贡赐之间 短评

热门
  • 27 阿珂路 2019-09-11 18:42:21

    我的感受也就是作者在后记中说的那句“虽然本书被我写得并无多少名堂可言”

  • 7 小飞翎 2019-08-26 00:22:20

    一般般,不是我喜欢的

  • 6 文在兹 2020-05-25 20:48:28

    太史政:中国史学界(当下)的朴实楷模👍

  • 5 灰貓 2019-12-30 14:33:22

    名为“茶与唐代的政治”,实际上与政治干系不大,下编赠礼一节的叙述方式有些莫名其妙

  • 3 惊浦🤍🌌 2019-09-01 16:31:31

    考证之细致,语言之严谨,真是令人叹为观止。不知引用多少古籍材料来讲述唐朝的贡茶。虽然不能完全吸收其中的内容,因为这本书门槛真的太高了。为此对比古今地图地理位置。

  • 2 Perserkatze 2020-02-14 18:16:09

    挺好玩的一本小书。顺便宋人吐槽李栖筠的梗szd厉害。

  • 3 西北有高楼 2020-04-04 22:53:21

    P5:其实,作为一种礼物,不独茶叶,其他稀缺物品的流转,都是值得关注的。就此而言,对于唐代的贡、赐物品的研究,无论是政治史,还是物质文化史,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 P82-83:无论是哪一种心态的刺史,他们一旦主持每年一次的贡茶,修贡便成了一个与中央交流的渠道,刺史的身份也给了他们一个以中央沟通的平台。 P114:“《新唐书·地理志》之外的有21各州”之“各”似当作“个”。 P207:总而言之,通过对《茶经》的考察,我们不仅能够看到在印刷术诞生前的书籍流传,还能借此观察以茶及相关器具的博物学图景,更可以深入唐代的地方茶社会和礼物流转。对于其他类似的书籍而言,《茶经》的这三步,希能成为借鉴之一途。

  • 8 金馬都 2021-04-23 23:36:26

    兩年前的小書,一直沒標記,厚顏一下。大家的批評我都接受,期待以後有機會能夠繼續修改。

  • 2 尔湖 2021-06-17 10:16:42

    其实本书的切入点很好,但是作者最终呈现的却与主题相距较远。受限于史料,剖析茶叶“贡”“赐”关系当然不可能会丰满且有深度,或许不局限在茶叶这一种物品上,而是聚焦在一类物品,例如药品、食品、摆设等,或许就可以探讨的更立体。

  • 1 四更山鬼吹灯啸 2021-06-26 22:54:05

    一本偏门的历史小书。以茶叶这个单一物品在唐代中央政权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流转,来对唐代的政治生态和官场环境做了一个侧面的阐述。上篇主要以下(地方)对上(中央)的贡茶为主要内容,包括一些较为著名的刺史、观察使修贡名单,如颜真卿、杜牧等与皇帝的关系。下篇则主要以上(皇帝)对下(刺史)的赐茶来论述中央对地方的支配。属于冷门知识的补充学习。

  • 1 铁铸的觉悟者 2020-11-12 09:43:09

    赞同阿珂路的评价,作者的确很有自知之明。

  • 1 伯凌 2020-12-02 21:33:31

    虽然我对唐史知之甚少,但这写的也着实有点...

  • 1 避秦者言 2020-08-29 23:49:41

    确实没啥名堂。。

  • 2 2020-11-10 12:28:41

    很精致的一本关于贡茶的书~小小的茶叶,大大的历史~

  • 0 没有名字 2023-11-11 15:55:27 四川

    不过分吧

  • 0 怀之 2022-08-08 09:27:38

    2.5. 凑合。

  • 1 桌游手生 2022-08-01 15:21:45

    用贡赐来划分全书,是否可以理解为央地关系的制度补充与私人社交的情感维系?让人会想到作为制度和个人的皇帝。 茶史研究的既有成果包含大量文献考辨和文化迷思,感觉太史直到最后面才直抒胸臆:茶在流传过程中体现的是赠受双方的社会关系,这样一种礼物的循环中,重要的是循环的过程而非循环的物。所以与受赠的东西是🍵、🍷、💎、🌹,并无关系,执此或许可以避免在研究中被附加物的附带文化所困惑。将茶品与中古品第联系的知识分类,或许可从。 比起晚期帝国的茶文化与影响世界的东方树叶,对唐帝国来说,对这种新作物进行茶榷盈利要比茶文化更重要,唐代的茶叶并不是天生就会成为后来那种文化的吧。论江贼状说的茶人与贼徒,江南的土豪,帝国的控制,是这个时代茶背后更具有时代感的命题吧。 加星给太史扎实的文献和学术史,应该会很好用。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