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茶,不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还是“万病之药”“养生之源”,有益于保健、养颜、陶冶心情,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此外,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随着时代的进步,品茶、识茶的技术越来越专业、精深?,渐渐成为一门专业知识,知名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赵英立先生在《好好喝茶》中为热衷于品茶、研习茶艺的读者详细阐释了“茶道”“茶品”“茶技”“茶意”,教您如何识茶、辨茶、知茶,可说是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茶学专...
(展开全部)
茶,不仅能解渴、提神、去火、消食,还是“万病之药”“养生之源”,有益于保健、养颜、陶冶心情,对一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辅助疗效。此外,我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司马相如的《凡将篇》中提到的“荈诧”就是茶。扬雄的《方言》中,称茶为“蔎”;在《神农本草经》(约成于汉朝)中,称之为“荼草”或“选”;东汉的《桐君录》(撰人不详)中谓之“瓜芦木”;南朝宋山谦之的《吴兴记》中称为“荈”;东晋裴渊的《广州记》中称之谓“皋芦”;唐陆羽在《茶经》中,也提到“其名,一曰茶,二曰槚,三曰蔎,四曰茗,五曰荈”。随着时代的进步,品茶、识茶的技术越来越专业、精深?,渐渐成为一门专业知识,知名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赵英立先生在《好好喝茶》中为热衷于品茶、研习茶艺的读者详细阐释了“茶道”“茶品”“茶技”“茶意”,教您如何识茶、辨茶、知茶,可说是图文并茂、言简意赅的茶学专著。
赵英立,笔名京华闲人,著名茶文化学者,琳琅智库茶文化专家,茶养生专家。始学中文,后入茶界,多年来走访祖国大小茶山,于茶类、茶性、茶养生、茶诗词等均有深入的研究。是“吴觉农贡献奖”获得者,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会员。作者一直致力于中国茶文化的传播,培养了众多中、高级茶艺师、评茶员。著有《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喝茶的智慧》等畅销茶文化图书。
喝茶是一门学问,身为资深茶专家,赵英立先生之前创作出版的《喝茶的智慧:养生养心中国茶》《名茶馆特色茶艺学习指南》二书均得到业内外爱茶人士的好评,且取得不俗的市场效益。《喝茶的智慧》等书侧重于介绍茶的品类、养生作用、茶艺、茶道等专业知识,本书侧重介绍了博大深远的茶文化,特别是附录中赵先生精心搜集、整理的“茶诗”,涵盖古今名人佳作,为其他茶类书籍所无。
挺有意思的 就是内容太少了 遗憾 实在不及促谈
听赵老师的音频课,不够过瘾……
良心之作。
内容较为详细,但是部分观点有待商讨。对每个节气该喝什么茶 讲述的详细 很有意思
原来不能用保温杯泡茶。。。
> 更多书评 1篇
> 2人在读
> 22人读过
> 62人想读
订阅关于《好好喝茶》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文艺复兴 2022-01-03 00:16:07
挺有意思的 就是内容太少了 遗憾 实在不及促谈
0 有用 BanditJohnson 2023-03-13 21:54:51 上海
听赵老师的音频课,不够过瘾……
1 有用 LAMILD 2021-02-19 22:32:19
良心之作。
0 有用 今天先这样 2018-10-11 15:31:03
内容较为详细,但是部分观点有待商讨。对每个节气该喝什么茶 讲述的详细 很有意思
0 有用 黎要飞 2018-11-30 19:20:02
原来不能用保温杯泡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