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看完合上书,回望一下书房,那些与书独处的时光,都是人生的小剧场。
略读。不错的一本书,出版人写出版的故事,阅读他人的阅读,文字很舒服。不过这么文艺气息的内容,被三联精选这个偏学究气的系列选中,有点折煞风格。卖🐟。书虽不错,于我没有收藏价值。就像不太喜欢电影人拍电影人的故事一样。其他人都可以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但艺术创造者不能,或者说没有意义。
看书、看电影、还有书店,文艺的气息扑鼻而来。
爱书人书写的以读书与出版为线索的随笔,带着个人记忆与感伤,追忆少年与过往,有一些体会感同身受比如火车上的阅读就是特别美好的时光。不过整体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可能与语言风格的疏离有关。
超出预期。相较于“书时间”,更喜欢第二部分的“书语录”—— 有图书评荐,也有业界的见闻和趣事;相较于有限接触过的其他编辑工作者的作品,作者的文字多数时候给人一板一眼的感觉,读起来像是一位老成持重师长的诚恳自述与直抒胸臆;另,原来,自己一直弄不清楚的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问题(对等、从属亦或其他),资历深厚的业内人士也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第一部分较好。
还是挺羡慕编辑这份工作
出书还带着爱。另外也感受到一些文学环境的不同,在常看哪些人的书上。
廖志峰清理办公室,翻出这本他在大陆出的唯一简体书,于是我去图书馆借阅。同台版《书,记忆着时光》相比,简体版少6篇文章,大概是涉及他出版的中国题材书籍。他经常在fb感叹,自己出的某些书卖了好几年甚至十年才勉强卖完。不是书不好,而是书的主要读者可能并不在台湾,而在广义的大中华圈。他在书中以台湾戒严时期为例,说在信息闭锁的年代,在不抵触当权者的政治威信的前提下,出版悄悄扮演一种启蒙的角色。隔壁文星书店被关闭,就刺激了张清吉创办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库是其代表作。另外,书中介绍希罗多德时,说他是西方的太史公,而说这话的是台湾《사과日报》总主笔卜大中,印象中这是该报第一次以不添加负面形容词出现在大陆出版物中。这本书是廖的第一本书,可以看出他是有文学抱负和修养的,所以谈起出版并不板起行家前辈的冷脸。
文笔不错
一个出版人与书之间的故事。
出版者个人的从业体验,还行吧。
文笔很不错,闲暇时读个一两篇很好,小开本也特别舒服。
压力中的又一次逃避,通读了大半篇目。 文笔真不错!关于出版业,关于书店与咖啡馆,关于现代社会纸质书与书文化的归途。 喜欢三联精选这系列的设计。 纸质,开本与排版都完美!
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文学是吃天赋的事情,不成为好的作者,就成为好的出版人。
我觉得不错👌
一个编辑与书的交集,读完对不熟悉的出版行业有了新的认识。读来只觉远离尘嚣,只想感受书的年代感与厚重感。想到台湾去,看看那几间还开着的书店。
> 我的光阴,你的书
3 有用 hc 2018-10-27 14:33:16
看完合上书,回望一下书房,那些与书独处的时光,都是人生的小剧场。
0 有用 12348bdhhdgsv 2022-02-07 17:03:34
略读。不错的一本书,出版人写出版的故事,阅读他人的阅读,文字很舒服。不过这么文艺气息的内容,被三联精选这个偏学究气的系列选中,有点折煞风格。卖🐟。书虽不错,于我没有收藏价值。就像不太喜欢电影人拍电影人的故事一样。其他人都可以生活在自己的生活里,但艺术创造者不能,或者说没有意义。
0 有用 , 2021-11-16 11:08:14
看书、看电影、还有书店,文艺的气息扑鼻而来。
0 有用 明亮 2021-10-14 08:10:14
爱书人书写的以读书与出版为线索的随笔,带着个人记忆与感伤,追忆少年与过往,有一些体会感同身受比如火车上的阅读就是特别美好的时光。不过整体无法留下深刻印象,可能与语言风格的疏离有关。
0 有用 arerae 2023-08-27 19:51:24 北京
超出预期。相较于“书时间”,更喜欢第二部分的“书语录”—— 有图书评荐,也有业界的见闻和趣事;相较于有限接触过的其他编辑工作者的作品,作者的文字多数时候给人一板一眼的感觉,读起来像是一位老成持重师长的诚恳自述与直抒胸臆;另,原来,自己一直弄不清楚的编辑与作者关系的问题(对等、从属亦或其他),资历深厚的业内人士也不能给出明确答案……
0 有用 笑太 2022-06-25 14:06:20
第一部分较好。
0 有用 豆友51521619 2022-05-24 15:40:51
还是挺羡慕编辑这份工作
0 有用 山中杨 2022-07-01 19:12:39
出书还带着爱。另外也感受到一些文学环境的不同,在常看哪些人的书上。
2 有用 阿布 2021-06-28 20:13:03
廖志峰清理办公室,翻出这本他在大陆出的唯一简体书,于是我去图书馆借阅。同台版《书,记忆着时光》相比,简体版少6篇文章,大概是涉及他出版的中国题材书籍。他经常在fb感叹,自己出的某些书卖了好几年甚至十年才勉强卖完。不是书不好,而是书的主要读者可能并不在台湾,而在广义的大中华圈。他在书中以台湾戒严时期为例,说在信息闭锁的年代,在不抵触当权者的政治威信的前提下,出版悄悄扮演一种启蒙的角色。隔壁文星书店被关闭,就刺激了张清吉创办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库是其代表作。另外,书中介绍希罗多德时,说他是西方的太史公,而说这话的是台湾《사과日报》总主笔卜大中,印象中这是该报第一次以不添加负面形容词出现在大陆出版物中。这本书是廖的第一本书,可以看出他是有文学抱负和修养的,所以谈起出版并不板起行家前辈的冷脸。
0 有用 毒药王子 2019-08-24 22:50:14
文笔不错
0 有用 归洋 2019-01-19 16:41:38
一个出版人与书之间的故事。
0 有用 万顷晴沙 2020-09-09 17:04:03
出版者个人的从业体验,还行吧。
0 有用 Mong94 2020-04-13 10:09:42
文笔很不错,闲暇时读个一两篇很好,小开本也特别舒服。
0 有用 Iker 2021-04-16 00:25:19
压力中的又一次逃避,通读了大半篇目。 文笔真不错!关于出版业,关于书店与咖啡馆,关于现代社会纸质书与书文化的归途。 喜欢三联精选这系列的设计。 纸质,开本与排版都完美!
0 有用 spider 2021-08-30 11:37:40
不是在咖啡馆,就是在去咖啡馆的路上,文学是吃天赋的事情,不成为好的作者,就成为好的出版人。
0 有用 metaismint 2018-09-20 10:22:36
我觉得不错👌
0 有用 私奔到火星 2018-11-08 11:25:09
一个编辑与书的交集,读完对不熟悉的出版行业有了新的认识。读来只觉远离尘嚣,只想感受书的年代感与厚重感。想到台湾去,看看那几间还开着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