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扫码直接下载
很多人在面對生死病苦時,才赫然發現不知如何運用佛法安身、安心,不知自己多年所學為何?杜正民教授在罹癌後,也曾為此困惑,想了解佛陀如何教導人面對病痛與生死,因而投入《雜阿含經》病相應群經研究,並建置法的療癒資料庫,本書即是他以身試法的親身體驗。
杜正民教授凝視生死,深刻探索佛陀對生死、病苦、醫療的教導,全書分為十章:〈我的痛,我的話頭〉、〈病歷表的奧祕〉、〈你的生命觀是什麼?〉、〈病中恐懼,洞見我執〉、〈命終之後,知生何處?〉、〈你放不下什麼?〉、〈正念正智以待時〉、〈臨終聽法與平常用功〉、〈病中遊戲〉、〈最後,也是最初〉。他將疼痛當成話頭來參,釐清自己的生命觀,自製經文病歷表,明白佛教的死亡觀,讓自己與親友心無罣礙。
如果你也對生死感到不安,為病所苦,可以佛法為藥方,建立自己的生命觀、醫療觀、生死觀、修行觀,轉人生苦海為智慧法海!
杜正民(1952~2016年)
從1978年參加聖嚴法師在臺灣舉辦的第一期禪七至今,大多致力於佛教教育工作。歷任中華佛學研究所圖書資訊館館長、法鼓佛教學院副校長、法鼓文理學院教授、中華電子佛典協會(CBETA)副主任委員,美國史丹佛大學及柏克萊大學訪問學人(2012年)。
曾擔任行政院國科會數位典藏國家型科技計畫「漢籍全文工作小組」、「文獻與檔案主題小組」召集人,及EBTI國際電子佛典協會委員臺灣代表、ECAI 國際文化地圖協會創始會員。從事佛學與資訊的研究發展及推廣國際學術交流,於電子佛典與相關佛學數位資源的研究與建置,在國際佛學界享有聲譽。
2011年起連續五年獲得科技部特殊優秀人才及教育部頂尖人才獎勵,是一位謙厚踏實、認真教學研究、用生命奉獻投入工作的優秀學者。
如何在“轉身掉淚痛”那種情形下,用得上佛法,嗯。
最後的附錄讀來很感動。平平淡淡,卻是慈悲大願、篳路藍縷、師徒情深。謝謝兩位老師。倒駕慈航,乘願再來。
据说被智慧慈悲击中的时候,会感动流泪却又充满了欢喜与力量,读这本书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感觉。当然很多也是看不懂的,虽然我想杜老师已经尽量浅白地描述了,他对于经典太熟悉了,而我又完全是门外汉。
这篇书评可能有关键情节透露
> 更多书评 1篇
> 4人读过
> 24人想读
订阅关于法的療癒的评论: feed: rss 2.0
1 有用 Nejma 2018-07-03 17:22:52
如何在“轉身掉淚痛”那種情形下,用得上佛法,嗯。
0 有用 活在这世界 2022-10-30 23:24:33 中国香港
最後的附錄讀來很感動。平平淡淡,卻是慈悲大願、篳路藍縷、師徒情深。謝謝兩位老師。倒駕慈航,乘願再來。
0 有用 Happy 2020-06-27 19:18:58
据说被智慧慈悲击中的时候,会感动流泪却又充满了欢喜与力量,读这本书的时候常有这样的感觉。当然很多也是看不懂的,虽然我想杜老师已经尽量浅白地描述了,他对于经典太熟悉了,而我又完全是门外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