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中信出版集团
副标题: 人类命运大议题
原作名: 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
译者: 林俊宏
出版年: 2018-8
页数: 353
定价: 68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08692098
内容简介 · · · · · ·
四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
四年前,尤瓦尔•赫拉利的《人类简史》横空出世,颠覆了我们关于人类进化的认知。2016年,他的《未来简史》再度惊艳四座,刷新了我们对未来的想象,掀起了全球关于人工智能讨论的新思潮。现在,“简史三部曲”收官之作《今日简史》推出,将目光聚焦到当下,直面今天关乎我们每个人命运的问题和挑战。
尤瓦尔•赫拉利认为,智人之所以能够崛起成为地球的主宰者,主要原因在于其具备了虚构故事的能力。然而,在当前这样一个分化的世界,我们对旧故事已失去信心,对新故事亦远未达成共识。
《今日简史》提出,当前人类社会面临着科技颠覆、生态崩溃和核战争三大挑战。“国家”这一身份认同已不足以应对今天的挑战,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独立解决全球性问题。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正在颠覆原有的社会结构和分配方式,数据成为最重要的资源。
当数据巨头比我们更了解自己,当“在线”成为一种生存方式,如何规范数据的所有权?能否建立起一个维护人类自由和平等的全球社群?人工智能和生物技术已使人类掌握了重塑和重新设计生命的能力。我们该如何运用这种能力,上演另一出全新大戏?
在一个信息爆炸却多半无用的世界,清晰的见解就成了一种力量。对于关乎人类命运的种种议题,尤瓦尔•赫拉利在《今日简史》中没有简单给出答案,而是引发了我们进一步思考。
作者简介 · · · · · ·
尤瓦尔•赫拉利(Yuval Noah Harari)
畅销书《人类简史》《未来简史》作者,牛津大学历史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教授,全球瞩目的新锐历史学家。其关注的领域横跨历史学、人类学、生态学、基因学等,他从宏观角度切入的研究往往得到颇具新意而又耐人寻味的观点,引发全球广泛关注。
目录 · · · · · ·
第一部分 科技颠覆
近几十年来,全球政治一直是由“自由主义”独霸,但就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挑战的同时,人类也对自由主义失去了信心。
第1章 理想的幻灭:从旧故事到新故事
第2章 就业: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第3章 自由:数据霸权与社会公平
· · · · · · (更多)
第一部分 科技颠覆
近几十年来,全球政治一直是由“自由主义”独霸,但就在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结合、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挑战的同时,人类也对自由主义失去了信心。
第1章 理想的幻灭:从旧故事到新故事
第2章 就业:等你长大,可能没有工作
第3章 自由:数据霸权与社会公平
第4章 平等:谁该拥有数据
第二部分 政治挑战
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融合,会对自由和平等这两种现代核心价值观造成威胁。想要解决这项科技挑战,必然需要全球合作。然而,民族主义、宗教和文化让人类分裂为彼此敌对的阵营,于是全球合作难于登天。
第5章 社群:人类身体的价值
第6章 文明:世界的大同
第7章 民族主义:无法解决全球性问题
第8章 宗教:神祇只是为国家服务
第9章 文化认同:开放与宽容
第三部分 绝望与希望
虽然各式挑战前所未有、各方歧异激烈紧张,但只要我们控制恐惧的程度、虚心面对自己的想法,必能成功应对。
第10章 恐怖主义:切忌反应过度
第11章 战争:永远不要低估人类的愚蠢
第12章 谦逊:地球不是绕着你转
第13章 神:不要妄称神的名
第14章 世俗主义:面对你的不完美
第四部分 真相
全球所面临的重重困境如果让你觉得困惑而不知所措,那就对了。因为全球的发展已经变得相当复杂,任何个人都难以理解。这样一来,你要怎样才能得知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相,避免成为媒体宣传和错误信息的受害者?
第15章 无知:你知道的比你想象的少
第16章 正义:人类的道德困境
第17章 后真相时代:谎言万世永存
第18章 未来不是科幻小说:无法逃离的母体
第五部分 生存下去
在这个困惑的年代,旧的故事崩塌,新的故事还无以为继,我们该怎么生存下去?
