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十九首集释 短评

热门
  • 52 拧发条鸟 2019-12-17 10:02:51

    两千年来,离别 光阴 爱情,好像永远都是文学最好的素材。

  • 36 圆柱体的鱼 2018-10-07 23:50:03

    写评论什么的实在太适合用文言了,我要用一百个虚词,把我的想法直白而又迂回地表达出来。

  • 40 幽人独往来 2020-11-22 17:31:15

    “惊心动魄,一字千金”“五言之冠冕”,《古诗十九首》好在哪?无非情真、自然。《诗经》稍晦涩,《楚辞》略繁冗,“乐府”似乎太直露,近体格律诗又失自然。“十九首”真乃“天然去雕饰”。 另外,这个本子看看前面的原文和注就行了,后面的集释真是又臭又长。中国的评论家无论看什么诗都能解释为政治,虽说也不是不可以,但总是少了诗意和浪漫,仿佛中国人不配拥有纯粹的爱情。更有甚者,将十九首归于一人所作,穿凿附会出各种政治不得志。说真的,腐儒就别评诗了。

  • 7 史历黑 2020-11-11 20:51:38

    对体例有疑问,感觉读完笺注就可以放下了。汇解都分到各首中会不会更好?虽然个别确有启发,如吴淇讲《青青河畔草》,可这么十九首十九首地循环,像鬼打墙似的,反觉冗而生厌。只好目为工具书做教学备参了。

  • 10 溼骨林蛞蝓 2019-12-20 10:30:12

    对于作者考证《古诗十九首》的成书年代的观点同意,但具体的考证细节不是很认同。古人的注释其实瞎注的也蛮多,不可偏信。古人的评点更是如此,很多胡扯的。

  • 7 道边苦李 2020-07-21 22:06:50

    书是无辜的,但前人那些注释,几乎就是穿凿附会四个字可以概括,无论亲情友情爱情,十有九都能归到“臣不得于君”讽这刺那。 果然“《诗》学之失,自伪《毛序》之言‘美刺’始”,信了他的邪,三百篇及十九首作者就与黄蜂无异了,日日“刺”人为事。

  • 2 薄落 2024-04-22 13:27:39 新疆

    对比一下,前段时间读梁遇春的《春醪集》,初觉闲适可玩,越读越头大,引东引西,确实也博学,两篇写给失恋人的信,看得意趣全无,还不如一首《迢迢牵牛星》,“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也终于体会到为啥读古文感觉如履平地,读近现代的却倍感疲惫——废话太多~

  • 2 萬花吹淚 2023-01-31 00:02:39 广东

    如此强烈的生命印象以至千载之后依然为之泪下。

  • 6 边走边唱 2019-07-26 15:19:00

    钟嵘诗品言几乎一字千金,非虚妄夸大,实为五言诗重镇也。这个本子不厚,二百页出头,分四个部分:考证;笺注;汇解;评论,采诸家语,合作者意见。以汇解占接近150页,各家说法我是选看,未尽读。细看了笺注,也引了许多诗词注解,可见作者用心。但排版上,一部分汇解如果能放在诗后也许方便些,汇解放一块可能便于研究罢。诗的内容以“怀才不遇”为主,杂“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一类感慨,还有思妇诗。练软笔的好材料,边写边背,哈哈。

  • 8 鹿野山房 2020-04-12 18:35:33

    千古好诗。可惜历来的评论只敢说君臣朋友,不敢说夫妻情人。

  • 5 西礼 2019-03-04 14:59:09

    五言冠冕,古代诗人做诗,讽喻君父才是他们的本意,但现代人对于情爱更熟悉,因此认为情爱才是本意

  • 2 珍瓏局長 2018-10-16 23:39:18

    集评部分也是水准参差,吴淇文笔真好,其他胶着的多。

  • 1 我系你老豆 2023-01-04 17:30:36 中国香港

    2023第一本讀完的書! 通讀整本詩集,我想“五言之冠冕”是當之無愧的,上承詩經,下開建安。相較詩經楚辭,少了些晦澀繁冗,相較漢樂府,多了些文人特有的書卷氣息。不過其中最能打動人的,我想更多是直率的真情流露:流離、思念、別離、追求富貴、及時行樂、憤世嫉俗...三千年來中國人骨子裡最純粹的不管消極的積極的情緒全都躍然紙上,直擊人內心。 不過不少下注人都愛將一些描繪夫婦思念、怨恨之作解讀為君臣之關係,這種解讀自然有道理,畢竟這個傳統從屈原就開始了。不過這種過度隱喻的解讀,反而讓我感覺破壞了這些詩最樸素直率的層面。每個人都該有自己的解讀。

  • 1 万水千山皮皮虾 2019-02-22 20:19:45

    Julian赠 集释很能看出不同人的识见浅深与性情偏好,部分观点今日读来真有五十年间似反掌 风尘澒洞之慨

  • 4 彭城下吏 2019-06-20 00:34:45

    45页,第十八首,脱「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一句……

  • 2 糊涂の侦探 2021-07-12 00:53:36

    每一首都是经典,应该反复诵读,但对集释兴趣不大

  • 1 Antigonus 2019-08-16 22:31:38

    #随背随忘系列。作政治解和情感解,都是很合宜的,寄托风物和语多曲折的文风,本身给读者留下诸多发挥余地。另,此种风格似乎在民国和港台俗文学处有所保留。

  • 1 authentic 2019-05-17 15:32:18

    未读卷三。古诗十九首要精读,要反复读。 此书排版尚可,但油墨味道太大。

  • 3 书宇阳 2018-12-03 23:15:42

    有时候觉得文人解起诗来真是喜欢往政治上靠。

  • 1 李十二 2019-03-29 20:05:50

    读来令人感动。它们所表达的思想触及到了人们的共同情感。离别、思念、怀乡.....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