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关于外间世界的知识 短评

热门
  • 1 z55250825 2023-06-26 03:05:31 广东

    翻译有些专业术语的问题,比如讨论连续性那里我猜原文应该是数学的序列而非数学的系列(series)。这种差异会让人担心本书其他用词的准确性,有些地方读得还是有些吃力的,感觉不一定抓准了原文的意思,比如最后一章提及维特根斯坦的那个点就很神秘。 讨论的思路很清晰,很粗糙,很实用主义,现在虽然已经是大学通识课的东西使得本书仿佛一部历史话剧,罗素这种避免过于沉迷于“整体框架”的态度咱还是很赞同的。但这种讨论读下来,能发现更多的是在澄清而非给出答案,整体来说是一种妥协,如原书所说,无法反驳休谟那套,只是做些观念上的修正。

  • 3 ケリケリ 2019-06-12 13:06:47

    “要成为真正的为科学精神所灌注的哲学就必须研究有点枯燥和抽象的东西,而绝不要希望找到对人生实际问题的解答。”

  • 0 Te 2021-04-10 00:12:30

    过于理论化了。逻辑是哲学的本质,数学证明逻辑推理,是对宇宙本性的研究。古典传统哲学中逻辑是通过否定而成为构成性的,逻辑是分析而非构成的,是一种可能性而非必然性。进化论哲学,意味着事物和生物只是实现一个预先安排的计划,概括世界的普遍情景和对熟悉然而复杂的事物的逻辑分析。随时间而流动的我们自己的人格,是绵延的自我。理智是一种纯粹实际的能力,而不是真信念的来源。直觉随文明的增进而减少。

  • 4 非虛構 2022-05-02 00:12:18

    本書的重要意義在於它提出了一種新的哲學方法。羅素稱其為「邏輯分析」方法或「邏輯原子主義」的方法。羅素制定的分析方法比古典哲學的抱負小得多,它並不聲稱要規定現實的本質或把宇宙規定為整體。它所作的工作較少思辨性、較少總括性而更具科學性。它通過現代邏輯和現代數學的技術,並使用諸如類、關係、規則等概念用以澄清和解決一些長期未得到滿意解決的哲學問題。他在本書中考察的只是同外部世界的本性有關的問題即:物理世界如何同我們的日常感覺經驗相關,空間時間、連續性、無限性和因果性的含義是什麼?書中展示了如何使用邏輯分析的方法去解決這些問題以證明這種方法富有成效。羅素堅持他的成就應該被看作是探索性的並且是未完成的。但他相信,如果人們發現有必要對他的方法做出修改那也將通過使用他所創建的這種方法本身才可能發現這種修改。

  • 0 西布 2024-08-04 02:26:33 陕西

    24-08-04:罗素1914年说,逻辑分析是哲学唯一科学的方法。 8章中,1-2是方法,3-8是应用,其中4-7大约与加莫夫《从1到无穷大》结论相似。 启示2点:1)物理学的传统原子论弊病与事物本体“变与不变”假设。 2)数学中的数是什么?数是客观不是实在。 百年罗素,智慧如妖。

  • 0 神性的流动 2019-04-26 14:31:24

    逻辑原子主义的先声,维特根斯坦与维也纳学派的启蒙,卡尔纳普思想的起点。

  • 2 沂雩 2021-08-08 20:12:54

    书内容本身没有丝毫问题,是罗素早期哲学思想在继《哲学问题》之后的进一步阐发。 但是译者和编辑有很大的问题,第一是第四章部分直接少译了四段内容,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但是个人认为这是不可接受的;第二是第五章两个图的内容直接移位导致和原文完全不符;第三是原文附注只选了其中几个翻译了进来,其余全部被删除;第四是索引表被删,同时没有英文本页码对照的页边码。

  • 1 leon 2022-11-05 00:45:56 江西

    前半部分基本在数理哲学导论能找到更多详细内容。作为讲演录讨论了很多经典问题, 那个时代也是哲学革新的时代,虽然一些论述现在看来还是比较笼统粗糙,答案与方向在变,但问题一直在传承。四星半

  • 0 KkykKYkkY 2024-05-13 03:35:25 广东

    笑话一则:你甚至能在起点中文网搜到这本书 感觉翻译有点偷懒了 注少了一些,而且一些术语为什么就不肯附上英文原词呢(说的就是你“样相”)

  • 0 普莱维特鰻 2024-10-21 01:14:03 广东

    虽然我没抱期待但还是有收获 集合论反康德二律背反真是好玩

  • 0 Fesselbrechen 2024-05-26 18:01:11

    不能完全读懂,就记得芝诺和阿基里斯和龟了

  • 0 王不知道 2025-04-07 00:21:56 北京

    22.5.7 二楼 有时也颇能理解海德格尔的愤怒,对外间世界作为实存的证明,这个本该沉入哲学的先验知识的命题,何以从笛卡尔到康德再到他自己,在近代哲学的链条上遭遇了接连的失败,以至于逻辑分析学派必须要放弃由“我思”开启的一条形而上学的不归路:绵延4个世纪之久的主客体之争肇始于此,让前代的哲学家在语言的迷障中愈陷愈深,直到这门学科最终于存在主义的一脉流于庸俗、自娱和虚饰的乐观。 如同当年意气风发的黑格尔,逻辑分析学派的罗素和维特根斯坦都曾经宣称要终结一切哲学,“我们不能说的,就应该保持沉默”。逻辑分析的方法论绕过了形而上学家无限生造叠加的语意漩涡,绑定于语言的分析推演能力的限度:“回到粗糙的地面上”。置换作为崇高之物的观念,日常语言重新成为了万物的尺度,就仿佛从希腊到康德的遗产都不曾存在过。

  • 0 春桥Haruhashi 2020-02-26 14:23:08

    《哲学问题》中一些问题的阐述

  • 0 谐奇趣患者拉里 2024-05-04 02:17:56 北京

    感觉是《物的分析》的预告,虽然但是,还是很有启发。罗素关于外在世界的认识问题,一直是他哲学的核心。他的观点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但始终关注认识论,关注人类认识的界限和能力。

  • 0 海牛阿姨 2020-10-23 14:40:40

    一知半解 理解了一些要点

  • 0 PD 2024-08-15 16:14:54 上海

    翻译太烂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