第19章 教育:改变是唯一不变的事
第20章 意义:人生不是虚构的故事
第21章 重新认识自己:人类心智的奥秘
致 谢
注 释
· · · · · · (收起)
原文摘录 · · · · · · ( 全部 )
-
譬如, 上司会希望我回复电子邮件愈快愈好, 但他对于我品尝和欣赏眼前食物的能力, 毫无兴趣. 结果就是连我吃饭的时候都在收电子邮件, 也就慢慢失去了重视自己感官感受的能力. 我们现在也在培育一种驯化的人类, 产生的资料量惊人, 而且能够象是巨大资料处理器中的高效晶片一样运作, 然而这些「资料牛」绝对称不上是发挥了人类的最大潜能. 事实上, 因为我们还不太了解人类的心灵, 根本无从得知人类最大潜能是什么样. 然而, 我们却几乎没有投入够多心力, 来探索人类的心灵, 只一心想要着提升网路连结的速度, 提升大数据演算法的效率. 再不注意, 最后的局面就会使退化的人类滥用着持续升级的电脑, 伤害自己, 也伤害世界. (查看原文) —— 引自第91页 -
许多人都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 自己的文化是人类历史的关键. 许多希腊人相信历史始于荷马, Sophocles和柏拉图, 也相信所有重要的想法和发明都诞生于雅典, 斯巴达, 亚历山大港或君士坦丁堡. 中国国族主义者则会提出抗议, 认为历史是从皇帝和夏代, 商代开始的, 而且不管西方, 伊斯兰或印度有什么成就, 中国都做得更早, 而且更好. 印度本土主义者才不相信中国说了什么, 他们相信, 就连飞机和核弹都是印度先贤发明的, 什么孔子或柏拉图, 都只能瞠乎其后, 爱因斯坦和莱特兄弟就更不用说了. 举例来说, 你可能知道Bhardwaj发明了火箭和飞机, Vishwamitra不但发明, 甚至发射过导弹, Acharya Kanad是原子理论之父, 而且梵文史诗<摩诃婆罗多>早就精确描述过核武? 对虔诚的穆斯林来说, 在先知穆罕默德之前的所有历史, 多半毫无重要性, 而在<古兰经>之后的所有历史, 则是以伊斯兰社群(ummah)为中心. 然而, 土耳其, 伊朗和埃及的国族主义者是主要的例外, 他们认为即使在默罕默德之前, 自己这个国家早就是全人类善的起源, 而在<古兰经>之后, 主要也是自己这个国家保留了伊斯兰的纯净, 传播了伊斯兰的荣耀. 我(犹太人)曾经上过以色列某位瑜伽老师的课, 这位老师在第一堂课就很认真地说: 瑜伽是由先知亚伯拉罕发明的, 而且所有基本的瑜伽动作都源于希伯来字母的形状! 例如, 三角使(trikonasana)是模仿希伯来字母א, 平衡杆式(tuladandasana)是模仿希伯来字母ד. 老师还说, 是亚伯拉罕将这些姿势教给某个庶出的儿子, 这个儿子后来前往印度, 才教了印度人瑜伽. 我请这位大师提出一点证据的时候, 得到的回答是一段<圣经>经文: 「 亚伯拉罕把财物分给他庶出的众子, 趁着自己还在世的时候打发他们离开他的儿子以撒, 往东方去. ... (查看原文) —— 引自第215页
> 全部原文摘录
喜欢读"今日简史"的人也喜欢的电子书 · · · · · ·
今日简史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今日简史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20 条 )
-
不ugly的Betty (on my road)
根据佛教的说法,生命本来就没有意义,所以人类也不用去创造任何意义。人只要知道一切本来就没有意义,就能不再依恋,不再追求空的事物,于是得到解脱。 宇宙有三个基本现实:一切事物都会不断改变(诸行无常),一切事物都没有永恒的本质(诸法无我),没有什么能永远令人满意(诸漏皆苦)。就算你能够探索银河系、探索你的身体、探索你的心智,即使你探索得再远,也无法找到永不改变的东西、永恒固定的本质,更无法得到永远的... (3回应)2020-04-22 11:55 18人喜欢
-
民主的根基之一,在于亚伯拉罕•林肯提出的原则:你可以在某些时候欺骗所有人,也可以在所有时候欺骗某些人,但你无法在所有时候欺骗所有人。如果政府腐败,未能改善人民生活,最终一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公民看清真相。然而,政府控制媒体之后,阻碍了公民看清真相,也就打破了林肯的逻辑。执政的寡头特权阶级一旦垄断媒体,便能不断将自身的失败归咎于他人,并将公民的注意力引导到外部的威胁—无论是真有其事或仅仅空穴来风。 (1回应)
2018-08-09 20:28 11人喜欢
-
油菜花 (公众号:读书控)
我的第一本书《人类简史》概述了人类的过去,审视一种几乎微不足道的猿类怎样成就了地球的统治者。 第二本书《未来简史》则讨论了生命的远期愿景,思考人类最后可能会如何成为神,智者和意识最终又会走向怎样的命运。 到了这本书,我希望着眼于此时此地,重点在于当下时事,以及人类社会近期的未来。2018-07-22 13:28
-
子期 (爱看书看记录,给生命留个印记!)
