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不敢说设计 短评

热门
  • 2 恶鸟 2018-09-25 17:36:18

    一半以上页码都是字库,一个字一页,而随笔又和设计不是太关联,这选题奇葩了

  • 1 ratty 2018-11-25 16:09:16

    天,小矶老师真的很客气,也很会自省,就算自以为可以在北京完美隐藏自己的外国人身份,但是日本气息还是很重哦!书里有很多他很有趣的想法,中文版也尽力做设计了,总体不亏(然而我还是有点嫌弃中文版非要把小矶本来做的日文设计跨页用中文重做一遍,差太多了,请反思。)

  • 1 宝宝TWO 2019-01-02 10:23:52

    这真的不是一本设计方面的书,而是随笔,但是深度确实不错

  • 1 holly2007 2018-11-05 15:01:52

    本作从五十音图(平假名)及原型汉字切入,用心尽力比较中日文化差异,考诸文字流变、意义流转及背后跨越国界的文化圈层,眼力毒辣,劲道猛烈,而持论冷静客观,读之可解大迷悟。因作者本业为设计,因而由本人操刀之装帧复杂嫣然,凌厉冷峻,沉默中能量蠢蠢欲动,具动态,有活力。

  • 0 无他 2022-05-23 23:25:26

    讲中日文化的 能看完

  • 0 Kelly 2022-04-19 12:45:58

    弃读,放多抓鱼上吧...

  • 0 Mix⌘ 2024-03-19 11:59:31 浙江

    目录结构上按照五十音假名,装帧上每篇开始是汉字甲骨文到日文假名的演化图,内容比较像作者的随笔感想,其中介绍日语假名和汉字相关内容还是挺有意思的

  • 0 Jil_M10 2022-02-19 20:14:01

    书名≠内容,全篇根本没在讲设计,应该取名为小矶裕司随笔记这样不欺骗读者的书名才较恰当?作者委婉用不偏颇的态度从中国的音乐、电影等入手作评价,个人觉得他评价得挺恰当的,奈何内容太散,完全摸不着重点到底想表达什么。

  • 0 狗尾巴草 2023-02-18 22:10:03 浙江

    作者从日文的五十音入手,衍生出各个小标题,每个小标题都是一个音与一个汉字的型对应,然后抒发了一些自己的小感想,再添加一些日文的小tips。

  • 0 Lpure 2020-04-10 10:54:30

    不得不说,这是一本充满思考力的书,作者运用典型的日本思维,以中日两国的文字为入口,回望两国历史和民间姿态,只不过,某些叙述有失偏颇,读来不十分爽快。

  • 0 deneb 2019-01-14 19:33:59

    以为是设计类的书,但并不是。说了一些中日文化和现代发展上的比较。作者大概是算亲中派的对米米印象不好233茉莉花那里有点可爱,80年代的回忆啊。

  • 0 浮点 2020-02-01 16:40:38

    就一本设计师的随笔集,和设计几乎无关。名字来源于中间一篇随便,探讨的也是日语中“設計”和“デザイン”在语言上的来源。很多篇幅看的十分无聊。大多是中日文化上的一些对比。总共就不到五十篇100页的内容,硬是让装帧做出了300页,真是内容不够设计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这样的书真是太说不过去了。

  • 0 喝茶小姐 2019-02-25 20:30:44

    2分给书籍装帧,包括颜色纸张设计还有作者爱中国的心,1分给文字

  • 0 无古无今 2019-08-17 17:01:56

    一位日本设计师的杂文集,谈了一些中日文化的相同与不同之处,(比如日文从唐朝草书中得到进化)读起来轻松又有意义。但是书籍装帧明显是过度了,定价也很不合理。

  • 0 早辰 2019-07-06 13:38:14

    版式和纸张上都很用心,每页题目变成中文字怪怪的,原版应该很讲究。一些设计和一些随笔,但觉得没有那么深刻,从设计和从其他方面,谈论的没有想象的深刻。大概是朋友与我谈起这本书,所以对其期盼很高。但也看到一些不同文化下的差异。大概这样吧。

  • 0 カケラ 2019-06-23 21:33:57

    02-07 目录的五十音顺序假名和中文汉字的呼应很有趣 但也能看出有些不是直译而是有意构成这样的联系 包括章节页汉字与假名的演变过程也很有意思 / 但还是觉得书名取得太大了 即使是题为“日本人不敢说设计”这一节也没体会到其中意味 所以会有些标题党的嫌疑 / 内容总归来说谈不上很吸引我吧 / 04-15 看了一半就搁一边了 现在又拿出来看 觉得非常有意思 hhhhh 奇妙的转换 / 06-23 终于读完 小磯先生从一个在中国呆了很多年的日本人的角度讲述这些语言、社会现象等背后的隐藏的文化渊源 还是蛮新鲜的 开始重新思考身边一些司空见惯的现象

  • 0 菲菲 2019-10-14 11:36:45

    有些观点,虽然隐晦

  • 0 Z 2020-10-25 09:20:58

    有点中日文字对照说文解字的感觉。作为一个上世纪90年代在中国北京居住过的日本人,小矶裕司来写中日文字差异和中日人民文化的差异恰如其分。全书的文字不多,都是一个个文字解析后写的短文。排版很赞,值得一看。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