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走进黑森林:用荣格的观点探索童话世界 短评

热门 最新
  • 35 违天择 2018-12-31 11:00:17

    不值得阅读。一方面将童话情节和元素归于集体无意识原型进行解码,另一方面又试图将童话寓言化,把情节与现实生活简单对应起来从而达到指导现代人完善自我的目的。问题是二者从未融合起来,看上去,用精神分析术语包装出来的解读和通俗故事鸡汤式解读殊途同归,阿尼玛阿尼姆斯只是虚饰。解码部分也存在太多过度诠释、模糊不清或武断狭隘,比如作者并不能解释为何在蓝胡子中因放纵好奇而打开禁忌房间是获得生命完整的一部分,而在瓦西莉萨里压抑好奇不多问问题也是获得节制品格的一部分,而作者将通过谎骗、伪装与敌人周旋归位女性故事以区别男性的英雄式对抗,却回避了童话里同样存在大量男性故事以谎骗、伪装作为斗争方式,这可说是为了将主题限定为女性人格发展而自行堕入狭隘,此外将故事所有元素都强行联系为原型过于牵强,明显忽略了

  • 22 🌺五月雨永远 2019-04-28 23:57:09

    整本书的体例一看就是全学的艾伦·知念。这类童话心理学的书照道理都较为小众,像知念的中译本目前出版两年多每本豆瓣标记数均不过百。这书不到一年已有350人标记了读过,目测后边有哪儿的红人推荐过一把。童话理论十本有七八本要走精神分析,对这种书不做研究或相关行业的普通读者不建议去碰,绝大多数都是各讲各的虾扯蛋,哪怕是些经典著作像贝特尔海姆也好不到哪儿去。有闲工夫跟着YY还不如把时间留着多读点各民族小众些的有趣童话。当然要还有人非把这类书当成人生指导或是育儿心经来反驳那我也只能两手一摊。

  • 12 漫吞吞 2018-09-29 18:26:54

    教科书,还这么有意思,可读性很高。我就说小红是好小红,推荐的书好看。P271—“走这么长的内在之路,这么辛苦的面对自己,到底所为何来?自性化历程的目的,就是拥有精神世界的金银财宝,那些精彩的知识、能力与理解,就是这些对于自己的觉知、了悟与相信,不再仰赖外面的人事物或成就,而是从自己里面源源不绝搬出珍宝,从此可以真正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现在小朋友中流行的故事都在写实,不泡在想象力里小孩儿会发芽吗?以后开的花好看,结的果好吃吗?书的不同在于,看书是自己编织影像,而看影像是被灌注,这太不同了,我们接触慢的东西,稍微甩动物性远一点,才能有思索的空间,至于为什么要思索呢,是自己能哄自己玩儿的一种本领吧。

  • 4 pepper 2018-10-25 14:32:28

    好啦我只是当做故事新编在看的,里面的观点也不是完全能说服我,当做故事看比较好接受。

  • 5 路伽维加 2019-10-16 22:31:19

    对童话的解读剖析深度不如正经的童话文学理论,还有点猎奇和片面倾向。

  • 2 Astrid 2019-01-04 11:35:54

    但丁35岁时,面临现实生活中的困顿挫折,步入他的黑森林,历经炼狱、地狱与天堂;公主走进黑森林,又会遭遇什么?是大灰狼、负向阿尼姆斯还是阴性黑暗智慧?在旭亚老师(她的引路人是冯·法兰兹的弟子)的带领下走进荣格分析心理学背景下的童话国度,去与原型相遇,开启女性内在暗潮汹涌的心灵之旅,并创造属于自己的心灵童话。

  • 2 潇潇 2019-04-08 00:04:56

    简直太棒了!!用荣格的心理分析法分析童话里的种种象征,借此探究女性内在阳性气质与阴性气质的发展。比如各种亲密关系,集体社会价值观对女性自我教育的限制等等。真是一本有意思 又获益匪浅的好书。

  • 4 排排 2019-06-05 16:41:11

    文采一般,组织散乱。看荣格还是得找正规军啊。

  • 5 班家二小姐 2019-01-08 13:49:24

    本以为会是一本特别接地气的荣格心理学普及书,但是失望了。虽然是童话的外壳,但却是大段教科书般的论述,不够具有说服力的解析,有些甚至牵强附会非常勉强,让我昏昏入睡…… 不过,有句话惊醒了我:“自己的路都得自己走,人生前半段没有扛起的责任,在中年或中年以后,还是要回来面对。” 我这个老公主会不会也有必须走进黑森林的那一天?到那个时候我再来看这本书,是否会有不一样的领悟?

