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藏书阁打卡】这本是2015年的书,有些例子已经过时并被打脸了,比如IBM已经跌落神坛的智能医疗Watson。另外书名翻译和封面有误导,本以为是分析用户profile的产品用书,但其实是讲客户关系的商业书。但基于用户关系要建立在理性的数字化完善,与感性的人性化情感纽带的基础上的阐述,数字化变革中涉及到的个性化、群体化、隐私问题的探讨,开阔思路,看了不亏。
推荐理由: 大量有情谊的服务的案例、涉及电子消费品、保险、运营商、娱乐消费,不过基本是美国和欧洲的企业。 内容涉及: 1)数字化服务(自助服务) 2)人性化服务(企业与用户的情感纽带) 3)群里经济(互助服务、社交媒体的) 备注:这本书更多的是给人启迪,而没有方法论和工具。
作者主张将数字化与人性化结合起来打造服务与品牌,全书框架比较清晰,但是内容和案例比较陈旧。企业如果仅仅是完成数字化转型,那就会陷入效率的泥潭和比价陷阱中,可以说数字化是基础,但并不能创造额外的竞争(差异化)优势。真正能创造价值的还是要加入人性化因素,是人的洞见、创意、积极的情感投入让商业变得与众不同,让企业能够不断为客户创造惊喜。这本书核心一点就是指出数字化和人性化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必须有效融合。总的来说,是一本比较一般的商业经管类读物,可以随便翻翻,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并不多。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普及和深入,效率会提到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企业的“人性化”,反而会成为极其稀缺的要素。
2022.01.10
可以不用看的书!
10分制打7分比较准确。作者总结并抛出了自己的模型,这个模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提供的各种证据和案例,大多数都有些老套(英文原版是2015年的,美亚上评价还行,但只有9个评分),但也有些细节以及一些分析角度还是很让我受启发的。
-18-
我到底在读什么???!!!
未来 已来
20分钟读了100页,弃读,罗里吧嗦的讲些大概念。
这本书写的特别好,但评分很低,主要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
都是案例,水的一比
一个核心观点,那个4象限图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其他都是一些围绕核心观点的老故事。
浅显易懂
数字化+人性化
3.5,作者自己也说了主要为了启迪,而不是带来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整体论点都是已知的,但被体系化了,并且梳理出了数字化现状的简单发展史,也算有些价值。
这本书重在启迪而非指南,但请注意,启迪目标关乎英文主副标题,而非中文的。 作者的用心与微软印度老总的《刷新》和李开复的《AI·未来》殊途同归、异曲同工,而抽象与类比更为多元;特别是在第二和第三部分收尾所作的核心总结,脉络明晰。建议先从最末一章最末两节开始读。 引进发行的用心不足,减一星。
案例已经out了
2020.10.13 互联网大数据对商业的影响,可惜内容空洞过时了。弃读!
> 用户的本质
1 有用 大猫 2019-07-04 14:50:52
【藏书阁打卡】这本是2015年的书,有些例子已经过时并被打脸了,比如IBM已经跌落神坛的智能医疗Watson。另外书名翻译和封面有误导,本以为是分析用户profile的产品用书,但其实是讲客户关系的商业书。但基于用户关系要建立在理性的数字化完善,与感性的人性化情感纽带的基础上的阐述,数字化变革中涉及到的个性化、群体化、隐私问题的探讨,开阔思路,看了不亏。
1 有用 S章 2019-01-06 17:49:52
推荐理由: 大量有情谊的服务的案例、涉及电子消费品、保险、运营商、娱乐消费,不过基本是美国和欧洲的企业。 内容涉及: 1)数字化服务(自助服务) 2)人性化服务(企业与用户的情感纽带) 3)群里经济(互助服务、社交媒体的) 备注:这本书更多的是给人启迪,而没有方法论和工具。
1 有用 Moon 2018-07-02 20:44:05
作者主张将数字化与人性化结合起来打造服务与品牌,全书框架比较清晰,但是内容和案例比较陈旧。企业如果仅仅是完成数字化转型,那就会陷入效率的泥潭和比价陷阱中,可以说数字化是基础,但并不能创造额外的竞争(差异化)优势。真正能创造价值的还是要加入人性化因素,是人的洞见、创意、积极的情感投入让商业变得与众不同,让企业能够不断为客户创造惊喜。这本书核心一点就是指出数字化和人性化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必须有效融合。总的来说,是一本比较一般的商业经管类读物,可以随便翻翻,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并不多。
0 有用 小楼观月 2022-03-28 13:56:56
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普及和深入,效率会提到不断提升,但另一方面企业的“人性化”,反而会成为极其稀缺的要素。
0 有用 小龙女瞎溜达 2022-01-18 10:24:33
2022.01.10
0 有用 Euphoria 2023-12-01 16:16:23 上海
可以不用看的书!
0 有用 徐毅 2022-06-17 09:46:31
10分制打7分比较准确。作者总结并抛出了自己的模型,这个模型还是比较有意思的,提供的各种证据和案例,大多数都有些老套(英文原版是2015年的,美亚上评价还行,但只有9个评分),但也有些细节以及一些分析角度还是很让我受启发的。
0 有用 lorigh 2023-07-05 18:19:10 江西
-18-
0 有用 奶油绿绿 2019-01-25 09:22:45
我到底在读什么???!!!
0 有用 远方缘 2018-09-01 01:29:38
未来 已来
0 有用 坚果nut 2020-10-22 21:30:25
20分钟读了100页,弃读,罗里吧嗦的讲些大概念。
0 有用 哦米葛 2020-08-31 08:49:35
这本书写的特别好,但评分很低,主要是因为生活的环境不同。
0 有用 银狐子 2019-07-12 11:00:55
都是案例,水的一比
0 有用 blueoxygen 2018-09-24 17:22:45
一个核心观点,那个4象限图还是有一点点道理的,其他都是一些围绕核心观点的老故事。
0 有用 长序 2019-05-23 16:48:30
浅显易懂
0 有用 Bright Sun 2018-09-21 03:44:18
数字化+人性化
0 有用 张荒 2018-12-01 17:01:46
3.5,作者自己也说了主要为了启迪,而不是带来解决方案。可以说是整体论点都是已知的,但被体系化了,并且梳理出了数字化现状的简单发展史,也算有些价值。
0 有用 nearly 2019-08-25 14:50:42
这本书重在启迪而非指南,但请注意,启迪目标关乎英文主副标题,而非中文的。 作者的用心与微软印度老总的《刷新》和李开复的《AI·未来》殊途同归、异曲同工,而抽象与类比更为多元;特别是在第二和第三部分收尾所作的核心总结,脉络明晰。建议先从最末一章最末两节开始读。 引进发行的用心不足,减一星。
0 有用 康康 2019-12-01 20:25:28
案例已经out了
0 有用 书茗 2020-10-18 10:33:36
2020.10.13 互联网大数据对商业的影响,可惜内容空洞过时了。弃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