调音一样调出财产和品德的最佳段位,所以这本书的前半部非常好看,充满各种调侃与讽刺。后半部奥斯丁道德心大发,品德分冲顶,满满的道德评价,叙述也枯涩之极。说实在的,她寄予道德厚望的男女主人公埃德蒙和芬妮,恰恰是小说中最无聊的两个人。
0 有用 Living Child 2010-05-14 20:11:16
牺牲了我的审计课。我挺喜欢这本的,不是那么girly 比诺桑觉寺好
0 有用 Swiftly 2013-05-30 17:31:22
这。。。结尾真是。。。
0 有用 火鸟 2011-03-21 21:02:39
作者对角色好恶太过明显的一部作品,女主装逼得让人厌烦。
0 有用 尘尘 2023-10-01 19:29:28 江苏
沉静得都没那么奥斯汀了
0 有用 鹅向肉游 2023-09-15 12:37:57 贵州
简奥斯汀笔下的女主,其实都没有十足的讨喜,但都会在家庭与婚恋里完成自己的成长,艾玛的不再乱点鸳鸯谱,安妮不在只是听从他人的劝导,而放在寄人篱下的范妮身上,可能是她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吧,变得可以拒绝求婚,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里面有双标与雌竞等的成分在。 不过,我觉得后期整个剧情都挺狗血崩坏的,通过两个表姐相继私奔,最终范妮赢得重视与爱情。虽然那个年代里,你很难靠自己,可主角没有发挥多少自己的能... 简奥斯汀笔下的女主,其实都没有十足的讨喜,但都会在家庭与婚恋里完成自己的成长,艾玛的不再乱点鸳鸯谱,安妮不在只是听从他人的劝导,而放在寄人篱下的范妮身上,可能是她更懂得自己想要什么吧,变得可以拒绝求婚,尝试去表达自己的想法,尽管里面有双标与雌竞等的成分在。 不过,我觉得后期整个剧情都挺狗血崩坏的,通过两个表姐相继私奔,最终范妮赢得重视与爱情。虽然那个年代里,你很难靠自己,可主角没有发挥多少自己的能动性,还是缺乏了感染力。 简奥斯汀对于玛丽的一些着墨是不够公正的,更多是以范妮的视角去批判社会婚姻更看重物质条件,有些自私心性,世人没有太多自己的阅读与思考,都无意识地活在社会的那一套体系里。 其实没必要落在比较玛丽与范妮二者的身上,她们必然都有优缺点,放过她人,也放过自己吧。 (展开)
0 有用 观海云远 2023-03-14 00:13:30 中国台湾
即使有我喜欢的纳博科夫、卡尔维诺与布鲁姆为之背书,奥斯汀的书也依然让我感到兴味索然味同嚼蜡。问题不在叙事结构,不在道德倾向,不在说教劝诫,更不在那些妙手偶得的精彩讽谕。只有一个问题盖过了所有,成为在我眼里她小说作品的致命缺陷:人物极之无趣,而她不会像狄更斯那般精彩地操之在我,创设这些形象的特色,只是单纯放任自流,使得阴翳愈来愈大,直至吞没一切。
0 有用 Echo Sue 2023-01-06 08:55:06 美国
我以为浪子会回头,结果浪子终究是浪子。作者通过范妮和她二表哥在宣教永恒。我一直不相信永恒,但是我却被这种一尘不染的结局感动涕零。虚荣和道德败坏是富人的逃不掉的集体劣根性;没教养是穷人命中注定要挑战的困难。我看不到类似范妮这样的寄人篱下有多么摧毁性的结局,反而,寄养得好,教育得对,这是彼此的自我救赎。最后,在你能坚守原则前提下,能富不要委屈穷,能当贵族最好。
0 有用 lemonscented 2022-07-21 14:58:28
自由而轻盈,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