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副标题: 让和解与爱相伴最后的旅程
原作名: Dying Well: Peace and Possibilities at the End of Life
译者: 晏萍 / 魏宁
出版年: 2018-7-1
页数: 300
定价: 59
装帧: Paperback
ISBN: 9787111599111
内容简介 · · · · · ·
大部分健康人很少关注死亡,甚至会避开关于死亡的话题。但是很少有人知道,疾病和即将到来的死亡不只是带给人痛苦,还可以成为人生最后的礼物,让人有机会对家人和朋友表达未曾说出的爱、感谢、原谅以及告别,也可以完成未竟之事。如何面对最爱之人的逝去?被通知生命所剩无几时,如何有尊严地离开?
●父亲的患病和去世给作者上了一堂关于陪伴与照顾的课。
●与姐姐、女儿关系的和解,让安妮可以做到更好地离别。
●虽然身处死亡的阴影下,贾内尔最终还是实现了参加高中毕业典礼的心愿。
●放下“成为家人负担”的想法,允许家人照顾,是爱德华兹送给家人的最后一份礼物。
无论是健康人还是病人,都可以通过本书重新认识死亡:当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生命不断走向衰亡时,人却可以变得越来越强大,内心能感到更加完整。无论是临终者还是陪伴者,都可以从这些故事中获得支持和安慰。
樊登、王一方用心推荐!
作者简介 · · · · · ·
美国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领军人物。
自1978年担任住院医生开始,他就开始了与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相关的工作。1995年获得美国国家临终关怀和姑息治疗组织年度人物奖。
2003~2014年,他在达特茅斯-希区柯克(Dartmouth–Hitchcock)医疗中心担任姑息治疗部主任。经过30多年的医学实践后,他现在将关注点集中在姑息治疗上,并关注那些重病患者的生活体验。
他发表过100多篇关于临终关怀的医疗技术、个人反思、医疗政策现状的论文。著作包括《优雅的离别》(Dying Well)、《最重要的四件事》(The Four Things That Matter Most) 和《最好护理的可能性》(The Best Care Possible)等。
目录 · · · · · ·
前言
1 一堂生死课
西摩·毕奥格的故事
父亲的生病和去世,给我上了一堂关于陪伴和照顾的课,也给了我机会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爱。
2 质疑与觉醒
· · · · · · (更多)
前言
1 一堂生死课
西摩·毕奥格的故事
父亲的生病和去世,给我上了一堂关于陪伴和照顾的课,也给了我机会表达对他的尊敬和爱。
2 质疑与觉醒
我的旅程
从初入职场的急诊科医生到后来自己着手开展临终关怀项目,我经常在自己的临床经历中看到,“优雅的离别”是可以实现的。
3 学会更好地离别
安妮-玛丽·威尔逊的故事
患病给了安妮-玛丽与自己的女儿以及姐姐和解的机会,她参加了女儿的婚礼,她和姐姐多年来的心结也终于解开,并得到姐姐的悉心照顾。
4 痛苦与超越
道格拉斯·卡尼的故事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道格拉斯感到愤怒,并把这种愤怒发泄到他最亲爱的家人身上。承认自己的悲伤后,道格拉斯终于可以向家人表达自己对他们的爱。
5 在疾病与衰老中发现尊严
华莱士·伯克、茱莉亚·罗绍尔和哈普古德·维斯切的故事
患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人常常因为疾病的发展而觉得自己失去了尊严。但这些人的故事告诉我们,患者可以通过不同方式得到尊严,并重新找回尊严。
6 最艰难的决定和最好的机会
贾内尔·霍尔德曼的故事
在家人和朋友以及临终关怀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贾内尔实现了参加毕业典礼的愿望,与周围人的关系最终变得完满。
7 写下自己的生命剧本
史蒂夫·莫里斯的故事
疾病给了史蒂夫机会向亲人表达自己的爱、感谢和告别。偶然发现的实验性手术给了史蒂夫重生的机会,但在经历离别的过程中,史蒂夫无疑有了成长。
8 当接受照顾成为礼物
杰克·爱德华兹的故事
很多患者都担心自己在经济、身体和情感上成为所爱之人的负担。杰克的故事告诉我们,接受家人的照顾和陪伴,是患者送给其家人的珍贵精神礼物。
9 在悲剧中成长
迈克尔·莫西尔的故事
幼小的迈克尔身患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这无疑是个悲剧,但是家人一直陪伴着他,使本来涣散的家庭变成了一个团结的整体。
10 面对无法承受的痛苦和无法言说的失去
泰莉·马修斯的故事
疾病带来的疼痛让泰莉备受折磨,但她依旧展现了对家人深深的爱。她通过自己的方式,给了家人告别的机会。
11 放手,继续成长
莫林·赖利的故事
从得知患病到去世,莫林依旧过着丰富且井然有序的生活,她习惯及时表达自己的感受,接受自己的状态。而这些使她即使在面对无可避免的离别时,也可以关注自己精神层面上的成长。
12 从此岸到彼岸
关于社会和文化的思考
受到文化、医疗技术、政策等多方面的影响,临终关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需要医疗救助政策的调整、社区的更多参与等。
附录 写下你的家庭故事:问答
致谢
延伸阅读
· · · · · · (收起)
喜欢读"优雅的离别"的人也喜欢 · · · · · ·
优雅的离别的话题 · · · · · · ( 全部 条 )



优雅的离别的书评 · · · · · · ( 全部 31 条 )

【豆瓣鉴书团】美好地死去,就如优雅地离别
> 更多书评 31篇
读书笔记 · · · · · ·
我来写笔记-
李Zizi~吱吱~ (撒旦失去耐心)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2018-11-01 10:26 2人喜欢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引自 在疾病与衰老中发现尊严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求中,人会在患有绝症之后,感到无力,感到自己是累赘,感到自己失掉了尊严。这是不恰当的。不能付出能力,不能担任角色,就是失掉尊雅的吗?当!然!不!我们按着社会的标准来衡量衰老的自身时,我们对自己是抗拒的无奈的,甚至是愤怒的。当我们明白无误的知道,衰老与缓慢迈向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我们会与身体的疼痛和解,与自身角色的不能担当和解,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去做!我们接受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照顾。我们表达未曾说出口的爱与遗憾,弥补生龙活虎时忽略掉的小细节小感悟。我们在濒死这段时间中,让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得以迅速扩充。我们是优雅又不是尊严的迎来死亡。
