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摄影技术最初发明于1830年代,差不多两个世纪之后,摄影已发展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形式。在21世纪,艺术界已完全将摄影视为一种正统媒介,与绘画和雕塑享有同等地位。这是一段令人激动的发展史。有鉴于此,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当代艺术摄影,强调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及主题,并通过展现早期最为重要、最具创新性的那些艺术摄影师,歌颂了当代艺术摄影喜人的多元性对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作一概述和综览,目的是界定这一讨论议题,并分析它的各种特点和主题。本书精选了近 250位摄影家的作品,以插图的形式向读者展现当代摄影的题材之广泛、思想之深邃。这些摄影家包含伊萨·根泽肯、杰夫·沃尔、苏菲·卡勒、托马斯·迪曼、南·戈尔丁、谢丽·莱文这类知名艺术家,也包括诸如威利德·贝希蒂、詹森·埃文斯、卢卡斯·布莱洛克、莎拉·凡·德·贝克和薇薇安·扎森等业界新秀。
这一新版本为当代艺术摄影的故事赋予了现代...
摄影技术最初发明于1830年代,差不多两个世纪之后,摄影已发展成为一种当代艺术形式。在21世纪,艺术界已完全将摄影视为一种正统媒介,与绘画和雕塑享有同等地位。这是一段令人激动的发展史。有鉴于此,本书为读者介绍了当代艺术摄影,强调了它最重要的特征及主题,并通过展现早期最为重要、最具创新性的那些艺术摄影师,歌颂了当代艺术摄影喜人的多元性对作为当代艺术的摄影作一概述和综览,目的是界定这一讨论议题,并分析它的各种特点和主题。本书精选了近 250位摄影家的作品,以插图的形式向读者展现当代摄影的题材之广泛、思想之深邃。这些摄影家包含伊萨·根泽肯、杰夫·沃尔、苏菲·卡勒、托马斯·迪曼、南·戈尔丁、谢丽·莱文这类知名艺术家,也包括诸如威利德·贝希蒂、詹森·埃文斯、卢卡斯·布莱洛克、莎拉·凡·德·贝克和薇薇安·扎森等业界新秀。
这一新版本为当代艺术摄影的故事赋予了现代性,将摄影从纪实工具发展到艺术形式的概述做出了修订,并且更新了最后一章的内容,使之聚焦于更年轻一代的艺术家—他们更强调摄影的技术和材质特性,并将其应用于更加泛媒介的艺术实践之中,或作为数字时代里对于层出不穷的新传播方式的一种回应。
本书是论述当代摄影的重量级著作,2004年出版至今热度不减,简体中文版译自最新修订的2014年的第三版修订本。
“艺术世界丛书”版权引自英国Thames & Hudson出版社。
“艺术世界丛书”是著名的插图本世界艺术系列丛书,原版书的品种几乎囊括了世界艺术的所有种类。
作者简介 · · · · · ·
本书作者夏洛特·科顿是策展人、作家。她曾担任美国洛杉矶州立博物馆瓦里斯·安嫩伯格摄影部主管,英国伦敦摄影家艺术馆的项目负责人,英国国立媒体博物馆创意总监,伦敦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摄影策展人。她策划了许多当代摄影展,出版了《缺憾之美》《万物归于平静》《盖伊·伯尔丁》等书。她也是wordswithoutpictures.org和EitherAnd.org这两个网站的创始人。
目录 · · · · · ·
第一章“如果这是艺术”,考察了摄影师是如何专门为相机设计策略、行为和事件的。
第二章“从前”,主要讨论如何利用艺术摄影讲故事。
第三章“无表情外观”,非常深入地考察了一种摄影审美概念——摄影的中立性审美问题。
第四章“物件与空无”,着重讨论摄影题材——那些最间接迂回的题材。主要考察当代摄影师是如何开疆拓土,探索可靠的视觉题材的。
在第五章“私密生活”中,着重讨论情感和人际关系,这是关于人类私密生活的一份集体日志。
· · · · · · (更多)
第一章“如果这是艺术”,考察了摄影师是如何专门为相机设计策略、行为和事件的。
第二章“从前”,主要讨论如何利用艺术摄影讲故事。
第三章“无表情外观”,非常深入地考察了一种摄影审美概念——摄影的中立性审美问题。
第四章“物件与空无”,着重讨论摄影题材——那些最间接迂回的题材。主要考察当代摄影师是如何开疆拓土,探索可靠的视觉题材的。
在第五章“私密生活”中,着重讨论情感和人际关系,这是关于人类私密生活的一份集体日志。
第六章“历史瞬间”用大量篇幅讨论了摄影的纪实功能在艺术中的运用。
第七章“重生与再造”,探讨了近年来的一系列摄影实践,这些实践以我们现有的影像知识为中心而展开,并充分利用这些知识进行摄影实践。并讨论了针对原创性、作者身份和摄影真实性的含蓄批评。