从逻辑思维中听到这个新书的发会布,让我有了想读和想记下来的感受。 公司不是任何具体的实物,而是我们的【共同想象】这一句话切换了我们的认知新境。 【共同想象】是人类协作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人类一切根本力量的源泉。 【共同想象】的能力是智人在进化中胜出的原因之一,能够凝聚起大规格的人类协作。 【自由和平等】是现代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两个故事,而技术或将动摇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动...2018-08-24 12:30
从逻辑思维中听到这个新书的发会布,让我有了想读和想记下来的感受。
公司不是任何具体的实物,而是我们的【共同想象】这一句话切换了我们的认知新境。
【共同想象】是人类协作的基础,是人际关系的基石,是人类一切根本力量的源泉。
【共同想象】的能力是智人在进化中胜出的原因之一,能够凝聚起大规格的人类协作。
【自由和平等】是现代人类文明最基本的两个故事,而技术或将动摇人类的【自由和平等】。
未来人工智能可能会动摇人类的决策自由,当未来物质不再匮乏,人类缺乏的是【意义】,未来可以通过技术让财富优势跨代相传,人类文明即将发生转折性的变化,你也许判断对了困境,但可能关心错了问题。比如用戏剧思维解决恐怖主义困扰或许更有效。
过去的财富:土地 矿产等物质资源
现在的财富:协作 数据 技术和知识
中国人对未来的好奇程度超出全球任何人的想象,经过近二百年的不断变化,终于有机会参与构建下一个全人类的故事。我们这一代人有机会创建伟大的公司去解决这些新问题。因为成功的公司都是在新的环境下解决人类新问题的公司,伟大的公司都是解决了人类普通问题的公司。未来可能会诞生的新兴产业1.意义产业2.数据安全产业。
《今日简史》所列出的21个人类问题清单,背后存在着巨大的商业价值。值得一看细细口味,从中体会到精粹!
回应 2018-08-24 12:30 -
《人类简史》 “共同想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美国上的是名校,也是美国各个州来的学生同学,你见到任何一个同学打听出他是哪个州的,你马上跟他就有话题,这是你美国生活的第一块敲门砖,它比你脑子里的任何知识都有用。过去我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很多人不认这句话的,他们觉得读书这件事闲情逸致,翻翻就好了,千万别耽误挣钱,这样的人其实不了解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你以为只有科技知识是力量吗?不见得,知识不见...