社会有社
回应 2018-11-01 10:26 -
小王子不吃青菜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一个伟大的人正在离去,连同许许多多东西一起逝去。他是一个多么珍贵的存在。能了解他,爱他并被他爱,被他抚养长大是多么荣幸啊。 (眼看着至亲的生命慢慢流逝,多么残酷。但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能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走向生命终点,是否好过全身插满管子独自躺在ICU等待心脏停止跳动呢?这或许是临终关怀医疗的意义所在。) 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癌症或其他类似疾病而即将走向死亡的病人如何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尤其是在医...2019-08-31 00:19
-
李Zizi~吱吱~ (撒旦失去耐心)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2018-11-01 10:26 2人喜欢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引自 在疾病与衰老中发现尊严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求中,人会在患有绝症之后,感到无力,感到自己是累赘,感到自己失掉了尊严。这是不恰当的。不能付出能力,不能担任角色,就是失掉尊雅的吗?当!然!不!我们按着社会的标准来衡量衰老的自身时,我们对自己是抗拒的无奈的,甚至是愤怒的。当我们明白无误的知道,衰老与缓慢迈向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我们会与身体的疼痛和解,与自身角色的不能担当和解,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去做!我们接受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照顾。我们表达未曾说出口的爱与遗憾,弥补生龙活虎时忽略掉的小细节小感悟。我们在濒死这段时间中,让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得以迅速扩充。我们是优雅又不是尊严的迎来死亡。
社会有社
回应 2018-11-01 10:26 -
小王子不吃青菜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一个伟大的人正在离去,连同许许多多东西一起逝去。他是一个多么珍贵的存在。能了解他,爱他并被他爱,被他抚养长大是多么荣幸啊。 (眼看着至亲的生命慢慢流逝,多么残酷。但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能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走向生命终点,是否好过全身插满管子独自躺在ICU等待心脏停止跳动呢?这或许是临终关怀医疗的意义所在。) 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癌症或其他类似疾病而即将走向死亡的病人如何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尤其是在医...2019-08-31 00:19
-
小王子不吃青菜 (没有到不了的明天)
一个伟大的人正在离去,连同许许多多东西一起逝去。他是一个多么珍贵的存在。能了解他,爱他并被他爱,被他抚养长大是多么荣幸啊。 (眼看着至亲的生命慢慢流逝,多么残酷。但对于终末期患者而言,能在亲朋好友的陪伴下走向生命终点,是否好过全身插满管子独自躺在ICU等待心脏停止跳动呢?这或许是临终关怀医疗的意义所在。) 我开始清楚地意识到因为癌症或其他类似疾病而即将走向死亡的病人如何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尤其是在医...2019-08-31 00:19
-
李Zizi~吱吱~ (撒旦失去耐心)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2018-11-01 10:26 2人喜欢
社会强化了一种信念:失去正常生活能力和独立性,使人变得没有尊严,……当人们失去青春、活力和自我调控时,往往就被认为是没有尊严的。人类的生老病死被认为是个体的退化,而不是被当做一个必经的过程。这成为人们为生病感到难堪的根源。 引自 在疾病与衰老中发现尊严 社会有社会的需求,我们作为个体也有内心的需求。社会的需求不应成为个体的全部。社会有更迭不完的新陈代谢,而个体迎来的无非是越来越缓慢乃至停止的新陈代谢,如果把社会需求植入个人需求中,人会在患有绝症之后,感到无力,感到自己是累赘,感到自己失掉了尊严。这是不恰当的。不能付出能力,不能担任角色,就是失掉尊雅的吗?当!然!不!我们按着社会的标准来衡量衰老的自身时,我们对自己是抗拒的无奈的,甚至是愤怒的。当我们明白无误的知道,衰老与缓慢迈向死亡是一个必然的过程,那么我们会与身体的疼痛和解,与自身角色的不能担当和解,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事情要去做!我们接受家人和朋友的陪伴与照顾。我们表达未曾说出口的爱与遗憾,弥补生龙活虎时忽略掉的小细节小感悟。我们在濒死这段时间中,让生命的广度与深度得以迅速扩充。我们是优雅又不是尊严的迎来死亡。
社会有社
回应 2018-11-01 10:26
当前版本有售 · · · · · ·
-
全场一本包邮
这本书的其他版本 · · · · · · ( 全部2 )
-
Riverhead Trade (1998)暂无评分 4人读过
以下书单推荐 · · · · · · ( 全部 )
谁读这本书?