第八章“物理与材质”重点讨论这样一种摄影:摄影的本质成为作品的叙事的一部分。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how central photography has become within contemporary art practice, and how far removed it is from traditional notions of the way a photographer creates his or her work. ...directing an event specially for the camera....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Tableau/Tableau-vivant (查看原文) —— 引自第1页
> 全部原文摘录
丛书信息
· · · · · ·
喜欢读"艺术世界丛书: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第三版)"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艺术世界丛书: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第三版)"的人也喜欢 · · · · · ·
-
- 为什么是艺术摄影? 8.5
-
- 摄影:从文献到当代艺术 9.1
-
- 照片秀:定义摄影史的重要展览 8.4
-
- 每一个疯狂的念头 8.5
-
- 摄影理论 历史脉络与案例分析 8.6
-
- 摄影的精神 8.7
-
- 今日摄影 8.6
-
- 摄影师之眼 8.2
-
- 热切的渴望 8.6
-
- 摄影批判导论 8.7
艺术世界丛书: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第三版)的书评 · · · · · · ( 全部 7 条 )

If This Is Art

1.29/30 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
> 更多书评 7篇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Thames & Hudson (2004)8.4分 191人读过
-
大家出版 (2011)8.8分 270人读过
-
Thames & Hudson (2009)9.1分 81人读过
-
大家 (2015)8.5分 50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2015-2019书架 - 国内图书 (苇间疯)
- 摄影大师之路 (.)
- 摄影好书 (傻冒叔)
- 摄影 (肚脐丰)
- 摄影批评与理论 (Libertango)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订阅关于艺术世界丛书:作为当代艺术的照片(第三版)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blueshadow 2021-05-05 10:35:18
视野特别开阔,无差别呈现各种文明艺术家的创作理解。分类也有启发,很好的工具书可以按图索骥。
4 有用 bodqop 2020-08-22 18:47:23
作者把当代摄影分为8大类,我觉得挺完整,里面包含的摄影师挺丰富,基本不和摄影史重叠,值得隔一段时间随着摄影的认知和实践变化,再拿出来看 不够好的地方在于,每位摄影师都只呈现了一张作品,很难让人有强烈的代入感
5 有用 玛丽维拉女支女 2022-01-16 23:28:39
不否认著者或许对摄影有很深刻的认识,但这本书的书写几乎和展览文字无甚区别,我并不相信三言两语的现象描述套上一些概念能够产生任何有效的批评/评论,尤其是对于作为“当代艺术”的“相片”来说,最直接也是最内在的解读只能从特定序列的比较中推理,而这本书很遗憾地规避掉了具体的比较,也因此规避掉了认识当代艺术的唯一可能性。通过一些模糊的图文对位只能够为当代艺术赋魅,而这是景观化的写作,几乎是面目可憎了。
2 有用 孤岛 2019-12-14 23:46:37
这本书可能是半年内我觉得最有意思的一本书了。
3 有用 Ay1 2021-03-16 13:48:18
策展人的写作而非艺术史家的,更像画廊与美术馆流行风格的索引,没有系统的视角,缺少组织与判断,罔谈深度。适合简单翻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