2018-08-31 15:45
《人类简史》
“共同想象”是人际关系的基石
在美国上的是名校,也是美国各个州来的学生同学,你见到任何一个同学打听出他是哪个州的,你马上跟他就有话题,这是你美国生活的第一块敲门砖,它比你脑子里的任何知识都有用。过去我们经常说知识就是力量,但是很多人不认这句话的,他们觉得读书这件事闲情逸致,翻翻就好了,千万别耽误挣钱,这样的人其实不了解什么叫知识就是力量。你以为只有科技知识是力量吗?不见得,知识不见得是真理,甚至不见得是马上拿起来就能用的工具!只要这个知识是共同的想象,它就是力量。
恐怖主义关心的不是改造这个世界获得什么真实的结果,他们就是要制造轰动性的新闻,他们要制造那种冲击是在意义上的冲击,所以他们喜欢搞那些大事情。那这个时候我们用武装力量去打击恐怖分子,真的会彻底有效吗?也许除了军队之外,我们还应该请一种人来解决这个问题,什么人?电视戏剧的导演。
因为他想制造吸引人的戏剧,我们就用戏剧去反他的戏剧,估计各位听到这儿会觉得匪夷所思,怎么可能通过电视导演来解决恐怖分子问题?
比方说一个监狱。这个监狱里面,自然会有一些人,犯人不老实,经常打架斗殴。原来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呢?监狱长把他们关起来,打一顿或者是关禁闭。
但是有一天来了一个新的监狱长,监狱长说我才不用那一套,为什么?因为把他们关完禁闭之后,他们放出来,在犯人当中,他们成了英雄啊,他们更得瑟,我才不用这种方式。
他的方式是什么呢?一旦犯了我的规矩,对不起,请吃一个月的儿童食品,小猪佩奇饼干之类的。一个月过去之后,所有其他的犯人会看不起你,会笑话你,他的气焰就被打掉了。这不就是用戏剧导演的手法来面对一个戏剧吗?
意义产业和安全产业 可能诞生下一个伟大公司
很多人读了这本书之后,他可能会觉得恐慌。原来的故事都不在了,我生存的意义怎么找?
这样的恐慌很稀奇吗?蒸汽机发明的时候,铁匠们恐慌不恐慌?汽车发明的时候,马车夫恐慌不恐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时候,那些饱受战争摧残的人,面对核武器这个庞然大物,他们那一代人恐慌不恐慌?
200年来恐慌是常态,可是总有一批人,每个时代都有,他们觉得人类有很多问题,我可以通过我的创造力去解决呀。
二战之后那么多人在陷入恐慌的时候,还有一批人在创业,那些伟大的公司,比如丰田和IBM,这批创业者在集中精力解决那个时代人类的问题,所以他们的成功是什么?是在新环境下解决人类的新问题而获得的成功。
成功的公司都是在新的环境下,解决人类新问题的公司
尤瓦尔·赫拉利还举了一个自己的例子。每次他出书的时候,出版社都会请他写一个简短的介绍,用于网络宣传。但出版社会把他写的文字改成迎合谷歌算法的版本。出版社会建议他:“不要用这个词,换成那个词比较好,那个词能在谷歌算法里得到更多的关注。”
你看,只要抓住了算法的目光,抓住人类的目光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这样一来,整个世界运行,互动和反馈的基础,不再是人,而是算法。
人类最佳的手段,应该是反过来了解自己。对人类自己了解的越深,才会在未来的时代活得越好。
无论技术怎么发展,关键时刻的决定权可能还是要由人来行使。
举个例子,我们都知道,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最终成熟,只是时间问题了。现在最大的障碍不是技术问题,而是伦理问题。最典型的就是所谓的“电车难题”。
人类历史总体上反而是趋向于融合的。比如现代德国人是由撒克逊人、普鲁士人、施瓦本人和巴伐利亚人融合而成的,而这些人在不久之前还水火不容。现代法国人是融合了法兰克人、诺曼人、布列塔尼人、加斯科人和普罗旺斯人而成的。现代英国人,是融合了英格兰人、苏格兰人、威尔士人和爱尔兰人而成的。再过不久,也许德国人、法国人和英国人还可能融合成同一种欧洲人。如果按照这个趋势,未来在技术的倒逼下,整个人类会不会融合成同一种文化,同一个人种呢?
