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进 短评

热门
  • 12 lalala三只小猪 2021-01-15 19:39:55

    战争初期,苏军一溃千里,责任在高层,更明确说就是斯大林个人的误判让前线的苏军将士无所适从。无论人数、装备来看,苏军一开始本不该被打的这么惨。德军出色的发挥,苏联凄惨的战局让斯大林开局自闭了两周hh 希特勒在与苏联作战反倒难得谨慎起来,古不帅强烈要求尽快进攻莫斯科的战略夭折,让本有利于德国的战局被苏联凭借自己海量的人财物资源和强大的工业实力一点点扳回来,前线厮杀的将士们所能做的主观努力越发无助改变战场局势 苏联的血条真的太厚了,初期阵亡/被俘虏那么多兵,无数的坦克飞机被击毁,无数的枪支弹药被缴获,丢掉了三个法国面积的国土,最主要的产粮地乌克兰被占领,还能硬挺着和德军作战,坚持到最后翻盘。秋泥冬寒,是阻挡德军前进的最大功臣。有趣的是,德国士兵一度盼着霜冻来早点,这样的话他们的行军可以更顺利点hh

  • 10 萨摩藩士 2020-04-07 22:19:20

    史料比较旧,可作为苏德战争入门作。好在细节很多,提供了很多冷门知识。

  • 2 到新的喧嚣中去 2021-10-17 16:31:41

    书写得很好,妙趣横生,人物故事宏观微观都很棒,是我不配😭

  • 1 yusen 2022-03-21 22:52:12

    记录东线战争的必读著作,有大场面也有小细节,既突出了德军士兵的战斗能力,也对苏军对手给予了充分的描写和尊重。当然立场偏差是免不了的,并且撰写时间是60年代,所以也有很多在那个时候的认知偏差,但是整体来说是非常经典的一本书。

  • 2 梅时雨 2021-11-09 18:48:27

    这本书跨度从巴巴罗萨直至斯大林格勒战役落幕,我也读了很久。作者以地图展现战略方向,重现战场点面兼顾,也描绘了一些动人的场景,基辅大合围,西伯利亚骑兵师前赴后继的进攻,曼施坦因趁夜色登陆塞瓦斯托波尔的海滩,第六集团军的悲惨结局,都令人印象深刻。德军战略上的抉择最终导致了战争的走向,如果及时攻占列宁格勒,如果放弃基辅直扑莫斯科,如果绕过斯大林格勒直抵AA线的终点,是否历史会有所不同?波澜壮阔引人遐想正是苏德战争的魅力之一。

  • 0 流沙陷 2023-02-12 16:45:26 安徽

    不到半年 三百万侵苏军队伤亡四分之一,就算了抓了三百万苏军战俘又有何用,苏联三百万可以迅速整补 你呢!

  • 0 小C 2023-07-02 16:39:17 天津

    对于战略战术的分析和反思的段落比较出彩。 阅读体验上整体来说有点散。又想写宏观层面,又想写微观层面,把握不好的话非常容易写成流水账。小说不像小说,史料不像史料,对话里有不少“开火!”“出发!”这样孤立的内容,然后也没有接下来的台词,那这有什么意义呢。出现了很多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往往来不及充分展开人物形象,刚写了一笔就死了。本来人名地名和番号就难记,这样更模糊了重点。 同样是德军视角,《西线无战事》、《被遗忘的士兵》就很能打动人,这本书却无法共情。仿佛只有希特勒是个傻瓜,其他所有德军将领和士兵都是英雄,打输了都怪元首。可是到底是谁先发动的不义的战争啊? 此外,一些表述查了一下对应的其他资料,还真是不能盲从。