二手市场
订阅关于优雅的离别的评论:
feed: rss 2.0
0 有用 乖 2019-09-22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可惜我买的太晚,来不及读,妈妈就走了……如果提前读一下,说不定妈妈走的时候心理上会感觉更好些。唯一遗憾的是,其实自己早就有关于临终关怀的意识了,但苦于不知到底该如何去做,迟迟没有开始…如果你和我一样,一定要买这本书来看。
0 有用 霄山枫月 2019-07-10
看完以后,受到很多启发,关于死亡。死亡其实一直都存在,但是由于它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充满了不祥,总是被大家避而不谈。其实生与死都要坦然面对,生命就是,一次向死而生的旅行。从现在起就,培养自己,坦然接受这一事实的能力,才会更加珍惜每一天,活出真正的自我,达到超然的境界。
0 有用 流萤 2018-10-26
最喜欢莫林的故事,这是我想要的方式,不负此生的方式。
0 有用 [已注销] 2019-05-02
排版一般
0 有用 李Zizi~吱吱~ 2018-10-30
读这本书让我想起了《超越死亡》,区别是《超》是一个人的故事讲到底,《优雅》是将十二个故事融合起来,来说明临终关怀与姑息治疗对绝症患者的重要性。人性需要光环,即将迎来死亡的人,更需要这个光环,他们的人生深度与广度,可会会在最后被压缩的这几个月的时间里被挖掘出来,从而迎来优雅的离别!
0 有用 新征程 | QinF 2021-02-14
优雅两个字,即使在书中都无法自圆其说,更别说在国内现实环境中,这种纯粹的价值观就是无脚小鸟。死亡就是死亡本身,无论如何赋予意义,它是一个只关于丧失的黑洞。我们要做的,是在进入这个黑洞的引力圈之前用尽力气去发光,去享用。进入黑洞,我只愿加速陨落。
0 有用 kingbaby 2020-03-20
目前只能肤浅的去体会这些东西
0 有用 三殳 2020-02-23
缓和医学与临终关怀
0 有用 乖 2019-09-22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可惜我买的太晚,来不及读,妈妈就走了……如果提前读一下,说不定妈妈走的时候心理上会感觉更好些。唯一遗憾的是,其实自己早就有关于临终关怀的意识了,但苦于不知到底该如何去做,迟迟没有开始…如果你和我一样,一定要买这本书来看。
1 有用 小王子不吃青菜 2019-08-31
难得闲暇时愿意主动翻看的书,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内容严谨。重症医学专家经历父亲身患胰腺癌终末期一事,从医生与患者家属两个方面认识到临终关怀的重要,并将工作重点转向如何提高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撷取10个源自临床实践的病例来阐述如何更好面对终末疾病,各有特点。篇末探讨当前美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国内似乎未见此类护理项目),分析不足并提出对策。将死亡当成生命整体的一部分➡️疾病晚期,重视患者生活质量而非一味延... 难得闲暇时愿意主动翻看的书,语言流畅可读性强,内容严谨。重症医学专家经历父亲身患胰腺癌终末期一事,从医生与患者家属两个方面认识到临终关怀的重要,并将工作重点转向如何提高末期患者的生活质量。撷取10个源自临床实践的病例来阐述如何更好面对终末疾病,各有特点。篇末探讨当前美国临终关怀的现状(国内似乎未见此类护理项目),分析不足并提出对策。将死亡当成生命整体的一部分➡️疾病晚期,重视患者生活质量而非一味延长生存时间➡️医疗体系、医务人员及患者家属共同努力,尽力做好“优雅的离别”。 (展开)