故事是最符合人类心智的沟通方法,是人类从远古时期就必备的生存工具。它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史上的一次基因突变。
人类文明的基础,说白了就是讲故事的能力。宗教是故事、民族是故事、商业是故事、公司是故事,有关人类文明的一切,底层都是故事。
大概两三百万年前的事,人类的大脑,中央神经系统突然高速增长。这个速度有多快呢?大概每两三千年,能长出一毫升的脑灰质和脑白质。什么是脑灰质?就是脑细胞。什么是脑白质?大概就是神经纤维。通俗的说,就是大概两三百万年前人类开始长脑子了。
可以把“我”这个概念的,理解成一场小型的精神分裂,把人类的思想一分为二,一个是外在自我,一个是核心自我。外在自我是所有事件的参与者,依靠生存的本能觅食、捕猎、交配,而核心自我的职责就是观察这个外在自我。故事的本质并不仅仅是一种娱乐,它是人类给自己打造的第一个武器,也是永远不会失效的武器。因为漫长的进化历程,已经将人脑塑造成一部故事机器。到什么时候,故事都是最符合人类心智的沟通方法。
回应 2018-08-31 15:45 -
在開啟這番智識之旅之前,我想強調關鍵的一點:本書絕大部分內容談的都是自由主義世界觀和民主制度有何缺點,這並不是因為我認為自由民主有問題。相反,我認為,面對現代社會的種種挑戰,自由民主是人類迄今最成功也最靈活的政治模式。雖然不見得適用於每個社會的每個發展階段,但比起其他所有方案,自由民主都曾在更多的社會和更多的情境中證明了自己的價值。
2018-09-04 21:00
-
马克思一开始只是认为所有宗教都是压迫性的欺诈,并鼓励追随者自己去调查了解全球秩序的本质。但等到斯大林的时候,苏联共产党的官方说法已经是全球秩序对一般人而言实在太复杂,所以最好相信组织的智慧,叫你做什么就做什么,就算有牺牲也在所不惜...... 斯大林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没有神却极端教条主义的“斯大林主义”的宗教,而他就是该教的先知。
2021-03-08 21:59
-
非民主政权的一个特征是很难做到言论自由,而随着这些政权的扩张,要对人类物种的未来进行批判性思考也就越来越危险 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过去,机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体能力方面得以与人类竞争,然而,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认知技能上超越人类,包括理解人类的情绪 医生可能会被取代,相比之下,护士需要有良好的运动和情绪技能,才能帮患者打针、换绷带,或者安抚激动的患者 你可能会提出异议,这样一来,...
2021-03-02 13:43
非民主政权的一个特征是很难做到言论自由,而随着这些政权的扩张,要对人类物种的未来进行批判性思考也就越来越危险
人类有两种能力:身体能力和认知能力。过去,机器主要是在原始的身体能力方面得以与人类竞争,然而,人工智能已经在越来越多的认知技能上超越人类,包括理解人类的情绪
医生可能会被取代,相比之下,护士需要有良好的运动和情绪技能,才能帮患者打针、换绷带,或者安抚激动的患者
你可能会提出异议,这样一来,人工智能不就扼杀了所有的偶然,把我们束缚在一个狭隘的茧房里,一丝一缕都是由我们自己的好恶织成
人工智能知道冰淇淋的味道吗
撒切尔夫人在1987年的一次著名访谈中曾表示:没有“社会”这种东西,生活就是由男男女女交织而成,生活质量如何,取决于每个人准备为所有人承担多少责任
当我们看着电视的时候,电视也正看着我们,收集我们的信息
各家祭司的真正专长从来就不是降雨、治疗、预言或魔法,而一直都只是诠释。要想当一个祭司,重点不是知道怎么跳祈雨舞,结束干旱,而是知道如何在祈雨舞失败的时候找到借口,并让人们继续信神。正是因为宗教人士太注重诠释,一旦面对科学,就会处于劣势。虽然科学家也会投机取巧和扭曲证据,但说到底,科学的真正意义还是在于愿意承认失败、尝试不同的方法。正因为如此,科学家逐渐学会怎样种出更优良的作物、研制出更好的药物,但祭司和大师只学会了怎么找出更好的借口
