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讲稿 短评

热门
  • 16 orbit 2015-10-23 19:40:14

    相比起来这个版本的翻译太糟糕,但多了一个章节的手稿。五星推荐黄灿然译本。

  • 8 张怡微 2008-07-05 14:57:47

    爱就是时间,是一步步变得具体的时间

  • 6 琴酒 2009-06-24 17:33:13

    几个大家里其实一直不喜欢卡尔维诺谈书的感觉,大概是他和我所关注的区域不同的缘故,为什么读经典一书就弄得我很头疼。这本书的前两章,即轻盈和速度让我有点琢磨不透,但是从第三章精确开始,我看到了他对语言的理解,对小说的理解,对穆齐尔的缺陷的理解,对小说家的世界的理解。它应是一个迷题和一种包容,一种无限和最为贴近本质的存在,是混沌和想象力,是如这个迷蒙宇宙一般的迷蒙。读完感觉似乎终于有些明白卡尔维诺式轻盈小说的意义,它勾起了我重读普鲁斯特的欲望,叹气,这欲望注定痛苦。

  • 5 夏知丘 2010-06-29 17:15:08

    這次重讀時我給此書較差的評價,“差”的並不是卡爾維諾的思想,而是這個翻譯版本有很多問題。這也是我第一次將文藝理論性的作品進行兩個版本的互照對讀,深深感到譯本極可能將讀者引入另外一個方向。我參照的另一個版本是黃燦然先生譯的,也叫《新千年文学备忘录》,萧的译本在很多理论阐释上过于模糊,不确切,甚至可能误导读者,且读起来有些地方实在不通畅。当然,不能一巴掌拍死,裏面有些地方翻译的很好,尤其是引用的文学作品资料。对于卡尔维诺的这部文学讲稿,我建议大家还是多找几个版本看看~

  • 3 家用电器 2019-02-06 11:41:23

    卡尔维诺对轻盈的追求是自觉的,包括减轻词语的重量;叙述细微因素或抽象思维;象征意义的‘轻’的形象。王小波作品中的某些特征应该是来源于此/ 他的目标之一是把文学扩展成包括人类学、人种学和神话等在内的一门学问。 对速度的追求、个人的性格、实验的性质以及不相信唯一世界的绝对性使卡尔维诺更加偏爱短篇小说的形式。他表达自己对博尔赫斯的喜爱,认为博氏创造了一种乘方与开方的文学。(博氏的简洁、精确、复杂、幻想性、哲学性、探索性这些特征也符合他在本书中所讲的对于文学的看法 卡尔维诺把作者分为两派:火焰和晶体;火焰是从噪音到有序,晶体是自我编制系统(博尔赫斯属于此类)。这是两种消耗方式,两种道德象征,两个绝对(他认为城市这个形象比火焰和晶体更为复杂,其作品含义最丰富的是《看不见的城市》

  • 2 匡不怕 2008-11-24 14:30:43

    同是萧天佑的翻译,这本较之于《帕洛马尔》可谓大好。不过正如卡尔维诺本人所言,他的观点和头绪实在过多,非六讲而至少要九讲才能够容纳,所以目前看到的这篇讲稿很拉杂,牵扯众多,仅仅只把论点呈示了,却感觉没有论述净尽和透辟。

  • 1 魏小河 2011-07-31 18:18:31

    我坦白,囫囵吞枣的看完之后实际上并没有看明白。又没有做笔记,所以现在回忆,根本不知讲了什么。罪过罪过。可见笔记之重要性。

  • 2 螺丝இ 2014-08-03 22:56:33

    读得出卡尔维诺对于意大利文学的深厚感情,他与艾柯就是意大利文学界的两本百科全书啊!

  • 1 2011-03-25 23:42:56

    这个译本比杨译的老版本好

  • 1 caoxl2233 2009-03-08 12:54:02

    轻盈的叙述……卡尔维诺的独特追寻

  • 1 支离疏 2013-01-07 10:13:40

    我心目中的“史上最佳文学讲稿”。卡尔维诺讲述博尔赫斯的部分,精炼而又到位,是我读过最好的阐释,某位别诩卡夫卡的女作家专门出了本书来讲博尔赫斯,也抵不上老卡一句话。

  • 0 饥饿艺术家 2011-06-14 23:05:55

    屎D分金用个人经历兼写作经历总结出一本「教你写作之」On writing;卡尔维诺桑用自己的阅读经历细化了文学美

  • 0 然犀 2010-05-04 23:37:23

    没有文学理论底子,不太好读

  • 0 熊阿姨 2012-06-29 13:15:05

    没什么大收获,东西讲得有点飘。

  • 0 🍎是最好的水果 2013-10-26 18:42:48

    小说的本质是自由文体和虚构,因此小说需要轻逸也需要明显的边界以区分现实。check

  • 1 楚清歌、 2012-09-07 20:38:04

    估计是我段数太低读得不甚解,待再读上他们的几部著作再回头来看吧。

  • 0 行走的笔尖 2008-12-19 13:04:19

    没有辽宁教育版的翻译的好。

  • 0 伊西多拉 2009-02-16 17:31:11

    书为卡尔维诺应哈佛大学邀请谈论过去及未来世纪文学创作的价值、性质与特质的演讲集结,旁征博引,颇为精彩。大陆也有出版社将其译为《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

  • 0 我不是盆栽啊 2011-02-27 18:37:13

    大师之所以为大师。不过,肤浅的我,看卡尔维诺,只有这一本看懂了。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