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 · · · ·
李鸿章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镜鉴?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和国家该如何自处?张鸣、金满楼、徐焰、姜鸣、雷颐等精彩评述,王鲁湘、田桐、陈晓楠等诚挚推荐。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之作。
全书回顾了李鸿章从拜曾国藩为师起至暮色年逝的一段历史,分析了李鸿章作为当权大臣的得与失、功与过、罪与悔,肯定了李鸿章作为清代末期改革者的客观形象。他早年落拓,任曾国藩幕僚抱负不得,而后创立淮军,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成为封疆大吏。创办洋务运动而使其声望达到顶点,甲午战争却粉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怀着忍辱负重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直至死去。
李鸿章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和“探照灯”。他的一生,不止是晚清数十年的写照,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
李鸿章到底给我们留下了哪些镜鉴?大时代背景下,个体和国家该如何自处?张鸣、金满楼、徐焰、姜鸣、雷颐等精彩评述,王鲁湘、田桐、陈晓楠等诚挚推荐。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之作。
全书回顾了李鸿章从拜曾国藩为师起至暮色年逝的一段历史,分析了李鸿章作为当权大臣的得与失、功与过、罪与悔,肯定了李鸿章作为清代末期改革者的客观形象。他早年落拓,任曾国藩幕僚抱负不得,而后创立淮军,在镇压太平军中屡建奇功,成为封疆大吏。创办洋务运动而使其声望达到顶点,甲午战争却粉碎其强国梦,迅速由盛而衰,只能周旋于列强的外交舞台,怀着忍辱负重之心为清政府“修修补补”,直至死去。
李鸿章被视为“再造玄黄”的中兴名臣,是大清帝国的“裱糊匠”和“探照灯”。他的一生,不止是晚清数十年的写照,更是中国近代史的缩影。他的失败也就是晚清政府的失败,是晚清政府不了解世界大势、不懂得历史发展的必然结局。全书清晰地展现了大历史下政局中个体的命运与抗争,悲壮鲜活,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此书在创作过程中采访了诸多国内外优秀的军事、历史文化学者,客观公正,史实准确,令人耳目一新。
1、“大视野”下重新解读李鸿章 本书不是简单的人物传记,而是在晚清宏大的背景之下,复杂地展现了大历史下政局中个体的命运与抗争。“近四十年来,中国之大事,无不与李鸿章有关系”。在人生沉浮进退之间,看李鸿章如何突破大清帝国内政、外交、军事、经济之困局。
2、为官从政、为人处世必读。
李鸿章敢于做事,又精于自保;他顾全大局,又自有主张;他倡导洋务,以求国富民强;他周旋于各路势力,游走列强外交……
从一个无名幕僚成为朝廷重臣,突破重重艰难困境,到达人生巅峰。
→读懂政治家的处事方法和成功之道。
3、一个李鸿章,相当于半部近代史。
李鸿章是传统士大夫和现代改革者的矛盾体,而近代中国则充满了困惑和清醒的交织。李鸿章活跃于政治舞台,正值晚清社会从传统向近代、从独立国家向半殖民地演化的过渡时代。他为清朝重臣,植根于封建主义而又倾向资本主义,忠于传统营垒而又颇具改革精神,中西杂糅,“开拓”“因循”毕具,抗争与妥协并存。
以史为鉴,守住底线,韬光养晦,面向未来。
4、众多专家学者和凤凰卫视主持人共同打造。
张鸣、金满楼、姜鸣、徐焰、雷颐等22位专家学者精彩评述。
王鲁湘、田桐、陈晓楠等凤凰卫视主持人诚挚推荐。
作者简介 · · · · · ·
凤凰书品是凤凰卫视旗下的出版机构,成立于2006年,策划、编辑、出版了《包容的智慧》《修好这颗心》《诚信的力量》《宽心——星云大师的人生幸福课》《厚道——星云大师的人生成功课》《舍得——星云大师的人生经营课》《福报——星云大师的人生财富课》《觉悟——星云大师的心灵修行课》《这世界无处不美——星云大师对人间的108个祝福》《民国人物在台湾》《凤凰卫视这些年》《我读》系列等多本社科类畅销书。
目录 · · · · · ·
上海!上海!
翰林变“绿林”
“叫花子军”战上海
痞子腔驭洋兵
第二章洋务运动的光荣与梦想
军工企业,南柯一梦?
“戴红帽子”的民用企业
铁路曾是违章建筑
海归,忧伤的“海龟”
第三章海军蹒跚学步踉跄行
中国舰队姓“英”不姓“中”
强盗来了,打打海防补丁
军舰,买买买!人才,养养养!