神风特攻队就是一般飞机装上炸药,再由自愿踏上单程任务的人类飞行员来驾驶。这种自愿牺牲、视死如归的精神,正是国家神道培育的产物。神风特攻队融合了当时最先进的科技和最先进的宗教洗脑
传统的种族主义一直坚定地以生物学理论作为推论基础,然而今天,传统的种族主义正在消逝,现在满世界都是文化主义者
俄罗斯一直遵循着校园霸凌的潜规则,要打就挑最弱的,而且别打的太狠,免得老师出手
木法沙解释到,羚羊吃草,狮子吃羊,等狮子死后,遗体又会分解成为草的养分。生命就是这样代代相传,每个动物都有自己的角色要扮演,一切环环相扣,互相依赖,哪怕只是某根草不履行自己的职责,都有可能让整个生命循环瓦解
在那里,辛巴遇到了另外两只离群的动物,丁满和彭彭,与它们一起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日子。根据它们的反社会哲学,所有问题都可以用一个答案“哈库呐玛塔塔”来解决,也就是“不用担心”
例如哈利波特里的伏地魔,总是丑陋又凶恶,就连对自己最忠心的支持者也是一派残暴阴险,每次看电影我总是不明白,为什么有人会跟着伏地魔这种讨人厌的怪胎?邪恶不见得是丑陋的,而有可能看起来非常美丽。在基督教的艺术传统中,常常把撒旦描绘的高达英俊,正因为如此,人类才难以抗拒撒旦的诱惑
回应 2021-03-02 13:43 -
人们对自动化的恐惧,从19世纪工业革命就开始了。那时的人担心工作被蒸汽机、铁路和电力夺走,后来呢?马车夫变成了汽车司机,作坊女工变成了工厂女工。但这次的人工智能真就不一样了。 这一次,AI的优势不仅在运算速度,它还结合了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变革性突破。AI在认知能力方面将超过人类,甚至能理解人类情感。 它有两项绝技是人类无法具备的:互联性和升级性。将这些应用到现实中,将带来巨大利益。在交通方面,道路信...
2021-02-22 21:44 1人喜欢
人们对自动化的恐惧,从19世纪工业革命就开始了。那时的人担心工作被蒸汽机、铁路和电力夺走,后来呢?马车夫变成了汽车司机,作坊女工变成了工厂女工。但这次的人工智能真就不一样了。
这一次,AI的优势不仅在运算速度,它还结合了生命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变革性突破。AI在认知能力方面将超过人类,甚至能理解人类情感。
它有两项绝技是人类无法具备的:互联性和升级性。将这些应用到现实中,将带来巨大利益。在交通方面,道路信息及交通规则不断在更新,司机无法及时获悉,而自动驾驶汽车便可即刻升级,获得这些信息。此外,每年有125万人死于交通事故,其中90%是人为因素造成:酒驾、看手机等等,自动驾驶就不会出现这些问题。
再比如医疗领域,一旦世卫组织确定一种新疾病或者医药公司研发出一种新药物,你无法及时通知到全球所有医生,相反如果每个人都有一个AI医生,你可以在一瞬间将最新医疗发展信息传达到全网所有AI医生。要知道,我们最终保护的应该是人,而不是工作。
当然,那些需要综合性技能的工作,人很难被AI取代,比如看护和创意行业。此外,AI在取代一些工作岗位的同时,我们也可以新增岗位,主要是服务业,以及需要和AI协同的岗位,比如美国空军就找不到人来操控他们的无人驾驶飞机。
那是不是通过增加就业,就不用担心AI抢走工作了呢?当然不是。
被AI夺走工作的人,和因AI获得工作的人,是两拨。前者是发展中国家的低技能廉价劳动力,后者是高技能专业人才。你很难通过一两年的培训,让孟加拉的服装厂女工学会操纵无人驾驶飞机。
这才是问题所在,所以,不管你怎么增加就业岗位,人还是会失业,而这些人将成为新一届的“无用”之人。
那我不是工厂女工,就不用担心被AI抢走工作了吗?高兴得太早了。没有什么工作是不能被AI取代的,机器学习和自动化将持续提高和改进。翻译的工作已经越来越没价值,因为Google翻译越来越好。AI甚至可以写新闻稿了。所以,增加岗位不是件一了百了的事,AI会不断夺走人的工作,而人需要不断开发新工作,同时还要不断提升自己以胜任新工作。
目前我们能做的,只有依靠政府力量,阻碍或减慢AI的发展速度,争取时间创造足够多的工作,与此同时,尽量抓紧时间学习新技能,不断改行。