  • 2 2018-09-17 06:04:39

    ″有些女性主义意识强大的人,在20世纪曾大力抨击迪士尼的童话电影,害怕年轻女性被“公主”意象迷惑,担心女儿们被白雪公主的意象污染,长大后只等着白马王子到来的一天,也就是精神上一直停留在永恒少女的位置上,不肯发展。″/[就看了第一章,这段还不错,更多的感觉是全文在生掰硬套。逻辑也有问题。]

  • 1 🌳 2018-09-23 21:04:10

    好读。重点是从女性成长的角度来分析。荣格的有些概念也讲得比较浅显易懂。不足之处是这不是一本专著。只是有一两个观点不错。我觉得对阿尼姆斯的讲解很好。正好我还没有看到讲阿尼姆斯讲得比较清楚的。

  • 2 十年一人 2019-07-09 10:29:45

    有一些观点还是蛮有趣的,但是重复了好多遍……

  • 1 苍竹琴声 2018-10-20 21:29:31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不好说心理学家是看到了很多真正的东西,还是牵强附会。就像是象征物一样,因为它的模糊才带来了和集体意识的连接。

  • 1 大大大大橙子 2020-04-25 23:25:56

    挺有趣的,虽然没有系统了解过荣格心理学,但是这本书写的还是挺容易看懂的。提供了新的视角。结合童话对女性心理的各个阶段进行讨论,如何发展出融合的力量。也会结合一些现实的问题,新时代女性的发展,亲密关系中的陷阱等等。还是挺值得一读的。

  • 1 Nanako 2019-10-20 15:51:46

    strong and powerful

  • 2 曲一豆 2019-06-14 23:58:23

    #D064# 公主都完成了自我探索和提升,那王子呢?凭什么就是天生的赢家?(嗯,好吧,是选题的原因,走进黑森林的是公主,而不是王子

  • 0 小锦 2020-05-22 13:42:04

    7个与女性特质成长有关的童话故事,童话是无国界的人类集体潜意识。简单易读。

  • 3 金风细雨 2018-11-01 01:17:12

    自圆其说的心理分析体系,但在我个人看来,还是未免牵强。民间传说和童话在各大陆都有类似的文本,或许只出于惩恶扬善的教化目的?朴素的道德观放之四海而皆准,对于好女孩的奖励永远是财富与婚姻。把王室夫妻、农夫农妇用阴阳气质概括简化,比起淘沙拣金,更像结论先行。女巫被指认为压抑的独居的女性阴影,我却认为猎巫传统下,这类童话活跃人群只是某种神秘的邪恶化身。最后一个故事的加入显得有些蹊跷,据我所知,和灰姑娘白雪公主等不同,这则俄国童话情节并不普遍,难以窥见集体无意识的渗透。依旧支持外界对于迪士尼俗套的攻击,童话是读给孩子们听的,她们能感知的不是什么扒皮才可见骨的自我觉醒,美貌、善良与等待将烙印于玫瑰色睡梦,她们被灌输,王子是唯一可靠的救世主,温柔地挑选裙子、摆弄着洋娃娃是宿命,也是幸福。

  • 1 糖糖mc 2019-02-05 21:48:02

    我还是很推荐这本书的,没有了解过心理学的人或物读起来有点不知所云,但是了解一些精神分析的人,尤其是荣格的一些思想的,会觉得很有意思。心理学,本身就是给一些我们无法言明的现象,故事,包括童话甚至神话故事一个解释。这本书真正在说的,大概就是,公主,总是会走进黑森林的。我们每个女性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小公主,而不谙世事的公主,只有走进了黑森林,整合了那些负面的,正面的,不管是阴性属性还是阳性属性的部分,才能成长为女王或者皇后。所以,不用抗拒一定会发生的事,天注定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