  • 1 奇异矩阵 2023-07-30 23:00:52 浙江

    2023#9 尽管成书较早史料较旧,但这样一本叙事向不枯燥的通俗战史很适合我这种业余入门读者。北至摩尔曼斯克南到高加索的漫长战线上大大小小的战役基本都讲到了,战场脉络态势的梳理也挺清晰,而接近纪实文学的文风和穿插的细节描述又使阅读过程不致枯燥。最大的阅读障碍是大量的地名和各级作战单位的番号,考虑到苏德战场的规模,写作上似乎也没很好的处理办法... 苏德战场真是波浪壮阔又跌宕起伏,双方动辄就是集团军级别的穿插迂回,而先胜利突破又被敌方插后路的战例也屡见不鲜,颇具戏剧性

  • 0 Jian上眉梢的A 2023-08-10 07:44:45 广东

    听到第6集团军的覆灭,真是让人感慨。希特勒到最后还给保卢斯晋升为元帅,逼得后者决定投降,也是因为希特勒的种种考虑,把第6集团军逼上绝路。整书叙述得非常出色,把德军入侵苏联的初始态势都写得一清二楚,把德国露出的败像也记录了出来。可惜那么一批优秀甚至是伟大的军人,因为领导人的决策而葬送自己的前途甚至是生命,可怜可叹!

  • 0 无忌 2023-10-23 11:00:45 广西

    既有战略层次的谋划布局,也有战斗层次的个人细节,既有对政治权威的反思,也有个人英雄主义惊讶与宣扬,对于成功既能够看穿宿命与运气也不否认个人的才华。

  • 1 哈尔乔丹的绿箭 2023-10-30 19:30:49 西班牙

    堪称读过的二战书籍中最优秀的作品,在这场狗咬狗的战争里,埋藏着双方无数的不知名的精英,毫无疑问是人类的灾难,值得所有人铭记。

  • 0 云飞 2022-05-01 16:36:27

    德方视角的东线,观点比较客观,就是地图差了点。

  • 0 带刺的刺猬 2023-04-14 14:59:53 河南

    德国视角,读的时候还挺不适应的。

  • 0 衛藤美彩 2023-01-01 11:43:18 广东

    四星半。风卷残云,气吞万里如虎!2.5倍速。

  • 0 Young008 2023-04-22 10:52:10 重庆

    写不错。

  • 0 零星 2023-04-16 07:31:09 上海

    经典之作,既有万尺高空的纵横捭阖,也有个人视角的战壕苦乐

  • 0 630 2023-08-21 16:43:09 福建

    这本该是一场粉碎布尔什维克暴政的正义之战,从遍布全俄的劳改营到乌克兰的集体农庄,无数在斯大林统治下饱受不幸的民众日夜翘首以盼来自西方的拯救者到来,然而本该成为欧洲之矛的德意志却沦为希特勒这样疯狂的党棍的傀儡,于是乎东线之战彻底沦为了两大极权主义国家的狗咬狗之战,继承了普鲁士传统的国防军靠着精湛的战术技巧取得了一次又一次伟大的胜利,然而一切在英美同布尔什维克所做的魔鬼交易之后都变得徒劳无功,英勇的战士们的牺牲只能成为无边无际的俄国领土上的肥料。

  • 0 自由的心 2023-06-21 16:51:14 江苏

    两个独裁者之间的战争,数以千万计的生命在炮火和天寒地冻中化为乌有。希特勒选定巴巴罗萨计划的名字,似乎就预示着失败的命运,德军闪电般的突袭打破了斯大林的如意算盘,他们在战争初期的突飞猛进更多得益于斯大林的清洗和肃反,冰寒地冻的气候、幅员辽阔的土地、源源不断的生命和钢铁般抗争的意志,阻挡了德国人的脚步,希特勒的一意孤行和低劣的后勤供应揭开法西斯失败的序幕。本书属于不多的站在德国人的视角上记录苏德战争的作品,史料详实,很多战斗的细节描写如身临其境,其残酷程度令人唏嘘,书中记录了各级军人的服从、忍耐和牺牲,既有宏大的视角,也有对战斗现场和个人经历的记述,这些在历史长河中留下短暂而悲剧瞬间的生命,构成了一个个失败与胜利的场景。本书如果能多写一些整体国际形势和战略局面,会更加立体丰满些。

<< 首页 < 前页 后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