但人能有那份耐力和毅力不断学习进步吗?有多少人大学毕业后,就没碰过书?“无用”阶级的产生,不仅是因为AI抢了你的工作,或者你胜任不了新工作,而是你没那个精力不断更新自己的操作系统。无用阶级的产生不可避免。
人会无用到什么程度呢?作者认为,我们甚至连消费者都够不上,AI自产自销。这有些夸张,在生物特有的消费领域,比如餐饮、时尚、医疗等领域,我们的地位不容撼动,哈哈哈。
对于这无用阶级,怎么办?需要建立“后工作时代”的新社会、新经济、新政治。
作者提了两点,第一是普世基本收入(universal basic income)。据说加拿大的安大略,意大利的Livorno,荷兰的一些城市已经开始实施。但问题是,这些政策并不普世,加拿大的只惠及加拿大人,意大利只惠及意大利人,它只能是国家级或者市级的,而因AI失业的,大部分是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根本惠及不到。
另外,作者也提到一点,可以把带孩子之类的事,定义为普世基本服务,然后对此进行补贴。这也不新鲜,就是很多国家已有的“奶粉费”,孩子生越多,政府给的钱就越多。到时候,人的价值就在于繁衍和哺育了。
第二是政府满足无用阶级的普世基本需求(universal basic needs)。怎么定义“基本”?教育和医疗。这样就可以安生了吗?人是不会满足的,到时候教育和医疗会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然后人们又会为非基本的“奢侈品”斗争了,比如悬殊的贫富差距和社会流动性,抱怨政府只为巨富阶层服务。
满足不了无用阶级,怎么办?人的快乐取决于主观期待。比如50%的极端正统犹太教男人不工作,靠女人和政府补贴养着,很穷,但幸福程度很高。或许人类对意义和社区的追求会胜过对工作的追求。
最后,作者真正担心的,其实是数字化独裁,权威从人类落到算法。
回应 2021-02-22 21:44 -
民主的概念认为,人类的感受反映出一种神秘而意义深远的“自由意志”,而这就是权威的本源;虽然每个人的聪明程度高下有别,但自由程度一律平等。就算是一个不识字的女佣,也和爱因斯坦和道金斯一样有自由意志,因此到了选举日的时候,她的感受(表现在她的投票上)也就于其他人一样重要。
2021-02-20 20:25
论坛 · · · · · ·
人工智能发展到高级阶段后,人类还有什么用? | 来自神经病庄十三 | 1 回应 | 2021-02-28 |
这本书真是一本神书 | 来自龙门悟道 | 2021-02-28 | |
关于附赠的大纲 | 来自Dojo | 2 回应 | 2021-01-31 |
写下段落大意,利人利己,欢迎批评帮助修改:3. Work | 来自换个星系可以不 | 2021-01-07 | |
媒体炒作带来的坏处就是有些人不该读这本书 | 来自Jessie | 2021-01-04 |
> 浏览更多话题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全场一本包邮
购买二手书 · · · · · ·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7 )
-
Spiegel & Grau; 1st Edition edition (2018)8.3分 622人读过
-
遠見天下文化 (2018)9.2分 77人读过
-
Jonathan Cape (2018)7.4分 32人读过
-
Random House (2018)暂无评分 2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今日简史的评论:
feed: rss 2.0
37 有用 shizao 2018-08-07
很难看我劝不要再榨干作者了。没得写了
13 有用 leonardozhang 2018-08-06
这本书推倒了我对作者的崇敬。如果未来简史其中有一半内容是对人类简史中概念的再次描述,那本书重复前两者的比例高达七成左右,而且几乎连文字都很少更改,实在是炒冷饭之作!作者不要把自己包装成一个年货式的畅销书作家