第四章大清的悲剧:惹不起,也躲不起
法狼来了,战还是不战
来吧,我让你先开枪
以战求和,“消防员”与“和事佬”齐出动
第五章日本来了:老鼠身材,老虎野心
餐桌上的麻辣外交
落伍,缘于傲慢与偏见
日本人曰:中国军舰像巨兽,日本军舰像玩具
“鼠身虎心”角逐朝鲜
第六章中日对决:一个成了破落户,一个成了暴发户
中日军备竞赛,嘀嗒嘀嗒……
日本组合拳:情报战+偷袭战+外交战+舆论战
美媒:日本是在文明的外衣之下具有野蛮筋骨的怪兽
战争财,日本卖春妇也有份
第七章李鸿章死了,一个时代结束了
结强援,抱一抱俄国的大腿
出洋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钟不鸣了,和尚亦死了
· · · · · · (收起)
喜欢读"坚守与突围"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喜欢读"坚守与突围"的人也喜欢 · · · · · ·
坚守与突围的书评 · · · · · · ( 全部 21 条 )

读《坚守与突围》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看了半个月,今天终于把书看完了,看中国近代史的感觉真的胸闷、压抑。 之前在微博上看了关于李鸿章的文章,暑假看了几集纪录片,这次终于有机会把整个故事读完。 上历史课时只记得李鸿章签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让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短短几行字根本... (展开)
“南柯一梦”——李鸿章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不揭破犹可敷衍一时。”——李鸿章 38岁的李鸿章还在军营给人打杂,想当年24岁就中进士点翰林,“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如今英雄气短。在天京合围,太平军近要... (展开)
坚守与突围中的家国情怀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中学时代学习历史的时候,李鸿章给我留下的印象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形象:“卖国贼”、“贪官”等等,这样的罪名满满地充斥着我的脑海!特别是由他负责签订的那些割地赔款条约,年少的我被那些庞大的难以想象的白银数字所震撼!而这些好像无疑又加深了李鸿章的罪行。 随着年龄的增... (展开)
《坚守与突围》读后感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年少不懂李鸿章,如今方知真中堂。”在不了解李鸿章生平的人眼中,李鸿章是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历史罪人,通过《坚守与突围》这本书,还原了从李鸿章入曾国藩帐下做幕僚到暮年个人与清朝兴衰的历史往事,给读者提供一个更为宏观的平台视角,更为公正客观的品读李鸿章其人得与... (展开)> 更多书评 21篇
论坛 · · · · · ·
在这本书的论坛里发言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 鎮長的新書列 (鎮長)
- 尚不能在亚马逊买的新书 (全金属小棉袄)
- 【新书过眼录·中国大陆】2018 (普照)
- ss (Romantic奶嘴)
- kindle看一本少一本 (无明)
谁读这本书? · · · · · ·
二手市场
· · · · · ·
- 在豆瓣转让 有148人想读,手里有一本闲着?
订阅关于坚守与突围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Leo 2020-03-05 12:10:17
评价相对公正了,唯一的缺点是叙述的时间轴有点乱,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会懵。 借用李鸿章的临终诗: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 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 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 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0 有用 孑漓 2020-02-21 17:13:05
从一个人看一个时代。 进步中,时时亦有局限。有时受限于人,有时受限于势,有时人、势皆受限。 近代史真的是致郁系,其中的压抑,常常源于一种无可奈何的“本来可以”…… 书中的李鸿章无疑是可敬的,只是,他终究还是“局中人”,于自己、于大清。他的身上,有先驱者的远见,也有旧官僚的恶习,纵有千万贬损,在我心中,他还是担得起“伟大”二字。 —————— 全书内容丰富详实,文笔流畅,阅读体验不错~
0 有用 獨孤路過 2021-01-05 12:52:12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日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李相一生写照。
0 有用 无明 2022-06-22 12:30:11
更着重看洋人之遇,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杀降案中,戈登作为担保人,恨不得杀了李鸿章,契约精神,国人做了切割,此事中国内部事务,与戈登无关,赏赐重金。解散常胜队中,以后继者会有损戈登名声,劝说之。以名利,人心之大欲,达到自身目的。另有一洋人,欲做事业,反当了翻译官,翻译近代科学无数,实洋人最吃力不讨好之事。颇为感慨。
0 有用 希望 2023-02-07 23:07:51 浙江
晚清的洋务运动与日本的明治维新历来被史学家拿来PK,不过一张甲午战争下来,已是胜负已分。单纯的器物变革终将不及器物与制度的变革。战争从来不是单纯装备的比拼,是国与国的气势与人民的团结。看着一面的各自问政,大敌当前也是党争不断;一面的强国上升,团结一致。大清焉能不败,悲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