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噁心到同理 短评

热门
  • 2 徐江屏 2019-02-12 01:38:02

    要有些法哲學的基礎,才能真切掌握論辯的精髓

  • 5 yukaduan 2020-05-25 07:45:43

    “恶心感是一种道德上的迟钝。”

  • 3 יוֹחָנָן 2019-05-21 23:47:19

    Nussbaum所说的人们应该扔掉对不熟悉事物的恶心感,而应该有更多的同理心,其实我也挺支持的。不过这些大佬现在写的都是在自我重复,所以读起来挺啰嗦也挺没有意思的,不过为性爱俱乐部以及公开性爱“正名”对我来说还是挺奇怪的。台湾同性婚姻法通过之际,还是推荐阅读一下这本书,体会一下自由主义-世界主义的论证思路。

  • 0 免葱 2022-03-27 22:18:09

    理论部分基本复述了hiding from humanity,只是把分析用到了宪法上,用来反对传统基于private home的意象对第十四修正案作的解释。

  • 0 双层吉士堡 2023-01-06 21:37:00 浙江

    最近一直绕公德私德和同理心的问题。几年前,被讨厌我的人指控“对他人的道德要求太高了”,所以这本书让我思考:是否是因为我的身份认同需要我生活在一个相对高同理心和道德感强的社会,所以我才会这样要求自己和他人呢。这么看,成人世界的距离感反倒让我舒适了起来,如果每个人的人性都禁不起细看,那么对那些没那么重要的家伙,钝感一点也不错。

  • 0 所在 2020-06-17 11:07:09

    英美法系讀得我頭暈腦脹,句子連貫性讀起來有點障礙

  • 1 兼厶 2019-03-27 21:47:05

    恶心感导致的反对因素挺有意思的,不仅是对于同性lgbt来说,更是社会性的文化,但全本书略显啰嗦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