49 有用 张俊 2018-07-25
尤瓦尔·赫拉利可能会是这个时代的马克思或柏拉图,他在最后一本书《今日简史》中指出了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故事意识形态,从宗教到主义甚至西方今天到普世价值都已经千疮百孔,几乎无人真正彻底相信。人类进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 物质欲望和急功近利甚嚣尘上,可能也正是因为意义的虚空。 他指出了所有的套路,毫不留情地击穿了所有的意识形态,也包括他母国的信仰,然后把难题丢给了我们:下一步,我们... 尤瓦尔·赫拉利可能会是这个时代的马克思或柏拉图,他在最后一本书《今日简史》中指出了这个时代的核心问题, 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故事意识形态,从宗教到主义甚至西方今天到普世价值都已经千疮百孔,几乎无人真正彻底相信。人类进入了一个虚无主义的时代。 物质欲望和急功近利甚嚣尘上,可能也正是因为意义的虚空。 他指出了所有的套路,毫不留情地击穿了所有的意识形态,也包括他母国的信仰,然后把难题丢给了我们:下一步,我们该信仰什么,人生的意义在哪里? 这套巨著至此也完全突破了历史学和政治经济学科的范畴,而上升到了哲学的高度,讲的是整个人类价值观的破碎,和不知如何重塑。 想想最近发生的事情吧,从疫苗到性侵,从金融大战到叙利亚国土上反人类的暴行……整个人类不是都已经在科技商业的裹挟下进入了这样一个虚无的时刻? (展开)
611 有用 罗成 2018-07-20
这本书的英文 原版叫《21 Lessons for the 21st Century》,相比前两本没有体系,应景之作,硬凑成简史三部曲,而且中文版全球首发,明显中国的韭菜好割,目测可能要扑街。
15 有用 阿丁丁 2018-08-05
确属收官之作,内证之法,岂在文诠?最后还是回到了寻伺,觉观层面,待到无觉无观境界,自然就无问题可研了。只是感觉小乘的观念重了点,毕竟我更无资格去这样下结论,窃以为,见地和修行同等重要。
0 有用 HollyRen 2021-03-09
在我看来一本书怎样算是一本好书,是看它能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这本书观点太多太多,能讨论的东西太多太多,虽不是完全赞同但是绝对能够让你对现实,对自己进行思考。希望过几年重读这本书又会有新的感悟吧。感谢作者!
0 有用 陈阿饼 2021-03-08
不能叫简史,更像是21世纪科技问题的思考,没什么系统性。科技发展成为新的“阶级”分裂,人类该如何应对?无解。
0 有用 Forest 2021-03-08
针对一些热点时事问题说的还行,中后段开始有点偏…不及《人类简史》和《未来简史》
0 有用 宁一更 2021-03-08
最喜欢的一本!
0 有用 铁志 2021-03-08
相比于前两部,这一次赫拉利显得有点聪明过头了,他用习惯性的普及常识的讲堂语气,只不过这次站在了更怀疑一切的角度,告诉读者人类的文化、宗教、主义不过是虚假的故事,而很快一切都难逃人工智能“算法”对命运。全书也就围绕这个题目反反复复,并无时无刻的不夹枪带棒并不高明的吐槽了所有宗教信仰,仿佛在做无神论的浅薄宣言,很多文章不乏佳句,但那些粗糙的例子和把反问当雄辩的调调糟糕极了。明显这彻底的虚无也是他自己很... 相比于前两部,这一次赫拉利显得有点聪明过头了,他用习惯性的普及常识的讲堂语气,只不过这次站在了更怀疑一切的角度,告诉读者人类的文化、宗教、主义不过是虚假的故事,而很快一切都难逃人工智能“算法”对命运。全书也就围绕这个题目反反复复,并无时无刻的不夹枪带棒并不高明的吐槽了所有宗教信仰,仿佛在做无神论的浅薄宣言,很多文章不乏佳句,但那些粗糙的例子和把反问当雄辩的调调糟糕极了。明显这彻底的虚无也是他自己很大的困惑。不过怼天怼地的他在最后表态,禅修是自己安身立命,鼓励人们以此探索心智,对抗积极变化的“算法”世界。闹了半天他这个最强大脑在心灵之旅上才入门。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